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牛业公司养殖经营模式调查思考

时间:2022-10-26 02:33:00

导语:安牛业公司养殖经营模式调查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牛业公司养殖经营模式调查思考

大力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市场稳定的重要途径。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县民安牛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抓科技推广入手,狠抓品种改良,实行“订单”收购,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模养殖的新路子,我们称之为“民安养殖经营模式”。

一、“民安养殖经营模式”的主要做法

**县是全省的35个草食动物基地县之一,县域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下辖31个乡镇,总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有可利用草山面积20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7%,年产农作物秸杆30万吨。由于拥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养殖业在全县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优良品种——湘西黄牛的养殖更是历史悠久,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龙头带动,科技含量低、投入周期长、产出效益差,湘西黄牛的发展近年来呈逐年萎缩趋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湘西黄牛仅有7.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3万头,不到全盛时期的60%。**民安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加盟后,使全县的牛业生产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公司成立于年初,现有员工200余人,拥有各类资产6195万元。一年多来,该公司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采取“公司+技术服务部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走“分散养殖、集中育肥、统一屠宰加工”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运作,已繁育杂交牛3851头,受胎率达80%以上。该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专业部门,科学编制规划。公司以国家大力扶持草食动物产业政策为契机,通过对全县草食动物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市场进行科学分析,并在畜牧部门的引导扶持下,最终吃定了肉牛产业这颗“定心丸”,以创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部门发展的新局面。在县畜牧局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该公司将规划编制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科学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年,公司建立完善品改技术服务网络,与牛农签定品改及代育合同书,计划到2010年,合同增加至10万份左右,冷配达10万胎次。2007年在县育肥场建立一个每批次育肥1万头肉牛的标准化育肥场,并在规模较大的乡镇建立1-4个每批次育肥200头的小型育肥场。2008年,公司建成一个年屠宰量达1万头的屠宰加工厂,年销售牛肉达800万公斤,年产值过亿元。

(二)狠抓宣传发动,力促观念转变。“养牛耕田,养羊过年”是我国农民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养殖作为致富门路来对待,无论从思想认识、传统习俗上都是一场“革命”。公司深刻认识到要让草食动物养殖迅速发展,首先就是要帮助农民彻底转变这一观念,让群众认识到草食动物不仅能发家致富,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此该公司采取了三大手段:一是借助多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电视、会议等多种形式,营造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发动,让人们认识到绿色牛羊产品市场需求大,品种改良杂交优势大,种草圈养规模效益大,产生了很大的振动效应。二是编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为指导大面积生产,该公司共印发了《新湘西黄牛保种、品改、代育宣传资料》、《优良品种牛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技术实用宣传资料6万余份,全县养牛户户平1份。三是采取典型引路进行宣传。公司在全县适宜发展黄牛养殖的每一个乡村精心选择15到20个有影响力的农户带头进行品改试点,通过他们的成功进行现身说法。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转变了群众的传统观念,激发了种草养畜的热情,迄今为止,该公司已与牛农签订品改和代育合同12000余份。

(三)坚持科技先导,狠抓品种改良。公司坚持走“科技兴牧”的路子,以畜牧部门技术服务力量为依托,积极推行品种改良,向科技要效益。一是建立健全品改网络。针对当时全县设施简陋,覆盖面窄的的品改机构现状,从健全网络,提升服务功能入手。通过努力,公司建立了包括1个县级中心品改站、30个乡级品改站、50个村级品改点在内的三级品改网络体系,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配置了现代化的品改设备和器械。目前,该公司共有52名品改员,各类先进的冷配器械近在300台套,其服务能力涵盖了全县31个乡镇645个行政村(居委会)。二是大力推广先进技术。该公司坚持“冷配与本交”相结合的品改方针,从外地引进了德国黄、西门塔尔外血冻精冷配,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冷配7620胎次,冷配受胎率达80%;同时引进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种公牛5头,推广良种公牛本配,已累计本配3500胎次。三是切实加强跟踪管理。对所有品改的黄牛,搞好建档造册,实行微机管理,使全县黄牛品改情况能及时在中心站微机上反映出来。通过公司介入,全县品改服务功能提升很快,基本上清除了品改死角。

(四)强化科技培训,培育养殖大户。一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全面提升业务素质。为了有效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公司每年都要请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到县里举办1-3期养殖技术培训班,一年多来,累计450余人次参加。年9月省专家在南山坪乡犀牛村的一次讲课中,参加人员竟然破例超过了100余人,讲课的当月,全村100多头母牛就有53头配上,反响很好,效果颇佳。二是分项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品改科技含量。公司自成立以来,组织技术骨干到各乡镇对养殖户及品改员巡回授课65堂,给他们讲授黄牛品改、饲养管理、种草养畜、秸杆微(青)贮等方面的知识,并实地指导养殖生产,累计发放技术资料23000余份,共计800余人次参加。共推介了桂牧1号、矮象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10多个优良草种。全县累计人工种草2.7万亩,改良草场30万亩。三是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努力壮大养殖规模。公司在通津铺、金岩、苗市等乡镇选择了30个养牛10头以上的农户,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技术服务,指导他们微贮秸杆近3万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周边养殖户影响较大。在这些大户的带动下,全县已涌现出草畜科技示范大户492户,存栏能繁母牛30头以上且年内已产杂交牛2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34户。

(五)推行“订单牛业”,实现“双赢”目标。为了提升广大养牛户参与品改工作的积极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公司专门与牛农签定了《品改及代育协议》,凡与公司签定合同的牛农除享受下列优惠政策外,公司还设有增重奖。一是公司承担该牛的配种费50元;二是公司承担犊牛春秋两季防疫费20元;三是公司预支杂交犊牛种牛费100元;四是犊牛在牛满6月龄时上交公司,由公司统一支付700元饲养费(其中抵扣100元种牛费)。此外,在上述代育措施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另给代育仔牛增重奖励即牛农代育仔牛时间满6个月,重量达115公斤,另奖100元;重量达130公斤,另奖200元;重量达150公斤,另奖300元。仔牛重量按肉役测算公式测算。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给牛农吃了一颗“定心丸”,牛农饲养1头杂交牛,只需6个月就可出栏,重量在200斤左右(是本地牛的2倍),公司按市场价收购,按目前行情,每斤不少于5元,那么1头杂交牛收入在1000元左右,比本地牛增值40%以上。公司收购育肥后销售,按每头850斤计,每斤5元,则为4250元,成本2600元,利润1650元,减去购牛费,每头可赚650元,按年销售1.5万头计,则可赚900万元左右,公司“订单牛业”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公司与牛农的“双赢”目标。

二、“民安养殖经营模式”的几点启示

(一)创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路。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来推动。这种推广模式由于技术推广部门与自己的利益脱节,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尽人意。民安公司在黄牛养殖先进技术前期推广费用方面的投入,使冷配、快速育肥、人工种草、秸杆微(青)贮等先进养殖技术得以快速推广,成为牛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也使得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产生了全新的变化。

(二)破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的难题。农业科技推广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入模式,已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而依靠养殖户也是很不现实。养殖户受分散养殖和自身经济基础的制约,加上由于市场信息掌握不够,由此产生的对市场的担忧,在先进农业科技应用方面不可能主动去投入。这种情况下,让龙头企业的适度介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科技推广模式。

(三)找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的支点。在农民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前期投入科技推广成本,与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减轻了养殖户的投入成本负担,消除了养殖户对市场的担忧。龙头企业作为一个平衡支点,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养殖业发展走上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三、对“民安养殖经营模式”几点思考

(一)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坚持规模经营。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然而中部地区发展草食性牲畜,由于草场不集中,只能走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路子,这就为发展规模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分散养殖变为相对集中,发展成为规模经营?唯一的选择就是由龙头企业架起沟通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实行产业化经营。

(二)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依托科技增效。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推动市场主体的源动力。从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来看,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和技术服务部门。这三大主体之间的利益来自哪里?如何分配和保障?从现有的来源渠道看,只有依托推广科技,来达到增效的目的。只有增效部分得到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得到较好保证,才能促进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民安养殖经营模式”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取得很大成效,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依托科技抓好品改,通过品改增加养殖效益,将增加的效益向农户倾斜,使参加产业化经营的各个主体均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益。如果失去了科技应用创造的价值,产业化经营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句空话。

(三)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从政策上扶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养殖业作为一个需要较大投入并承担一定风险的产业。比如在湘西黄牛品改的关键环节——冷配环节,每品改一头杂交牛成本需要120元左右,单纯依靠企业和农户投入远远不够,政府应该实行“绿箱”政策,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是促进其发展壮大的必要措施。为此,建议:一是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对养殖业冷配环节和种植人工草实施资金补贴。二是给予信贷方面的扶持。可以对龙头企业以及养牛小区、养牛专业户实行贷款优先、建栏用地优先、用材优先的“三优先”政策,增加能繁母牛引导资金和贷款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