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毕业生党员教育思考

时间:2022-10-26 04:00:00

导语:中专毕业生党员教育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专毕业生党员教育思考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籍待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也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党员因一时找不到工作,或所在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他们的组织关系没地方落实,个别毕业生党员甚至将组织关系介绍信揣进了自己的口袋,教育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档”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待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毕业生党员思想不松懈、教育不断档、待业不脱管。

一、调查摸底,建立毕业生党员档案。组织部门会同教育、人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部门,采取“一问二查三看”的方式,认真查找回乡大学生“口袋党员”。组织部在接转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时,注意问清其本人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移动电话、现工作单位,认真填写《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基本信息登记表》,确保毕业生身份明、党员人数清,随时能畅通与其本人的联系。今年6月以来,已建立起由504名毕业生党员组成的台帐。

二、分类管理,做好党组织关系转接。按照“就近、全面、利管”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理顺组织关系。对一时不能落实好工作单位、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毕业生党员,将组织关系接转到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由父母所在地党支部负责搞好教育管理;对在学校未找到工作单位而在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时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就业单位所在党组织;对一些待就业时间长、流动性较大的毕业生党员,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按流动党员标准进行教育管理。目前,**区回乡毕业生党员中有58人由父母所在地党支部负责教育管理,8人已转到用人单位党组织,36人按流动党员标准进行教育管理。

三、多措施教,确保经常教育不断档。对频繁外出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由所属党支部委员与他们结对子,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式教育”;对长期在外且流动地点分散的党员,利用他们熟悉网络的优势和特长,由擅长网络使用的组工干部建立“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党员QQ群”,通过网络的形式指定学习资料,并回收读书看报心得,进行“网络式教育”;对常住外地的毕业生党员,积极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当地的组织活动,进行“委托式教育”,并通过电话、信件回访所在党支部,听取他们对流动毕业生党员的意见反馈,对表现不佳的大学毕业生党员提出整改措施。

四、设岗定责,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按照回乡毕业生党员的专业、特长、志愿以及工作实际需要,与其签定《岗位工作目标责任书》,确定具体的工作岗位和目标。一是设立村务见习岗。村党组织把回村大学生党员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栽培,鼓励、动员他们参加本村“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选拔考试,吸收他们参加村级组织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村级事务工作,以达到不断充实村级党组织后备人才的目的。二是设立科技服务岗。对农林、畜牧、水利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党员,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和所学专业知识,引导他们开展农村家禽养殖、畜牧疾病防治、大棚蔬菜种植、水果保质保鲜等活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三是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岗。组织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与留守儿童开展“一帮几”活动,通过家访等形式,与留守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着重掌握孩子学习、生活、心理情况,并针对暑期学生放假无人看管的现状,加强暑期安全教育。截至目前,准备回乡就业的毕业生党员中有21人认领了村务见习岗,9人认领了科技服务岗,10人认领了留守儿童关爱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