资源优势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19 02:28:00
导语:资源优势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何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怎样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的实际,本文试从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加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加快**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
一、**区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区现有总人口62.1万,其中农业人口58.12万,占93.6%;20**年GDP31.54亿元,人均5101元,财政收入9250万元,人均1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01元,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当低,产业结构正在以落后的农业为主的体统结构逐渐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变,可以说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总的说来,**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较小,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2%,排在三区两县市中第四位;工业增加值12.72亿元,增长25%,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2.8%,排在四位。二是支柱产业不多。全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及税收增长主要靠羽绒产业,羽绒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51.5%,其他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都不十分明显,现有企业规模小,全区年产值达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2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家,缺乏带动强、财政贡献大、就业前景广阔的工业企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城镇化水平依然很低。目前**的城市辐射功能非常的弱,与其它县市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化率只有19.5%,排全市倒数第二,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四是政府债务沉重,财政困难。目前,我区欠债已超过1.68亿元,我区实际自有财力4100多万元,而要保证我区财政正常运转,每年约需2.0亿元。
从以上看出,**区现阶段乃至今后一长期阶段内,仍然处于工业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的局面,仍然处于经济奋力爬坡的阶段。要扭转这一落后局面,跨越这一阶段,就必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经济,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全面加速**经济向前发展。
二、**区现有资源优势分析
**区目前这一阶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廉价的大量劳动力、工业土地、工业标准厂房、交通资源、水电资源、农林产品等六大优势资源。
一是具有丰富且低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全区劳动力资源总量32.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52.2%,外出务工13.5万,富余劳动力7.9万,而**各企业用工总量只有1.9万。市职教中心、市电子科技学校等多家职业学校位于境内,每年为我区培训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劳动力成本相当低,一般每人每月工资650—800元,比东部发达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相差250元以上,非常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
二是拥有丰富的廉价工业土地资源。**区城郊及周边乡镇有工业用地11000多亩可供开发利用,占地10000多亩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市江南工业园座落在**区城郊,其中**占有49%的权属,目前二期工程征地工作正在推进。另外江南办、八塘、新塘等乡镇还有集体土地存量1500多亩可用。地价仅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四份之一。
三是建有大量的工业标准厂房。目前在建的有有星辉工业小区标准厂房和仙依滩安盈工业小区内的标准厂房,其中星辉工业小区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已经完成7万平方米,已有贵宝鞋业等两个项目入驻,明年将完成全部投资建设;安盈工业小区占地40亩,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已有东莞建玮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等项目入驻。另外,最近又开工建设的有占地380亩、计划投资3.2亿元、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天骄投资公司项目,占地120亩、计划投资额6000万、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的厂房的贵港市工商联投资公司项目建设,以及香港客商投资5000万元、占地60亩、建设6万平方米厂房的安达标准化厂房项目,预计今年将完成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明年可达到80万平方米,这些大量的标准厂房,将成为我区迎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四是具有便捷的交通资源。**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黎湛铁路和324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境内木格镇有高速公路出口处)及市南环一级公路、东环一级公路贯穿全境,郁江**区河段全长98公里,现有码头8个,千吨货轮从贵港口岸和区内的东津码头可直达粤港澳地区,是广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大西南货物出口的重要通道。目前在建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以及贵港市开通的水上巴士,为下步**的水上物流创造更好的基础。
五是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区境内水资源丰富,郁江流经区内4个乡镇,还有全国大型水库—武思江水库等,工业用水比东部发达地区每立方米低0.5元;电力资源丰富,境内有西江航运枢纽、武思江水电站等大小发电站30多个,境内水能部蕴资源量达1**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工业用电价格相比广东便宜三分之二。
六是有着丰富的农林产品资源。**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农业、林业产品,主要盛产优质大米、甘蔗、荔枝、龙眼、蚕桑、中药材、速丰桉、白鸽等农副产品资源。“东津好细米”享誉粤桂地区。木格草席和白玉蔗远近闻名。中草药种植和生猪、白鸽养殖在区内外负有盛名。全区优质谷年产量达20多万吨,中草药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年产量1.4万吨,是全国主要的穿心莲和泽泻集散地;生猪、白鸽养殖在区内外负有盛名,年产乳鸽300多万羽,是广西最大的白鸽产区。**区在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区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区要加快发展,改变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集中优势资源,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努力培植**特色品牌产业。
三、如何利用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的思考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千方百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区经济能够顺利起飞的关键,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迫切需要。根据实际,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特色。
第三产业是我区的优势和特色,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区经济发展特色,是加快**区发展的重要途径。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突出江南城区的商业特色,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改造壮大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
一是加快城区商贸发展。要大力发展多元化、专业化的商贸业,加快特色街区建设,加大引进大型超市、专卖店、精品店,巩固中山南路、江南大道商贸聚集区,促进城区商品批发零售业和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重点是发展专业特色鲜明、集散功能较强、连接城乡的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江南花鸟市场、南湖茶叶批发市场、海鲜批发市场等三大市场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把**区建设成为商家投资发展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理想之地。
二是加快城区建设步伐。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城市框架南北扩展、产业布局东西延伸”的思路,在全市面上来说,江南城区还属于一块还没真正开发的处女地,我们发展房地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要把房地产开发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引进一批房地产开发企业,促进房地产及家具装潢、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江南商贸城、南湖商业广场、金港商贸城、江滨小区等四大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以中山南路、江南大道为轴线的城建示范带,把江南新区建设成为集工业、商贸、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滨江新城,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
三是加快新兴的服务行业发展。要在巩固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物流营销、仓储、信息、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法律、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沿江经济,搞好我区物流发展。要充分依托南梧高速、324国道和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资源优势,结合江南城区的开发建设,大上一批第三产业项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市场,尽快研究制订临江工业区和物流中心规划,积极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行业发展,形成城镇建设、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形成沿江经济带,把**建成桂东南最大商品集散地。
(二)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区是个工业小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对于**区这个后发展地区来讲,发展工业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总体上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层次还不高,工业强区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进程。
一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进程。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继续完善桥圩羽绒城、仙衣滩、八塘—南环路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启动建设占地1000亩的羽绒工业集中区、2300亩的木业加工集中区和3000亩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等三大工业集中区的同时,积极做好规划建设罗泊弯沿江1000亩纸业、化工、冶炼园区,南环路—大秦码头1000亩物流园区和横岭670亩综合配套服务园区,做好“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工作。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建设,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路子,为工业经济提供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现在工业土地资源,坚持做好土地储备文章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以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做到成熟一个,入驻一个,连片发展,聚集产业,打造羽绒、塑编、化工、建材、电子、服装、饲料、木材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园区整体规模优势。
二是以标准厂房建设为重点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加快工业集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良好平台。当前重点是加快星辉工业小区和安盈工业小区内的标准厂房建设,抓好刚开工总投资达3.5亿元的市工商联、天娇、安达三大标准厂房项目建设,以及刚签约广东客商投资1亿元的华怡标准厂房项目。同时鼓励公路沿线乡镇、村屯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厂房,力争今年全区完成15—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明年将达到80—100万平方米。通过建设大量的标准厂房,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有效载体。
三是以劳动力资源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前用工困难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问题,而我区拥有丰富的低廉劳动力资源,要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就必须做好劳动力这篇文章,必须紧紧围绕挖掘劳动力资源来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要依托**区丰富的劳力资源,紧紧咬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等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完善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周边县市区的衔接,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深入挖掘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综合成本优势,采取更加得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引进服装、电子、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复合型加工产业,把**打造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企业工作,全面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四是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程为重点抓好工业项目建设。要把项目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实。要进一步加大对桂江木业有限公司、德升柏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丰源塑编项目、华瑞塑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发展潜力大的贵宝鞋业有限公司、嘉龙电子项目、羽绒企业等项目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其加大技改投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万、纳税过百万的龙头企业。当前重点是全力加快推进乔飞、恒源、金弘、享利来和南丰等五大羽绒深加工企业项目、亚计山大型种养项目、成锡木业有限公司、丰源塑编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大华怡纸业项目、华怡标准厂房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开工早投产。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农”问题是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难点,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夯实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要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要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资源依托的种养企业,以深度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加工企业,以农副土特产品流通为主的批发贩运企业。要把发展和壮大与农业关联最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作为农民增收的“增长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纳器”,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路子。要大力培育绿之源、永顺鸽业、三禾米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帮助龙头企业获取上级政策支持,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采取企业+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在城郊结合部建设好占地18平方公里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名特优农产品销售网络,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要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从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着手发展特色农业,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以高效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畜牧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导的城郊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重点抓好优质谷、中药材、蚕桑种植等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蔬甘蔗、优质水果、花卉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畜牧业,抓好白鸽养殖等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做优瘦肉型猪、白鸽、肉牛等特色养殖产业,着力建好投资9.11亿元的亚计山生态环保大型种养示范基地,同时围绕做大羽绒产业,加快鹅鸭大型养殖基地建设,促进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发展。
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广泛开辟就业门路,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幅度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调查工作,建立信息库,抓好劳动力的储备,加快建设区本级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招工与农民务工搭建有效平台。要不断改进加强对农村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提高务工人员的技术文化素质。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加强信息服务、劳务中介、动态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好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动作机制,促进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 上一篇:建设小康社会经验交流
- 下一篇:经济协调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