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老人发展交流
时间:2022-10-23 04:09:00
导语:五保老人发展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工作,把它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在硬件建设上,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全省不断掀起敬老院建设的热潮,为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营造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家园。在软件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全省敬老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
一、形成合力,把敬老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来抓
一是整合资源,群策群力,确保总体规划上规模。为了改变我省敬老院建设与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让困难群体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我省充分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加大投入,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五保供养“敬老工程”,有重点、分批次地新建、改(扩)建敬老院。我们采取省市县财政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相关部门扶持一点、民政部门补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省级集中三年的福利彩票公益金2亿多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按新建住房每平方米120元,改(扩)建每平方米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各地政府纷纷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敬老院建设资金近15亿元,社会捐助资金和实物3000多万元。近三年来,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100所,建筑面积达156.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0万余张。敬老院居住条件的改善,使五保集中供养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2003年的25%提高到2006年的70%。吉安市、宜春市的集中供养率已达到80%,万安、上高、定南等县达到了85%。
二是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确保配套设施上台阶。为了保障敬老院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敬老院建设“八个一”的总目标(即一块菜地、一个果园、一口鱼塘、一笼鸡鸭、一栏生猪、一片绿地、一个活动室、一个服务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医务室和一个沼气池。各地政府按照总目标,无偿划拨土地、山林、水田给敬老院。目前,全省敬老院总占地面积3万多亩,其中生产基地1万多亩(包括耕地、山林、鱼塘)。新建和改建的敬老院统一添置了新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许多敬老院还配备了电扇、电视机。通过对敬老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是树立典型,全面推进,确保整体水平上档次。为整体推进全省敬老院建设工作,我们通过树立上高县敬老院硬件建设典型,宣传万安县敬老院管理服务的好经验,起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应,在全省掀起了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热潮。各地政府纷纷将敬老院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统一研究、部署和考评,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做到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分院设计,一大批“选址生态化、布局人性化、格调民俗化”的敬老院矗立在赣鄱大地,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以人为本,把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来抓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不断提高供养标准。我省先后在2004年和2006年,两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将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1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其中每人每年200元统筹作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房维修基金。同时,建立了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保障人数由2003年的16万多增加到2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五保供养资金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下开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分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二是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各地把发展院办经济摆上敬老院自我保障、改善老人生活的重要位置,大多数敬老院做到了“鸡、鸭、鱼、肉、蔬菜”基本自给自足,并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有的地方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将菜地、鱼塘等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增加院办经济收入。2006年,全省敬老院庭院经济收入达到4574万元。通过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全省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本做到了“天天有荤菜,月月有零花钱”。
三是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不断满足生活需求。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我们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满足五保对象医疗、娱乐、体育等方面的需求。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时,重点解决农村五保对象看病难的问题。采取“提前介入、住院救助、出院结算”的办法;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救助限额由6000元提高到10000元;救助病种由6种扩大到12种;并全额资助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缓解了五保对象看病难的问题。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敬老院添置健身、娱乐设备,组织老人开展唱歌、跳健身操等文体活动。如,上高县组织全县敬老院文艺汇演,年过花甲的老人纷纷登台表演,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建章立制,把强化服务作为加强敬老院建设的着力点来抓
一是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省民政厅制定下发了《**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服务管理规范》和《关于开展社会福利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的意见》,对敬老院的基本建设、院务管理、等级评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全省各地采取积极措施,从建班子、立规章、抓培训、搞奖惩等措施入手,狠抓了敬老院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着力推进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二是创新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服务亲情化,精心安排膳食菜谱,提高伙食营养标准;制作老人生日表上墙,组织全院人员为老人祝寿;与基层卫生站建立密切联系,做好在院老人日常疾病的预防的诊治工作。建立院务管理和服务人员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广泛开展了“星级敬老院”和“优秀服务人员”评比表彰活动,切实增强服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人员养老保障机制,有的地方把敬老院院长的工资待遇与工作成绩挂钩,实行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制度,为连续聘满六年的敬老院院长办理社保,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志愿者与在院老人结对服务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农村特殊困难群体。
三是改进方式,提高队伍素质。我省普遍实施敬老院工作人员招聘工作,提高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热爱五保供养事业、具备良好业务素质的管理和服务队伍。各地以县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年龄轻、素质高的敬老院院长和服务人员,并对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如,丰城市对31所敬老院院长进行了公开招聘,新任院长平均年龄下降12.6岁,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其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8.7%。同时,省民政厅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对现任敬老院院长进行培训,统一印发了培训教材,各地以管理较好的敬老院为培训基地,采取普遍轮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到培训基地跟班学习相结合、领导讲课与优秀敬老院院长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开展培训。据统计,全省已培训敬老院院长1260人次,培训敬老院工作人员2320人次,使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得到较大提高,为全面提升农村敬老院和五保供养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 上一篇:双培双带先锋活动通知
- 下一篇:加强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