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29 05:26:00

导语: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思考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党员或提前退休、下岗,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还有一些等待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流动党员进入社区,传统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社区已成为开放性很大的“小社会”。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也面临“三多三难”(老党员多,下岗党员多,流动党员多;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现状和问题。加强社区党建,特别是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乐安县在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践探索

1、整合组织资源,努力形成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共驻共建的新格局。紧紧围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宗旨,按照社区建设“六个一”目标,在加强社区硬件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一是抓共建,促硬件建设上等级。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优势,争取驻社区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使全县14个社区的办公场所得到较好的落实。现14个社区办公场所总面积由原来的750平方米增加到2000多平方米,落实社区办公经费33.1万元。二是抓规范,促制度建设上档次。逐一规范制定了党员活动日制度、社区干部学习制度、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员联系户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社区在职党员设岗定责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制度,使社区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抓队伍,促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公开选拔、下派、聘请等形式,从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选拔社区干部65人,平均年龄34岁,都是高中以上文化,其中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原来53岁下降到38岁;干部工资由原来的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对社区所在单位党员进行双向管理,把每个党员登记在册,双向管理党员2443名,其中在职党员1808名;开展了在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有政策宣传岗、环境卫生岗等8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安排了4人,全县共有548名在职党员上岗,其中副县级党政领导干部15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07名,在职党员上岗后,共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950余条,主动清沟除淤和清理垃圾1200余方,调解民事纠纷110多起;接管了下岗职工党员和失业党员,积极为他们寻求再就业机会,介绍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强化技能学习,提高就业能力;做好了发展党员工作。近几年各社区党支部发展新党员32名,培养了98名入党积极分子。龚坊镇68岁的社区居民龚明芳在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加深了对党的感情,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社区党支部已接收他为预备党员。现在,龚坊社区有19名居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整合服务资源,努力加快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步伐。以“弘扬‘保姆’精神,筑建居民之家”活动为载体,密切社区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实惠。一是面向老年人,建起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组建了老年晨练队、腰鼓队和扇子舞队,使他们老有所乐;二是面向弱势群体,建立社区保障体系,通过细致调查,社区共落实低保对象1904户,每月发放低保金19万元;三是面向驻社区行政企事业单位,搞好公益化服务,各社区都建立了社区环境卫生服务所和社区社会治安服务所;四是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利民便民服务,建立蒸饭打水点、家电维修点、医疗服务点、车辆保管维修点、饮食服务点、代销代购点等各种便民利民网点上百个;五是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一日、两带、三联三争、四自觉、五大员”活动。“一日”,即:在在职党员中规定每月的第一个双休日为辖区内在职党员的义务服务日时间;“两带”,即:引导和鼓励下岗职工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三联三争”,即:组织社区党员联系困难居民,联系下岗职工,联系流动党员,争当模范共产党员,争创五好家庭,争做文明居民;“四自觉”,即:所辖社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自觉遵纪守法,自觉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带头自谋职业,自觉协助社区发展社区经济,搞好社区服务;“五大员”,即:号召退休干职工党员争当党的政策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综合治理巡查员、帮教青少年辅导员、环境卫生保洁员。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扩大党员的影响面。

3、整合文化资源,努力提升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品位。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为载体,建起了健身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组建了老年晨练队、腰鼓队和扇子舞队,开展一些居民喜爱的文娱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活动,评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建立社区活动室,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与本社区单位共建健身公园、篮球场、乒乓球室和文体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品味。同时,围绕“打造‘四个’平台、筑建居民之家”抓好了社区示范点,把社区建设成驻区单位的“亲家”、驻区党员的“娘家”、驻区居民的“婆家”。

4、整合管理资源,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重双向教育管理。针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监督范围小、监督渠道窄,通过建立和实施向社区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监督范围,拓宽监督渠道,把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置于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双向有效监督,取得初步成效。在进一步充实完善《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领导责任制》,强化单位党组织干部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驻社区单位、干部职工有关情况向社区征求意见的通知》,从对象、内容、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征求意见进行规范。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是驻社区单位(含省市驻县单位)及居住在社区的乡(镇、场)干部职工;范围主要是发展党员、干部考察、公务员考核、评先评优等项工作;内容主要是干部职工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居民公约》、抵制各种坏人坏事,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帮教,宣传“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协助社区干部做好民事纠纷调解与环境卫生管理等“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情况。自推行双向监督、向社区征求意见制度以来,共向社区征求意见56批次,1920人次,其中有4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因社区反映有问题,被暂缓提拔任用;18名拟接收的党员发展对象、16名在公务员考核中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选,因社区反映有问题,并经组织调查核实,被取消发展对象和评优资格。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区党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不太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县14个社区共有党员608名,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99人,占16.3%,初中文化程度200人,占32.9%,高中文化程度254人,占4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5人,占9.0%。一是性别结构不平衡,女党员少。社区男性党员507人,占党员总数的83.4%,女性党员101名,只占党员总数的16.6%。二是年龄结构不协调,老党员较多。社区35岁以下的党员88名,占党员总数的14.5%,35—50岁党员239名,占党员总数的39.3%,50岁以上党员281名,占党员总数的46.2%。三是党员职业情况较复杂,离退休党员、下岗党员、失地农民党员、流动党员多,很难组织起来。

2、社区党员认同社区党组织的思想还不够明确。随着改革的深入,进入社区的党员数量急剧攀升。在社区内,真正进入社区受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的党员主要有两类,一是离退休党员,二是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从现实情况来看,第一类已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人虽然进了社区,但许多人的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不甘融入。第二类特殊群体党员,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处于失意之中,思想上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时,他们还要忙于生计,总希望再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认为组织关系留在社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3、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较松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前一直处于松散式管理。一部分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参加政治学习,有的企业下岗党员甚至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出证明长期拿在手里,不到属地社区报到,游离组织管理之外,导致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难,不是找不到党员就是时间上很难统一。

4、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高要求与社区党建财力、物力投入还不够相符。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相对于社区党建的高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尽管我县这几年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缓解社区财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但社区党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仍然存在。

5、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高难度与社区党建工作者素质还不相适应。与其他党员教育管理相比,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较大。一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同一社区中,有“两新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思想迥异、利益相左,要统一起来尤为困难。二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完全是根据社区党建的实际变化情况而定的,无预设性,要随时依变化的情况而调整。三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无完整经验可供借鉴。其他方面的党员教育管理已有十几年、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操作程序,而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四是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开展时,由于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单位及党员没有领导关系和行政约束,这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相比显得更为困难。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高难度按理须有高素质的社区党建工作者相匹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时还难以做到,相当一批社区党建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教育工作还没有跟上社区党建的发展。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推进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党员、基层干部和领导干部之所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认同、不参与、不支持的现象。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一时还不适应“大政府、小社会”向“大社会、小政府”的转变,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另一方面,部分同志对社区党建认识上的差距,在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主要是宣传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各级党组织思想教育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社区党建工作外部的推动力还比较缺乏。通过制订改革措施、健全制度、推广典型,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推动力不足;社区党建没有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既有深度又便于操作的理论体系和指导观念;政府职能转换未严格遵守“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下拨的费用只能满足一般性办公和人头所需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和完成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所需经费的要求。三是对社区党建工作者关心激励的措施还不足。上级部门较多的是下任务、提要求、要成果,而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不够,以致出现了一些工作被动,创新不够,纪律松懈,方法简单,态度不好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1、要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以思想素质的提高增强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面对社区党员层次复杂,思想状况差异较大的实际,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措施,切实改进党员教育方法,从政治理论教育入手,辅之以其他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做到“两个结合”,把坚持正面灌输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与请专家学者授课相结合,真正解决社区党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坚持思想性。把重点放在净化心灵、塑造人品、增强党性上,着力强化党员意识、先锋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针对性。教育形式必须联系实际,不拘一格,抓住社区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参观、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等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要突出特殊性。针对思想滑坡党员的实际,采取党组织和身边优秀党员实行结对帮教的措施,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扶持,从而为其重新树立坚定的党性信念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尽可能地使每一名后进党员通过教育转化回到党组织的大家庭中。

2、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结合社区实际,区别不同类型,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管理,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的先进性,扩大党组织的吸引力。一是要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在社区居住,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使之在开展社区服务、建设文明社区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管理方式,引导和督促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参与社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对下岗党员采取家访、交办任务、重点帮扶、定期听取汇报,注重与劳动部门联系,收集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措施,组织下岗党员开展自强创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离退休老党员引导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在社区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联系卡制度,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做到不管党员流动到哪里,联系卡就要发放到哪里,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二是要实行党员联系制度。即,生活条件较好、参加活动正常的党员至少联系1名贫困党员或流动党员。建立党员联系卡,定期与被联系的党员沟通和反馈情况。三是要实行检查监督制度。通过发放监督表、设立意见箱,实行党员行为公示,发动居民对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进行监督,作为党员民主评议以及评选优秀党员的依据。

3、要进一步创新活动模式,以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力

结合社区实际,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便于党员群众参与的活动载体,把社区内各类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一是开展“双向服务”活动。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好支部活动,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多为党员解决困难、消除思想顾虑,广大党员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在服从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服务社区居民,达到“资源共享、共建共驻”的目的。二是开展“老年人发挥余热”工程。充分利用离退休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经历复杂、兴趣爱好广泛、从事岗位多样的特殊优势,组织老年人组成“科技宣传组”、“法制宣传组”、“理论宣传组”、“卫生监督组”、“文艺演出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反对邪教及封建迷信,通过这些有益活动的开展,既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教育广大社区居民;又使老年人参与了社区的建设,体现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根据党员作用发挥的不同,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党员户作为“党员示范户”,并为其授牌。对“党员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两年一考核,凡是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党员示范户”资格,以此来带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先进性。通过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将社区创建成为环境优美、风气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服务优质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