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8 10:22:00

导语: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思考

党的十七大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标,如何围绕这个目标深入推进“强基工程”,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能力强、本领好、威信高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实践证明,“农村要想稳,党建是根本;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近几年来,江苏苏州市**区始终把

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以“龙头工程”的创新突破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发展。

创新选任机制,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有人干”问题

实行“两推一选”,选好配强村书记队伍。抓住2006年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契机,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在坚持政治素质标准的前提下,打破身份、地域等限制,把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推选中,严格执行对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等各项要求的规定,要求班子中必须有一名女性干部,有一名35岁以下的专兼职年轻干部,以此逐步改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同时加大对经济思路清、富民举措多、服务群众热情高的优秀企业主党员的推选力度。目前,全区由企业主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人员已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对新产生的村党组织班子实行双向负责制,即:与上级党组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向群众作出任职目标公开承诺,使竞任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实行“三措并举”,注重培养后备干部。近年来,**区委采取挂职、招聘和选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确保村书记队伍后继有人。实行区镇联动挂职制。选派一批区、镇机关年轻干部挂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要求在一年挂职期间做到“五个一”:做好一套党建台账,使台账标准化;完善一套党建制度,使制度规范化;传授一项电脑操作技能,使办公自动化;培育一个典型,使先进本土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使管理民主化。建立区镇村三级招聘制。实施“一村一居一名大学生”工程,每村每年至少发展一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并大胆探索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和村级后备干部。推行多渠道选育制。注重从本村籍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私营业主、回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物色和发现苗子,把优秀青年骨干列为培养对象。同时,还着力抓好一把手后备干部、年轻后备干部、近期能进班子后备干部的三个重点,努力做到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

创新教学机制,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会干事”的问题

抓好素质工程。近几年来,**区委针对建区后底子薄、条件差的现状和村干部价值取向不确定的实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在哪里”、“艰苦奋斗要不要”等大讨论,真正把“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奋斗图什么”的道理讲透讲实,使村干部明确了努力方向。针对行政村区域调整后少数村干部工作标准不高、奉献意识淡化的实际,广泛开展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围绕“四新”(发展攀新高、建设展新姿、环境亮新貌、服务创新优)献“五心”(忠于人民献爱心、服务基层献热心、优质高效献诚心、真抓实干献公心、勤政廉政献真心)活动,使这些村干部振奋了敬业精神。

抓好能力工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采取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法,借助市委党校、农村干部学院以及基层党校等阵地,抓好村干部行政管理、政策法规、金融财务、招商引资、电脑网络等业务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积极选送部分先进村书记赴欧洲培训,进一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实施了全区村(居)党组织成员“学历提升”工程,有力促进了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区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书记占村书记队伍总数的77.2%。

抓好“双带”工程。区委把各村支部班子成员应具备的“双带”能力纳入“三级联创”考核内容。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创新业、争先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典型带动,锻造了村党组织书记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水平,涌现了以全国劳动模范——渭西村书记邹宝如为代表的一批“双带”典型。

创新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能干事”的问题

强化民主管理。2003年全区行政村区域调整后,区委及时下发《关于在行政村撤并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各村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务政务党务公开、村民代表集中议事、民主评议村干部、诫勉谈话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定岗、定人、定任务工作岗位责任制,并交叉任职。各行政村普遍实行以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重点的“一公开四民主”制度。

推行干部下访。在望亭镇试点基础上推广村干部“下访日”制度。村“两委”成员每月定期开展村干部与村民群众之间面对面交流,当面听取意见,共同协商对策,当场做出承诺,及时给予办理,事后予以反馈。村党组织以真心、真切、真实态度下访,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解决民困。真心下访,注重与群众进行感情交流和换位思考;真切下访,做到“三必去”、“两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多、工作推进有难度、重大决策出台后可能引发利益纠纷的地方必去,确保下访时间充足、人员到位;真实下访,坚持村党组织书记带头,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全员下访。

发挥“两长”作用。针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状和村书记工作“三不”(忙不过来、管不过来、听不到实情)实际,去年以来,**区注重为村党组织书记配帮手,及时建立健全了2000多名村(居)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队伍,有310名村(居)民小组长兼任了党小组长。采取统一待遇(区镇村三级每年各支付1200元基本报酬)和以奖代补的形式,充分发挥“两长”在农村环境整治、治安维护、民事调解、村情反馈等方面的“六大员”作用。实践证明,加强村(居)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队伍建设,是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民自治、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创新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干成事”的问题

完善政治激励机制,让村干部“干有所盼”。政治上积极鼓励村书记爱岗敬业、开拓奋进。把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编印成《创业者之路》,下发各村组织学习,使村干部在对照先进找差距中自加压力、制定追赶目标。建区来已为19名优秀村书记解决了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去年还进一步出台了村党组织书记人事关系挂靠政策,对任职满6年且村级可支配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任职满10年以上的;任职满3年以上且村级可支配收入连续两年超过500万元的;所在村或个人在建区以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受到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可提前一年挂靠人事。任职期间按实际岗位享受相关待遇,并按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核定档案工资,按规定缴纳事业养老、医疗保险。到龄退休后,由区人事局按事业单位工资核定退休待遇,列入社保发放,所需经费在机关事业基金中支付。

完善经济激励机制,让村干部“劳有所得”。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各村按照区、镇(街道)要求,联系实际制定经济工作、党建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三年任期目标,每年根据总目标制定年度目标。区委区政府每年下发年度目标考核实施意见,组织有关部门每半年联合考核一次任务完成情况,年终综合考评结果与村干部的提拔任用和经济报酬直接挂钩。有的“双带”能力强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薪甚至超过乡镇领导,有力稳定了村书记队伍。

完善政策激励机制,让村干部“忧有所解”。为解决村干部的待遇保障问题,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区农村十项实事的意见》、《关于全区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统筹的实施意见》、《关于对村级退休干部实行生活补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农村定工干部实行基本工资和养老医疗保险费统筹,对村级退休干部实行生活和医疗补助。截止2007年底,区镇村三级共发放统筹资金2368万元,补助资金886万元,充分调动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