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2 03:10:00

导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开拓工作新思路、创新发展新模式。现阶段,必须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村经济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县域经济作为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工业化。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攀升,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梯度扩散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恰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和聚集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同时,也可以创造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工业化。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营规模、技术手段、管理方式日益提高,与外界交流交往的空间和半径日益扩大,偏居乡间一隅已不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实现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整体水平。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显得日益迫切。现阶段,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农村居民纯收入越高,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越低;二是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从发达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和我国国情来看,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而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不仅农民的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也较小,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就业人员比重的逐步降低,相应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最终实现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手段、新战略、新思路,其目标在于最终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和体制上使城乡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子系统,在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产业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战略确立、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说,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操作平台。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均采取了相似的工业反哺农业方式,尽管工业化的模式不尽相同,“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基本特点和采取的对策措施也有很大区别,但世界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1.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统筹城乡发展是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60年代,以工业就业者的收入为100,农业就业者收入在美国为56,西德为44,法国为36。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成因来看,主要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有相对下降趋势,且产值比例下降速度大大超过其就业比例下降速度,这种产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下降的不同步,造成城乡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工资水平不同。然而,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规律来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张在一定时期内毫无节制,并且收入差距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因此,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政府的努力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的共同行为选择。通过国民经济分配与再分配,运用价格支持、收入支付、一般服务支持、其他收入支持等措施,保护农业、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美国用了近70年时间,使工农收入达到平衡,日本在20多年时间内,使农民收入超过城市居民收入。

2.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大量潜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采取措施对农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引导。从1970年开始,韩国在全国实施以大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发展农村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达到了城市居民的95.5%。经过短短的30年,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挪威通过实施“北挪威发展计划”,在全国提供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动农村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反观拉美,长期重工轻农,用牺牲部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来支撑工业发展,导致了农业凋敝,两极分化加剧,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

3.发展县域经济,是国内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太低,从整体上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张形成巨大反差。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仅相当同期城镇居民的23.5%,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2∶1。但各省间城乡发展差距扩展程度不尽相同,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城乡差距往往比较小;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往往比较大。浙江、江苏两省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小城镇的蓬勃兴起,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非农就业,形成了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局面。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百强县(市)中,浙江30个、江苏18个,两省县域经济分别占全省经济的50%、58%,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分别达到63%、57%,浙江农村居民纯收入连续19年位居各省份之首,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3∶1,为全国各省份最低。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促进了两省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三、以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辽宁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必须结合省情、创新模式,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农村还存在较多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主要任务应放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辽宁已经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2005年,我省人均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10.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6.8%;城市人口达到58.2%。根据国际经验判断,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支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良好开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相继出台《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2.发展县域经济是辽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虽然我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但结构性因素制约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潜能的充分发挥。

从工业结构上看,重工业比重高,束缚着就业容量的进一步扩大。2004年,我省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新增固定资产吸纳劳动力为0.01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东部沿海省份的1/6。而在辽宁加快振兴过程中,又必须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引领辽宁工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可以预期我省工业的资本密集度将会越来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强。

从城市结构上看,大城市比重大,农民进城定居门槛高。目前,辽宁超50万人口城市11座,占城市总量的34%,从全国的总体来看,大城市比重仅占城市总数的17%,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9%,高于我省13个百分点。随着大中城市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文化、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大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安居落户、融入现代生活,对于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全省工业结构、城市结构明显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1083.9万人,其中63.3%从事农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1995年至2004年,我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提高5.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提高9.8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明显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要载体,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

3.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全省整体经济实力迫切需要。目前,辽宁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做大全省经济总量。2004年,我省县域经济仅占全省的36%,江苏省县域经济已占全省的50%,浙江省达到58%、山东省达到77%、福建省达到66%。如果我省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浙江的水平,全省经济总量就会跨越万亿大关。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增长质量。目前,浙江人均实现增加值高于辽宁46%,江苏高于辽宁27%,其中浙江、江苏两省县域人均实现增加值分别高于辽宁县域的96%、51%。因此,占全省总人口56%的县域人口生产效率不能快速提高,“十一五”时期我省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省工农业生产效率比为6.3∶1,必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县域人均实现增加值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4%,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全省的城镇化率已到58.7%,而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率只有25%,必须加强城镇建设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促进城乡生产力布局均衡发展。

四、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不断优化县域经济政策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开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当前,我省财力并不十分雄厚,要充分考虑财政资金的承受能力,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重点。统筹安排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除救灾性和具有特殊用途的资金外,对包括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各项预算内外支农资金,适当归并分类。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农村生态建设。二是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各类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农业多元化投入格局。

2.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最近,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最为紧迫的是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和落实,务求使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使政策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是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放权必须体现一定的“含金量”,应本着能下放的尽量下放原则,真正做到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自职责,搞好衔接,确保各项工作顺畅有序运行。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财政管理体制、项目建设以及工作奖惩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县市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省对县共享税收定比增量返还政策,鼓励县乡培植财源,实行保运转、重激励、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乡财政实力。三是加强县域领导班子建设。要把勇于创新、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勤政务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县乡党政领导岗位上来,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超越单纯围绕“农”字做文章的思维惯性,树立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依靠比较优势,面向市场,彰显个性,加快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一是树立分工协作的理念。依托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不搞自我循环、封闭发展。要围绕为中心城市配套发展产业,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主动参与大公司、大企业的分工协作。二是继续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文章。要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拓展空间。要充分发挥临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三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做强县域工业。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解决千家万户的就业和收入的重要渠道,必须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来抓。当前要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加强引导扶持、搞好协调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四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4.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必须保障、竞争力必须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必须持续增长。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就是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粮食生产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以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目标,推进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向五大优势产区集中,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二是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目前,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捕捉市场机遇、承担市场风险上,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愈加突出,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纽带作用,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由保障供给为主向适应市场需求转变,由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分散经营为主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三是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农业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是生产力的“骨骼系统”,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序发展。既要尽力而为,最大限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要量力而行,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建设,加强村庄综合整治,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推进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为目标。在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县级职教中心和城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经济设置专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