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人才工程问题研究思考
时间:2022-10-24 03:36:00
导语:党员人才工程问题研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我区的新社团组织中,有不少的党员成员和党员理事、会长,在这些新社团的人才队伍中,也同样有相当数量的党员个体,我区采取几种比较好的工作措施和途径,加强党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党员人才队伍的构建和发展,以及对党员人才的自身提高和发展,都有较为积极的成效和意义。
(1)努力构建党员人才队伍管理的新模式。
建立了区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党群书记、组织部长、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专门负责全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区人才办将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模式定位于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上,整合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1家成员单位的力量,通过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全面落实我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制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人力工作作全面部署;二是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人才规划和政策,制订“十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人才总量、人才布局、各级职称比例、知识水平都提出明确要求,并专门制定了《关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实施办法》系列配套政策。三是会同有关单位对全区人才进行普查,全面摸清我区人才队伍的数量、人才素质,系统掌握人才结构、人才分布情况,建立“**区人才信息库”,为有的放矢地开展人才工作提供依据。四是在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人才工作作为专题考核,制订专门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促使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抓好了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增强了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和效果。
(2)有效开辟党员人才培育的新途径。
作为党员人才,必须通过不断的充电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采取了各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实施党员人才的培育。一是围绕中心开展政治理论培训,每年都结合区里的中心工作,对党员人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和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并组织广大党员人才进行专题研讨,激发党员人才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其为社会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因地制宜地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的轮训和外出培训,凭借区里已建成的培训基地和设施,为党员人才提供各种便利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突出重点实施继续教育。通过筹措资金进行专项培训安排外,还与其他知名高校联合举办各类进修班,使党员人才能接受到良好的继续教育,从而促进其知识更新。
(3)不断拓宽招才引智的新渠道。
我区把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的引进当作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改进吸引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开设人才网站吸引人才、定期组织人才招聘会招募人才、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吸纳人才、使赴椒工作的党员人才数量逐年递增,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数量。
(4)充分营造栓心留人的新环境。
我区将党员人才的工作环境建设作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真挚的感情留人,用周全的服务留人,最大限度为党员人才提供舒心、满意的环境,包括出台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健全人才服务体系,畅通建言献策渠道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优惠政策,使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新社团党员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员人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还有待加强。
1、对党员人才疏于管理,造成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人才的组织凝聚力不强。新社团组织的党员人才,有的是退休聘用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或社区,在新社团组织是“临时党员”;有的在职党员人才具有多种社会身份,但主要角色和工作重心不在新社团组织;有的党员人才在新社团组织中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有的党员人才在原单位和新社团组织的党组织生活都不正常,处于“两不管”状态;有的党员人才更注重业务工作,对党的观念较为薄弱,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了“隐性党员”。以上诸多问题加上新社团组织的党组织教育管理不力,影响了新社团组织中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2、党组织作用不明显,影响到战斗力的发挥。一些新社团组织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有的党务工作者是缺少责任感,能力差,没有威信,在党内外缺乏号召力、凝聚力。造成一些党组织在开展党的工作方面无所适从、无所作为,不从实际出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3、在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的同时,一些党组织的挂靠难以落实,使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缺乏具有一定素质的党员干部,难以形成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二)党员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数量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
由于人才是当年社会各个地区,各个单位都在激烈争夺的“珍贵、稀有”资源,在我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区的整个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数量从总体上来说还比较小,人才密度偏低,特别是党员人才的数量更是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党员人才占我区总人口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严重短缺;党员人才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很不均衡,人才分布大多分布于教育和机关,即使是少数拥有党员人才的单位,可能拥有的只是少数极个别党员人才,只是作为一个单纯个体的人才发挥作用,未能使党员人才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不能充分发挥党员人才应有的作用和影响。这种现状与我区目前准备大力发展壮大党员人才队伍的工作目标还相差甚远,还远未达到我们所理想的目标。
(三)党员人才队伍建设还未建立起专门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部分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如教育领域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培养好的党员人才多流向其他单位和行业;人才环境不尽人意,一方面人才不足,另一方面人才浪费。较长时间以来,我区花大力气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大对人才工程的投入,然而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比较笼统地进行人才队伍建设,事实上还未建立起单独完整有效的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社团组织中的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党员人才工程,还值得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三、新社团组织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的对策建议
抓好新社团组织党建是推进新社团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增强新社团组织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因“才”施教,管教合一,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形势下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路子。
(一)进一步提高对增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性的认识。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在报告关于要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是我们做好新社团组织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中,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落实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把握好建立党组织和扩大覆盖面的关系。
1、做好新社团组织中的“建党”工作。各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的规定,本着“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组建”的原则,切实负起和履行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做好新社团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工作。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新社团组织的管理,对新申请登记的各类新社团组织,要严格把关,在审批过程中,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而没有建立的,要协助业务主管部门同步建立党组织。建立健全新社团组织党组织,关键是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新社团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可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要注意理顺新社团组织中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系。
2、明确新社团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新社团党组织是新社团组织的政治核心,在新社团中发挥思想政治导向、重要决策、组织保证和行为表率作用。新社团党组织应全面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新社团党组织必须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定期汇报工作。应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对于新社团应当承担怎样的功能。科学确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增强党对新社团组织的影响力。
3、做好新社团组织中共产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新社团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的党员,参加新社团党的组织生活。新社团党组织要结合新社团组织的业务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党员教育应体现新社团组织的特点,贴近党员的实际。
4、加强对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新社团组织党的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各级政府民政部门以及新社团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新社团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二)大力开展新社团组织人才的“双向培养”。
努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落实省委《关于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试行意见》,以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建工作为龙头,加强党员人才队伍的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发挥作用。大力开展“三培养两推荐”,即把“两新”组织优秀人才、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两新”组织经营管理人才,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推荐为管理决策人员。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实用教什么”的原则,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组织引导党员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增长新本领,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社、园区党建工作以及异地商会等组织的党建工作,逐步实施党建工作的主覆盖。
(三)健全党员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充实的“资源储备”。
根据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应对新形势下党员人才工作和党员人才需求的变化,采取形式各异、效果明显的培训教育机制。一是聘请专家、学者组织开展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等学习形式。与知名大学结对,签定长期协作协议,建立教育合作关系,建立大学洪家教学实践基地,选送管理者和党员去深造。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各类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请知名专家或学者前来授课,课题内容主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并结合我区具体实际和发展需要设定。为党员灌输创新理念,推动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也激发了他们运用科学方法付诸实践的能动性,从而夯实了党员人才工作的根基,提升了党员人才工作的层次,带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党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注重实践锻炼,提高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完善党员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营造“群星璀璨”的局面。
要结合实际专门制订各种奖励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激励人才的先进经验,推进激励机制的变革,努力营造“岗位靠竞争,收入看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重奖各类有贡献的党员人才,更好地激发党员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五)提升党员人才工作的管理水平,营造安全温馨的“后方阵地”。
有效地将党员人才凝聚起来,新社团组织应设立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充实、丰富党员人才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党员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新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新社团组织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员人才工程的实施。
- 上一篇:吹灰器造成锅炉设备研究
- 下一篇:加强党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