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7 05:44:00

导语:基层组织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建设思考

党的**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按照**大的要求,以创新的精神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和形势、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适应这些变化的要求。

(一)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街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纽带,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落实到广大群众中去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组织大量涌现,非正规就业形式多样化,形成了党的基层组织“空白点多,覆盖面小”的状况。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制,一些企业兼并、关闭、破产、重组,使部分职工党员下岗、待岗、离岗、转岗,社会上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现象。传统的街道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与街道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形势、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重任,极不相适应,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街道基层党建工作,探索街道基层党建的新路子。

(二)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迫切需要。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社会工作走向社区化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许多职能将逐步转移、分离到社会,导致人们对“单位”的依赖程度弱化,必然要求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有效的承接。能否承接得好,不仅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只有全方位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而保证街道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加快“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步伐。

(三)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迫切需要。目前,街道基层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大,对生活在社区中的在职、下岗、待岗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对工作在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其它民间组织中的流动党员,尚缺乏严格规范的组织管理,致使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党的先锋队性质在有些街道基层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建立健全街道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组织管理好党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挥好这些党员的作用,发挥好街道党的基层组织的先锋队作用,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对于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城市工作的基层和基础在社区。如今,城市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结构的职能分工以及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的变迁,都直接促成社区的发育。社区已成为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各种矛盾的“聚集点”,自然也应该成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聚力点”。我们要切实做好社区工作,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在社区内部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形成党在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保证社区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突破点

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本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活动、促进发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常抓不懈,大胆探索。

(一)首先在于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管理网络。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按照大党建的思路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由区属向区域拓展和延伸,并相应建立健全党组织管理网络,努力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活动,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党组织管理上,应将辖区中各类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党组织,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在党员的管理上,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管理形式,将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和失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无职业居民党员、流动党员等有效地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网络。同时,探索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载体,街道、社区党组织应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建立双向反馈和双向联系制度,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监督和约束,结合其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组织在职党员投身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关键在于建立协调和谐有效的工作机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能否形成,关键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只有在好的工作机制基础上,才能形成好的工作秩序,取得好的工作效果。街道、社区都应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协调或协商议事机构,建立起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这样,既便于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加强协调、沟通、联系,发动、组织、指导工作,也有利于缓解社区党建工作物质条件不充分的困难,充分利用辖区内各单位的场地、设施、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形成共建的合力。

(三)重点在于抓紧建立各种新的党组织载体。在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既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段基础、群众基础的需要。应从抓紧建立健全党组织人手,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帮助和指导他们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建立联合支部或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或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

(四)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应该把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做到党的工作始终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为此,要积极组织和引导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城市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街道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社区党组织只有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创建安全文明的社区环境,才能赢得最广大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探索工作新路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毫无疑问,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就是要闯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街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但是新路子不能凭空臆造,更不能用来摆花架子,而是应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工作新路子,探索工作新路子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相统一。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路子才能管用,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坚持以“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实际效果,检验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成效。

(二)组织推动与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推进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必须紧紧依靠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因为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只有上级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加强指导管理,方能顺利进行。同时又要看到,街道基层党务工作者是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实践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至关重要。应注意尊重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积极推进与循序渐进的关系。在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上,只要看准了的,就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一时把握不准的,可以先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完善和规范。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应长打算、短安排,分步实施,阶段推进,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注重实践过程与推广运用创新成果的关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善于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创新,从而把街道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为了不断提高街道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必须注意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