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4 11:15:00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届**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继党的**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届**全会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之后,党中央对于农村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全面升华和政策上的整体推进。**是农业大市,民族成分多,农业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新农村建设任务复杂而艰巨。
一、**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1、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发育迟缓。**和新疆的其他县市一样存在生态脆弱的问题。这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开发力度不断扩大的趋势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又由于地处较偏远,还面临着外部市场进入成本高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2、地方工业缺乏反哺农业的实力。**届**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体现之一,就是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而**经济社会结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工业发展起步晚,经营困难。工业化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无法为农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落后使传统农业难以真正改造;二是工业发展的滞后性会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工业化发展水平低造成地方财力不足,对农村转移支付的能力较弱。
3、城镇化进程落后,以城带乡实力弱。城镇化进程的落后,不仅表现在城镇发育水平差、规模小,同时也表现在城镇功能的弱质化,缺乏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4、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市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5、农业自身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长期滥用化肥农药等高成本低效益科技含量低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改变,这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还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又由于以往的政策更多的关注城市,工业对农业生产要素的过多抽取,加之农业天生的弱质性,使农业自我积累能力不足。
6、乡村两级集体经济薄弱。**市大多数乡(场)镇都或多或少有外债。债务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历年乡村用于公益事业的投资。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乡村两级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从**实际出发,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首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有利于农村和农业更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的投入和导向功能。其次,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和着力解决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再次,还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各乡场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培育竞争优势为原则,选择那些市场前景广阔、单位产出率高、产业关联度强产品附加值高、生产稳定的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发展。要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草原生态退化、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以工业化促进**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市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企业+农户、企业+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初步完成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链接。但在用现代工业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加工技术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4、加快发展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小城镇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和功能,一般为农村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它既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地,是农产品的集散地,还是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高地。所以在抓好县城镇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是要结合资源特点做好布局,关键是择优培育重点中心城镇。要加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共谋发展。
5、增强农业农村的自为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更需要思路,而最好的思路出自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设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业农民的自为能力。一要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农民跳出农耕文化的束缚,树立农商文化的理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强化自主创业的意识,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增强增收致富的能力。要抓住扩大农民就业这个根本,着力解决农业产业链条短、循环能力低的问题。具体到一个乡、村来说,就是要发挥本地资源条件的比较优势,做大做优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并以支柱产业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从主要重视农产品产量向质量、安全、生态和效益并重转变,从主要重视农业自身发展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转变。三要增强市场适应能力。要培养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要增强民主自治能力。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农村“五老”、志愿者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形成依靠群众建设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
- 上一篇:党内民主建设思考
- 下一篇: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