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划生育引进CIO思考

时间:2022-10-28 03:26:00

导语:人口计划生育引进CIO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口计划生育引进CIO思考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管理信息化是拉动管理思想变革的导线,业务信息化是管理模式变革的关键,通过信息化实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引进cio机制是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有更大发展的必有之路。"

“十五”期间,是我国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家把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项目,为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和资源平台。

一、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回顾与瞻望

*省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1993年,*省计生委根据本省计划生育工作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将传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即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转变的新思路,这种工作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工作将实行改革,即统计指标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统计过程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转变,统计质量向自动监测的方向转变,研制开发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到1998年底全省所有乡镇均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建立彻底改变基层原来手工操作的流程,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对个案信息分级负责、互相制约的体系。县级计生部门不仅可直接管理全县所有育龄妇女有关计划生育内容的个案信息,而且在管理个案信息中逐步改变了以往单纯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做法,采取婚姻、生育、节育和子女的管理信息与服务信息相结合的全程管理方式,管理与服务同做,规范了计生干部的行为,联系了干群关系。系统把每个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汇合成一个群体,把阶段性信息集合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市、县、乡、村在该系统中即有分工,又保持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督促和相互制约,使计划生育工作初步走向信息化管理的轨道。

第二阶段:省域范围内的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广域网形成。单机运行的系统,使得县乡两级“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时间明显滞后于管理与服务的要求,乡与县之间数据不一致现象也比较严重;省、市级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手段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给予解决,直接影响着基层日常工作的开展;县乡两级育妇的个案信息库以单机方式运行,省市级无法方便地利用基层已建立的数据库为辅助决策服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网络系统的需求产生。1999年省、市、县三级计生系统内部分别建立局域网,垂直之间通过X.25相联,乡计生办通过Modem拨号上网,登陆县计生委网络服务器,全面启用《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进行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部分地级市的城区,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城区网络版),计生通过与卫生、民政、公安、街道的协作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不同数据源信息的共享。数据传输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信息交互的速度和共享范围,乡级通过网络定期将采集到的信息向县级系统上报,县级及时地将处理后的数据反馈到乡级,县乡数据一致性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乡级数据因得到了及时更新也解决了服务滞后的问题。网络的形成,使得上级部门对基层在线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可能,加快了排除故障的速度,改善了基层系统维护难的处境,同时各级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这一数据交换的途径,在线对基层数据库进行抽样。其效果是既科学定义了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减少了人工抽样的繁琐过程,使调查或考核更趋向规范、合理,又减轻了现场的工作量,保证了调查或考核的质量和进度。

第三阶段:计划生育电子政务构架基本形成。“十五”时期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中要求,到“十五”期末,在本省内建成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技术服务信息管理为一体,具有计划生育综合性业务管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管理是整个系统中最具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特色的部分,它将紧密结合“*省避孕节育服务和生殖保健促进系列工程”内容,以育龄妇女常规避孕期为主体逐步向两头延伸的框架(涵含系列工程中群众所需也应当得到的所有服务),随着育龄群众需求和科技服务内容的发展,经过整合后的信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最终形成群体信息处理与育龄妇女个体生殖健康情况相结合的动态更新体系和综合信息数据库。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引导,跟踪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逐步完成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监测、预警、评估过程。该系统的建成,为实现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基础上,使得人们各类活动的功能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的得到全面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前十年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完成了业务流程计算机化的过程,距满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或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发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模式的不适应:计划生育工作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逐步走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而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以需求为线索重新组合业务流程的趋势已十分明显。然而,现业务流程中计划生育管理的分量还比较重,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的关注点、考核与评估的标准及活动均存在不适应发展的部分。因此只有对不断拓展的业务活动进行梳理、规范、优化重组,使之与先进管理思想及服务模式合拍,才能使信息化达到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效益。

2、运行机制的不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人的流动性、需求的多样化和维权意识的加强等等因素使得计划生育由社会制约的管理办法不再有效。然而,现行系统中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建立以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依法行政、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相统一的机制,在技术手段上也忽略了提供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窗口,缺乏引导和帮助群众了解和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功能。因此信息化管理必须与运行机制建设同步,才能步入有管理、有服务、有反馈,有成效的管理轨道。

3、不同来源的信息处理问题:系统信息需要享用同构数据源和异构数据源两个部分的数据。因为信息内容在拓展,信息的采集需要不同数据源的支持,而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产生在不同结构的数据库中,因此激活异构数据资源是最理想的从根本上解决系统信息收集和共享的办法。现系统无法解决。

4、信息的管理存在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由于系统数据代码设计较早(建系统时国家和部级还没有颁发统一的代码标准),代码的编制不可避免的带有随意性的色彩,影响着数据的共享和可用程度。在基层一些单位对有些敏感指标统计口径上有自定义标准的现象,使原始数据可信度降低。因此把握好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是信息化取得最终成效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5、数据库的管理和运用不足:目前使用的数据库只能对原始数据进行一般性加工和汇总,数据的挖掘尚未开始。其重要原因,数据分析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和一定的数据规模,而全省很多地方数据存储不完整或数据积累不够,(有些存储在磁介质上的历史数在基层已有丢失),且数据规模太小(数据集中在县乡两级),那些潜在的、有价值的未知的关系、模型和趋势,能够给全省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决策影响的数据不易被挖掘出来。

6、重网络建设,轻网络管理。虽然各级在硬件设备、网络建设方面有不少投入,但由于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网络的日常管理、优化和安全监控未被重视,网络的隐患已显现。如,有些数据服务器与INTRNT物理上没有断开,故数据库毫无安全可言;基层常常忽略日常数据备份,一旦网络出故障就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有些县网络中心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策略的情况下接入当地政务网,由于网上用户比较多,数据被病毒感染、被攻击的机率较高。

三、计划生育领域引进CIO机制、实施CIO战略的重要性

1、CIO概念与职能

CIO是英文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缩写,通常被译为首席信息执行官或信息总监。CIO是一个职位,也可以把CIO视为一种管理机制、管理策略,这个职位代表的全部内涵是它所承担的职责。政府CIO主要职责是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与管理过程的整合。即帮助完成决策的支持、引导信息需求、规划信息资源、追踪先进技术、整合业务流程、确定信息化远景规划和战略,以最大的力度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2、计划生育领域引进CIO机制、实施CIO战略的重要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缓解了人口过多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为提前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及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五”期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如何保证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转变,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省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也将面临机遇与挑战。为此;继续努力将生育水平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降低可以预防的、高发的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促进,全面实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生育健康计划,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由以往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有社会制约为主逐步向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是寻求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奋斗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计划生育事业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手段和思路,而事实上管理创新更为重要,我们引用CIO机制,就是引用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因为现代信息化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即,支持不支持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抓取、转换、传输和加载,能否能提供一种可靠的信息交换机制,是否解决了数据的积累、沉淀、挖掘,能否最大化地把知识管理提升到可操作的阶段,更重要地是要解决信息战略问题。要运用CIO战略管理思想,如:业务调配与信息技术战略、信息技术重组战略、信息技术外包战略、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战略、信息资源杠杆战略、信息系统再造战略等,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将战略信息管理视之为信息战略的展开过程(追求管理不断细化的过程),对计划生育系统的信息化重新规划和改革。

1)全面完成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数据的整合:首先完成现有流程的清理和规范(找出缺少的流程和不规范的流程规范化),再对优化流程系统化、集成化,对各种分布、异构的数据整合,最后将优化统一的流程及整合了的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使之达到支持管理和提升管理的目的。

2)技术协同应用彻底打破单纯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思路,确定以人为中心,以业务需求为目标,对各种计算模式进行整合。协同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信息化应用平台。

3)知识与知识库的管理体现对相关知识资源进行明晰化、系统化的管理。即,能从众多的信息中迅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能高效地共享利用数据库、文档、业务流程,创造性地融合别人的知识;能提供一种“会话”环境,通过关联性知识,产生新的知识。

4)灵活的应用模式问题提供不同的应用模式(满足全省信息化建设中要求的规定动作),供实施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允许挂接其他应用,充分调动基层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以推动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5)数据的备份;建立数据备份制度,提供备份技术,对数据实施保护和控制。要求备份文件的当前记录、历史纪录,备份重要的系统信息,可实现异地的灾难性恢复。

6)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库不具备多维特征,只能对原始数据进行一般性的加工和汇总,因为一般决策所需的数据总是与一些维数的统计和计算有关,以多维数据为核心的多维分析是决策的主要内容。数据仓库的多维性特征克服了数据库存在的问题,能满足数据分析所需的技术支持。因此对目前决策所需要的一些复杂问题的分析、预测,最终是通过以决策主题构建的数据仓库技术来解决。

7)提倡一种激励机制解决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缺乏问题。让所有的管理者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自觉地从外部吸取知识的养分,培养前瞻性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四、结束语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信息化体现了从技术、信息到业务的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技术进步与体制变革的相互影响,使这个进步过程充满艰辛和挑战。因此计划生育系统要真正实现信息化,一是要争取领导对信息化的支持,二是营造虚拟行政管理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三是创造凝集、激励的环境,特别需要建立起一支有志于信息化事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建立CIO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CIO,使其熟悉系统的业务和工作流程,以保证信息化的进程。四是要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五是运用ERP系统(业务流程重组)的程序化管理标准来优化现有的MIS系统,运用ERP的管理理念来影响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提高运用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一定要有信息化的支持,而且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来开展工作。我省计划生育系统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信息丰富、覆盖面广的特殊优势,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