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09 02:41:00
导语:订单农业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是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订单农业”则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们在农村开展“合同帮扶”、推行“农业订单”做了一些工作,在今后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推行“订单农业”与实施“合同帮扶”相结合
推行“订单农业”工程,目的在于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农业大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是**奋力崛起的重头戏,是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的重点问题。我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把推行“订单农业”和实施“合同帮扶”工程紧密结合起来,这项始于上世纪90年代。“农业订单”即是农业生产经营的机制创新,又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创新。“合同”则是这一新机制的重要载体,实施“合同帮扶”工程是工商部门从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大局出发,从合同监管和服务入手,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监管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协会+农户”的“订单农业”作为**的合同监管工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和诸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如果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生产力第一次解放。那么“订单农业”的兴起则促进了我省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订单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合理配置了农业资源,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通过以销定产,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分散的农户同农产品加工营销的龙头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加速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增加了收入,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据统计,目前全省“订单农业”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万亩,已占整个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值达到2400多亿元。去年帮助农民签订各类订单合同198、6万份,合同金额168亿元;使每份订单平均增加300元,增加了35%。实践证明:凡是实施“合同帮扶”到位的地方“订单农业”就落实的好。金寨县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几年来全县工商干部实施“合同帮扶”,义务指导农户签订单2万余份,合同标的1、8亿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推行“订单农业”与发展“农民执照”相结合
发展“执照农民”目的在于“培育由于农村市场新主体,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在客观上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种植、养殖户发展很快,但是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由于没有市场主体地位,在参与竞争的时候,遇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广告难、贷款难、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主体地位不对等,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如何尽快引导农民从小农观念转向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强化市场意识、融进市场经济的大潮,成为新的市场主体,从而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直接对接,是当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勇于实践,不断把服务领域向农村拓展,探索出一条发展“执照农民”的新路子。所谓“执照农民”,就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中脱离出来,从事养殖生产、经营、加工,达到一定规模,符合规定条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农民个人或农民群体。和“订单农业”一样,“执照农民”是农村农业继第一次大包干改革后出现的又一新生事物,它从法律上赋予农民以平等的主体资格进入市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创新之举,而且对解放生产力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意义。发展“执照农民”是当前市场经济备件下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源,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全省“执照农民”发展一万余户,为发展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工商报》、《**日报》、《**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发展“执照农民”的做法。
三、推行“订单农业”与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
在农村中推行“订单农业”必须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重要地位发展,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富一方群众。农村既是他们的原料市场,又是他们的销售市场。推行“农业订单”的同时始终把培育当地“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我们的指导下,最早发展的**省芜湖金田集团,用合同架设企业与农户桥梁,坚持走以合同为纽带的“公司+农户”的发展之路,解决了农民小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不但使农民生活迅速达到小康水平,而且使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得到充足的保障。该企业创建时8个人,靠5万元货款,以帮助农民加工经销山芋丝、山芋粉起家,经过8年拼搏已有近万名职工,净2亿元资产,出口创汇形成工贸农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集团型企业。金寨县工商部门组织全县“八公司”与万家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合同”现场会引起了强烈社会关注。**山羊集团有限公司与农户订立“养羊订单合同”,集团羊肉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国内外。当地农户家家盖起楼房,买了汽车,出现争相拿订单的可喜局面。全省类似的“龙头企业”大户已遍及江淮大地。
四、推行“订单农业”与培育良好信用环境相结合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推行“订单农业”的基础。因此,培育良好信用环境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贯彻合同法规的宣传,培养“订单农业”当事人的诚信守约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我省注意在“龙头企业”中培育“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其中有50家“龙头企业”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在农村中开展信用村、诚信户活动,对失信企业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对一些不履行订单的农户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使农户家喻户晓,形“重合同守信用”良好氛围。肥西皖中花生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花生订单”,当年的价格下跌,与原来的订单价格相差较大,如果按价格执行,公司会严重亏损,我们工商部门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把全国的花生价格随时公布的出来,让农户们掌握市场行情,许多农户说:过去公司利用订单使我们致了富,今年花生价格大降,我们也要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要讲信用,不能让公司吃亏。通过工商部门说服调解,公司愿意以略高出市场价格收购花生履行合同,使公司、农户双满意。
五、推行“订单农业”与规范使用合同文本相结合
实施“合同帮扶”在推行“订单农业”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认真贯彻合同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农户的合同行为,过去合同内容不完备,条款不齐全,订单的标定方主动权过大,且有完全的解释权,造成“霸王条款”,不平等、不公平。有的订单只有双方的口头协议,没有落实到书面;有的订单签完后不给农户;有的订单仅有农民的签字,无对方的签名或公章。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有重点的选择种植、养殖、加工、农药、化肥等15个品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听取企业、中介组识和农户的意见,在一部分地区试行,在制定这些文本中明确农业订单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计价方式和价款,履约期限、地点、方式及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方法等基本要素。对这些订单合同由省局统一制定和印刷,到目前,有80%的龙头企业使用了这些订单文本,去年与农户签订各类农产品订单合同198.6万份,合同金额168亿元,有效地规范了订单签约行为。由于龙头企业普遍使用了规范的合同文本,使农户打消了签订订单的顾虑。许多农户原来担心签订农业订单怕受骗,后来听说企业使用的是工商机关推行的规范合同文本,才放心。
六、推行“订单农业”与打击合同欺诈行为相结合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经常利用部分农民存在着致富心切的心理,在新闻媒体上频频刊登特种种植、养植等等虚假广告与信息,诱人签订合同,骗取种苗费、中介费、培育费等。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利用合同的形式推销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导致坑农、害农、骗农事件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当地农村的稳定。因此,我们在推行“订单农业”的同时,一手抓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揭露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和惯用伎俩,提高农民的合同意识及防骗能力,一手抓打击各种利用的欺诈行为,防止坑农、害农、骗农事件的发生,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去年滁州市南谯分局接到农户的举报,某农机站从蚌埠一家种子公司购1008斤假冒棉种卖给棉农(棉农已交棉款2.08万元)工商部门果断出击,不仅对经营者进行处罚,并将已付2.08万元棉款追回,召开了“退款大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的发生。去年查处了涉农合同欺诈案件2218件,涉及金额30451万元,罚款446万元。
七、推行“订单农业”与调解订单中的纠纷相结合
推行“订单农业”实际上是一个远期交易合同,合同履行周期较长,对订单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矛盾和纠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行政调解的作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提高合同履约率的重要环节。如2001年全椒县近千户棉农,因种植棉花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不愿意按原合同收购,产生了企业与棉农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棉农集体上访,县工商局的同志通过与棉农、企业和有关部门做工作,按照市场价格略高一部分,乡政府让出部分协调费,棉农承担一部损失,化解矛盾,合同如期履行。近年来,全省工商行政管部门在推行得“订单农业”过程中,在有条的县市会同当地仲裁委,设立仲裁办事机构,在基层工商所和专业市场设立“合同调解中心”。仅去年共调解订单纠纷3264起,订单纠纷金额达70540万元,深受农户的欢迎。
八、推行“订单农业”与培育“自业自律”相结合
推行“订单农业”单靠行政命令“拉郎配”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我们积极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以农户自愿为基础,组建的各种行业协会,推出了“公司+农业协会+农户”新型“订单农业”模式,以广德县为例,该县工商局专门成立了订单农业服务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出台了《广德县农业协会诚信服务公约》,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服务宗旨,监督协会按章办事,规范操作方式和行为。为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协会在涉农公司签订订单合同、订立服务合同的同时,根据实际,向涉农公司收取合同履约兑现保证金,约束和防范涉农公司违约。该县境内竹林资源丰富,过去,加工企业分散,各自为阵,市场占有率很低,他们注意以竹产业群为依托,以竹产业大户为龙头,组建了竹业协会和竹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在这些协会的积极运作下,该县每年签订外向订单合5000余份,直接创汇600万美元,仅此一顷,就使竹农人均年受益达4000余元。此外许多行业国家没有制定标准,靠他们去完善,许多信息靠他们去提供。切实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九、推行“订单农业”与实行目标责任制相结合
推行“订单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单打一”是不可能抓好“合同帮扶”、“订单农业”的,县工商局抓合同的人员最多两人。为此,全省把“合同帮扶”合同管理“七个一”(即工商所每个人讲一堂合同法规课;联系一家农户;审查一份合同;监督履行一份订单;调解一件订单纠纷;培养一家诚信户;写一篇“订单农业”的调查报告。)延伸到农村,加强了对“订单农业”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挂帅,分管局长亲自抓,各科所具体抓落实,每年年初下达“订单农业”的任务,年终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对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权。与年终目标任务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各市、县每年要培养10家龙头企业和50家农民示范户,层层分解目标,使人人身上有担子。要求各地要围绕“合同帮扶”、“订单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连片基地,组织种养能手搞规模种养,与大中城市加工出口企业集团挂钩,全方位拓展“订单农业”的领域。实践证明:推行“订单农业”与实行目标责任制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十、推行“订单农业”与不断开拓、创新相结合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解决“订单农业”的关键,、是合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全心全意服从服务于发展,尽兴尽力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推行“订单农业”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农民不愿意与公司签订单,误把“订单”当“订购”,是政府换汤不换药的把戏,政府急于“拉郎配”,企业签订合同形式不规范、条款不全面、主体不明确、违约现象十分突出、以推行“订单农业”名义实施坑农、骗农的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注重加大合同法律法规知识的力度,实行送法进村、入户、到企业,开展“合同法规进万家”活动,向企业和农户宣传合同法规,讲解合同的难处,宣传“订单农业”的好处,消除重点农户的思想顾虑,使他们成为当地“订单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为了贯彻国家工商总局今年市字66号文件,提出四统一(统一订单合同文本、统一订单合同台帐、统一订单合同备案、统一健立守信农户档案)五到位(合同法规宣传到位、指导合同订立到位、监督履行合同到位、出现合同纠纷调解到位、发现合同违法查处到位),不断完善合同帮扶长效机制。我们在发展“公司+农户”的过程中,注意研究“公司+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种主要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产业化中仍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就其本身及实施情况来看,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契约由强势的经营单方拟定,具有固定格式和内容的契约条款,“弱势”一方在事实上不得不接受该条款而订立的契约。买方垄断,由于两者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龙头企业处于买方垄断的地位,众多农户力量分散无法与之对话。“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具有不稳定性,多为公司违约现象严重,使整体订单履约率不足40%,为此根据不断变化情况,除了加强订单规范外,还注重研究新机制,推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保险+农户”新的模式。此外,我们正在探讨如何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即使订单已经签订,并不意味着风险的完全转移,无论让其中哪一方承担全部风险,都会造成社会福利和市场效率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让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风险。我们可以引入期权的机制建立风险分担体系,让农户首先向企业交纳一定的期权费,然后给予农户(卖权持有者)一种权利、企业(卖权出售者)一种义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农户可以放弃期权而按市场价格向企业出售。这样,对于农户减少了农产品的销售风险和价格风险;对于企业、稳定了货源又降低了市场风险。
这些年来,我省“订单农业”的发展,围绕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水产、茶叶、蔬菜、棉花、中药材、茧丝绸等十大主导产业,己逐步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执照”为主体,以品牌产品为效应,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通道,以城市消费为带动,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农业科技部门先进育种技术为依托的“七位一体”的“订单农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