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4 04:53:00

导语:民主集中制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主集中制建设思考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并进行活动的。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在这方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对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实践,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一、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列宁是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的第一人。1906年3月20日,列宁在为社会民主工党拟定的一份策略纲领中提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一种组织制度是从1927年6月政治局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12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遵义会议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民主集中制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初步论述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提出了"四个服从"的组织纪律,在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晚年的逐步偏离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正确轨道,特别是在""中,这一原则遭到了极大破坏。

鉴于党的历史上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也鉴于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指出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并反复要求全党要恢复、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4页)在对民主集中制重要性的认识上,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也是可以变质的,个人也是可以变质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3页),把民主集中制能否得到贯彻执行提到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在阐述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和作用时,邓小平强调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一个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揭示了民主集中制对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根本意义。当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时,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0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尖锐地提到中国共产党面前。对此,邓小平坚定地回答"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凡是违反这个制度的,都要纠正过来。"邓小平同志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基本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二、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开展活动的,但是在建党的最初年代里,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不够,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知之不多,执行起来也不自觉。在党的历史上,陈独秀和王明把集中推向极端,压制党内民主,实行"一言堂"和"家长制",致使党的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左倾"错误结束后,党内民主集中制有了较大发展,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的理解也日益深入。同志指出"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著作选读》下册第762页)1945年七大通过的党章,把民主集中制概括为"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科学内涵的认识有了突破。然而从1957年底至结束,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等现象不断滋长,党的民主集制原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对此,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邓小平重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一方面,集中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没有民主也就没有集中;另一方面,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没有集中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只有广泛地发扬民主,正确地进行集中,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阐明了民主与集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表明了民主与集中同样重要,强调了二者的辩证统一。这一提法,写进了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章。在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个服从",而"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严格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必须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必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允许党内存在特殊人物和特殊党员。这一系列论述,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坚持,也是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根本途径

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而且十分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制度建设对于全党来说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样一个崭新的思路。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从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度,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制度问题不解决,党的民主集中制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坚持和完善。从着重思想上建党到邓小平注重制度上建党,标志着在执政党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成熟和进步。

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根本途径,即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邓小平强调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党的生活会制度、党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度、各级党委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制度、各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以及保障全党集中统一的制度等。强调党内民主,并非主张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又要加强组织纪律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切发展党内民主的措施都不是为了削弱党的必须的集中,而是为了给它以强大的生气勃勃的基础"。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等密切相关,成为新形势下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相适应的党的建设的一条新路子。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想,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正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既纠正民主不够,又纠正集中不力,才能在全党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