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商内设机构创新交流

时间:2022-11-09 09:36:00

导语:县工商内设机构创新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工商内设机构创新交流

县级局处于执行层,工作性质决定其内设机构没有必要同上级部门一一对应,必须敢于创新,克服对现有机制的“路径依赖”,整合有限的人力资源,对职能相近的科室予以合并,真正以“一根针”应对“千条线”,打造“大执法、大监管”格局,才能确立工商执法权威和影响力。

县级工商局(包括市区分局)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序列中,是重要的一线职能部门,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政策的重要承担者和执行者,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许多职能中,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县级工商局来完成。同时,县级工商局容纳着全系统的大部分干部职工,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县级工商局的效能,就能够充分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因此,如何科学设置县级工商局内部机构,应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急需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部分县级工商局执法状况的调查,对改革和创新县级局的内设机构和执法体制作粗浅探讨。

一、当前工商系统行政体制现状及特点

就山东省工商系统来讲,自年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后,在20年前后经过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在省局——市局——县级局基本上设置了上下统一、职责对口的内设机构。在县级局,按照省、市局的设置,基本上都设立了公平交易局(由原经检所组成)、企业注册局(由原企业科、个体科合并而成),二者均为副科级单位,同时还有办公室、人事政工科、财务装备科、市场合同科、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商标广告管理科、法制科、监察室8个内设科室,在乡镇,设立一定数量的派出机构——工商所。每个科室、所定编少则2人,多则10人,以上科室、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行使职权,形成比较完善的内勤、监管和执法网络。

在县级局设立以上机构,和市局机构相对应,各机构职责比较明确,能够迅速落实和贯彻上级的精神,对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不等不靠,及时采取措施,作出有效的反应。对市级局相应的机构来说,能够迅速将上级有关要求和规定传达给县级局相关机构,权责相对,“人”、“事”明确,便于发挥效力;对县级局领导班子来说,能够对全局的人力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发挥个人所长,合理配置,取得最佳组合。应该说,经过实践,临沂市工商系统县级局内部机构的设置,在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树立工商执法权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现行体制及执法状况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在现行体制下,县级局在主要机构上同省、市局基本保持了一致,但从管理结构上说,同省、市局的工作性质有所不同,县级局处于执行层,偏重于微观管理,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落实,有时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甚至全局的力量实施行动。这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些科室、工商所协调配合,便于形成合力。鉴于目前工商部门的财务体制“自收自支、以收定支”现状,县级局都把保证本局的经费收入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由此出现了一些矛盾,已经影响了工商职能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是自划“山头”,各自为战。由于收支压力逐年增大,目前,各县级局都给执法科室、工商所下达了一定的工作指标,特别是收费和罚款指标更加细化,并定期进行量化考核,与科室、基层所负责人的晋级、奖惩相挂钩。与之相对应,科室、基层所负责人又将指标分解到本部门的个人,经过分解,收费、罚款成了每个基层人员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自己的收费来源,各部门尤其是工商所将辖区变成了自己的领地,其他部门不得染指。例如,一些工商所对县级局的消保科、商广科等科室到自己辖区内进行检查就百般阻挠、对经营户予以袒护;消保科负责查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案件,则不允许公平交易局、市场合同科等其他科室介入;由于利益驱动,有的科室即使接手本应由其他科室处理的案件也不移交,有的完成工作指标后,即使发现违法行为也不查处或放到下一年度再处理,美其名曰“涵养费源”。长此以往,既形不成执法合力,树不起执法权威,又放纵了违法行为。各单位只能办一些小案、普通案件,对一些大案、要案,要么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要么不愿联合办案,往往不了了之。今后工商收费改革势在必行,强力执法将成为工商部门的“重头戏”。以目前“单兵作战、分头出击”的执法机制,将很难承担起监管重任。

二是执法“撞车”,互争费源和案源。在执法办案中,由于一些机关科室和基层所的管辖权限、职能没有划分好,工作起来很难和谐。有些本应归局机关科室查办的案件,基层所也插手办理,存在争功、抢案源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单位为了私利,故意趟浑水、瞎搀和。例如,某县工商局消保科在成品油质量抽样检查中,发现一加油站的成品油属劣质油,随即对该加油站立案查处,拟依法对其处以3万元罚款。但当地工商所得知此事立即插手,自行制作了询问笔录,上报县局法制科备案,并擅自决定对当事人处以5000元罚款。当事人当然缴纳了小额罚款,导致消保科执法人员非常尴尬。还有一种“撞车”现象发生在所与所、科与科之间。如某工商所查获一起违法收购棉花案件。在询问中,该棉贩承认是为另一个乡镇的一家棉花加工厂收购的。经查,这个加工厂长期无照经营,属非法加工。没想到正当该所上报县工商局准备联合查处时,当地工商所却抢先对当事人进行了小额处罚,致使查处被迫终止,让违法者钻了空子。某县商广科和消保科联合查办了5起“轻骑”商标案件,该类案件本属商广科职责范围,但举报人举报到消保科,消保科要查办,最后在局长出面协调下,由两个科联合办案,罚款各一半,这样才缓解了办案争执。

在执照办理和管理中,也出现“撞车”现象。目前,县级局已将个体工商户执照办理权限下放到工商所,一些工商所在办理执照时,利用个体工商户不太了解的心理,如果邻边的工商所连办照和管理费共收取300元,他们就宣传“到我们所办理只要200元”,互相竞争,因小失大,影响了全局的收入,造成了费源流失。例如,某乡镇是特种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秋季都有许多人从事收购生意,该乡镇工商所每年在此季节加强检查,能够办理临时执照500余份,加上收取300至400元的管理费,成效很大。而今年,邻边一些工商所纷纷以200元甚至150元的收费标准吸引经营户办照,致使该工商所今年办照不到100户,收费额只有去年的20%。

三是管理难以到位,执法力量分散。县级局由于处于基层,除应付日常工作外,常遇到突发性事件和集中性活动,就需要集合几个科室、工商所的力量。然而由于现有机构分工过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政出多门,造成全局人员总数不少,执法、监管力量却十分薄弱。一个执法机构仅3到5人,由于工作压力,宁愿办一些花费小、耗时少的小案子,对于涉及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垄断、传销的案件,耗时费力,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执法人员多不愿或没有力量和能力去查。同时,人员分散造成工作效能不高。如在企业注册局,在每年年检期间和企业档案扫描录入期间,工作非常繁忙,工作量也很大;公平交易局、消保科等执法岗位,在集中打假、“黄金周”等特殊日子里,也感到人手紧张;对办公室、人事科来说,大型会议组织、接待、人事档案整理和调资时期,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有时需要加班加点,有的科室在工作较多或集中的时候,往往采用从基层工商所和其他科室抽调人员帮忙的方式,这样既容易打乱其他单位的工作部署,又由于借调人员对业务不熟、造成忙中出乱的现象,更有一些人存在“不是自己本职工作、应付了事”的心理。而在其他的时间里,一些科室无所事事,无事生非,又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科室、工商所多级执法、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重叠,“有了好处争着管、没有利益往外推”的竞争和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某企业因为销售劣质商品被县局消保科查处,随后又因为涉嫌商标侵权被商广科立案调查,企业负责人大惑不解地问:“都是工商局的人,为什么不一次性给我们指出来?”还有一些企业经常既接待工商所的监管,又应付企业注册局的执照检查,还要准备公平交易局、商广科、市场合同科等单位对经营行为、商标广告、合同等方面的专项检查,以致一些企业发出了“到底有几个工商局”的疑问!

三、对县级局现有内部机构和执法体制的创新设计

工商部门的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目前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虽然已经初步确立,但也不是一劳永逸,不可更改的,应当在磨合的过程中及时改革体制中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发挥出最佳效能。

县级局内部机构设置存在的弊端,省、市、县局也试图进行改变,如近年来,大力推行“小局大所”改革,力图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但成效不甚明显。综上调查,本着“形成合力、发挥威力、优化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县级局的机构设置和执法体制创新提出以下设计。

一是对现有科室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实际,按照工商部门现有的内部管理、登记监管和行政执法三大职能,大胆打破现有科室之间界限,凝聚力量,科学设立内部机构。将负责内部服务和保障的科室,如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监察室合并为“综合办公室”;将公平交易局、消保科、商广科、市场合同科、法制科合并为“行政执法局”;商广科的广告审核、市场合同科的市场证照办理审核、合同抵押等部分职能合并到企业注册局,改为“登记监管局”。同时,为强化责任,在各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如“综合办公室”的人事岗位、财务岗位、文秘岗位等;“行政执法局”设立各执法中队。这样既分工又合作,便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大机构的形成,有利于消除现有科室之间的隔阂和内耗,集中力量,由分散的“巴掌”集中成“拳头”,解决执法面广,力量分散导致的执法深度和专业程度不够等问题。便于查处不正当竞争、垄断、商业贿赂等需要集中精干力量的各类重大案件,容易产生执法威力,形成震慑力,树立工商执法权威。同时提高了执法机构规格,有利于专业执法队伍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有利于执法机构与内设机构之间,系统纵向之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二是合理设置工商所。目前工商所的设置基本上还是“一镇(乡)一所”,每所多则10人,少则3到5人,执法资源没法整合,不利于工作开展和管理到位。为加大基层监管力度,就是要按经济区域设置为原则,达到“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可以综合考虑基层执法环境、现有硬件设施、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的拥有量、经济总量及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调整工商所布局,对工商所的数量、名称、辖区范围等进行全面调整和合理配置,整合现有人力、资产、财力资源,统一规范工商所内部机构设置,增加基层执法人员,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如江苏省工商系统在机构改革之初,就大力合并工商所,在较大乡镇设立工商分局,管辖周边2到3个乡镇,均以自己名义独立办案,分局局长负责把关案件程序和质量,不须县级局法制科审核,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案效率。

三是整合资源,促进管理和执法机制创新。当前,工商部门监管主体规模越来越大,执法难点、焦点、热点、重点问题增多。要集中人力研究和探索新的执法手段,克服执法难点,提高监管手段的技术含量,将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充实到现有监管手段中。必须集中执法人才,建立强力精干的执法队伍。新机构的设置,能够打破目前各自执法的体制,建立统一的执法指挥系统,统一归口指导,打破自上而下分业务科室指导、分案件类型指挥的传统。江苏省工商局在县级局推行以县局经检大队(相当于公平交易局)为指导、各乡镇分局统一执法的工作模式,根据一个时期执法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一次集中执法,查办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集中全局执法力量,全局一盘棋,统一行动和处罚标准,声势强,力度大,有利于查处大案、要案,也减少了人情案、关系案、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

体制变迁和创新的标准,在于始终把握住组织的根本利益与核心目标,对体制的改革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正逐步转型,作为主要的监管者,工商部门的监管方式、监管体制和机制也需要随之调整,工商部门应当克服对当前体制的“路径依赖”,高度重视对转型理论的研究,形成系统性的“转型”理论,对转型必要性、紧迫性、转型的方向、时机等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使监管体制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