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22 02:21:00
导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就是要尊重差异、差别,包容不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基层。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必须自觉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紧扣观念创新这一前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基层党的建设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的局面,首先就需要贯彻“和谐”理念,推进观念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一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中求发展”的观念。新的形势下,基层党建的对象、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管理的对象更多,工作的领域更广,党员群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身份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做人的工作难度增大。基层党的建设必须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切合党员群众的需求,才能让党员、群众信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认同感。基层党的建设必须根据形势、任务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思想观念,使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不断深化对基层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用更加理性的观念,更加有效的手段更加新颖的方法来加强和推进工作,确保基层党的建设顺应时代,乘势前进。
二要以人为本,树立“促进人的发展”的观念。“和谐”就是要包容各种利益群体,容纳各种社会诉求,融洽各种社会关系,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实事工程,更是一个文化工程和感情工程。社会和谐的实质是民主社会中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一种良性互动,其基础是建立在个人心情舒畅基础上的意志统一,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既是社会发展依靠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基层党建工作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创造能使人的能力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和环境,并以更强的包容性来积极协调、整合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要以提倡服务和人文关怀为出发点,进一步凝聚党员队伍,依靠党员去团结、凝聚、影响人民群众,从而把方方面面的人才聚集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让人们舒畅地工作、健康地成长、不断地发展,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把各项工作都体现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三要扩大开放,树立“与社会互动发展”的观念。“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基层党建工作不能抛开社会大环境,关门搞建设,必须不断扩大开放度,以争取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要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和基层党的建设的新变化,主动破除基层党的建设的神秘感,用开放的态度去观察,用开放的思维去分析,用开放的精神去开拓,用开放的举措去前进,形成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工作视野更加开阔、与外界信息交互更加对称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始终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自觉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党的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要建立更加开放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与各类组织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合力,形成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党建工作自身协调发展。
二、突出优化服务这一重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强化能力基础
作为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党员群众实际需求的变化,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要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宏观上是指党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体制改革正常运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供政治保证。微观上是指党自身建立起一种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新型联系纽带。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服务定位。应该体现全局性,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统筹规划;体现超前性,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超前思考,把工作做在前头;体现实效性,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关注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常思为民之策,常行为民之举。其次,必须不断推动服务创新。服务基于需求,需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服务必须不断创新。解放思想是服务创新的基础,思想解放了,就能迸发出创新的勇气,就能想别人所未想、不敢想的事,做别人所未做、不敢做的事。应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深化服务内涵,扩大服务外延,在不断满足党员群众需求中赋予服务以新的生命和活力。第三,必须与党的教育管理同步推进。只有通过教育管理,使党员都以服务为己任,才能变服务意识为现实,才能孕育出优质的服务。要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作党的感情、信念、形象的人格化代表。为党分忧,为党员、群众解难,以真情传递真情,以信念传递信念,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二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要稳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工作制度化和活动社会化,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完善基层党建网络。努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等各种主体民主参与、合作协商的基层治理结构和工作机制。建立以党员为骨干、(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党员积极分子、(村)居民组长、楼栋(院)长参与的基层党建网络,拓宽服务的覆盖面。二是完善服务党员体系。真心服务党员,真情情召党员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基础,是实现党组织和谐的前提。要针对不同类型党员,建立党员分类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对年老体弱多病困难党员,建立党员互助对子;对流动党员,通过建立党员联络服务站、创建网络党支部等形式,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做到组织不散、教育及时、管理到位,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下岗失业党员、因其他方面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要通过设立救助基金、创业基金、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具体。三是完善服务群众体系。要体察、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努力为群众答疑解惑,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事、难事、愁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拓宽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组织有专长的党员实行设岗定责,大力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党员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努力形成完善的服务群众体系,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从而真正让群众受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否落实。首先应提高党内工作的服务能力,如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党员权益维护、教育培训等方面。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将就业服务与党员教育管理融为一体,帮助下岗失业党员找工作,实现自立自强。农村镇村党组织要将实用技术培训与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优势,提高农民党员就业创业本领。其次,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服务主体的领导、指导、引导,提高它们的服务能力,在经济社会事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提供服务。第三,应协调不同群体、不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公共舞台上当好把握方向的“掌舵者”、协调各方合作的“促进者”,担当公正调停各方、代表多数人利益的角色。基层党建工作应区分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哪些该直接管哪些该间接管,做到既围绕中心又守住阵地,既服务大局又务好正业,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既要靠党的组织权力资源发挥权力性影响,如对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和影响;也要发挥党组织的非权力性影响,如公共关系、公共舆论、思想政治工作。
三、贯穿机制建设这一主线,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组织基础
贯彻“和谐”理念加强组织建设,必须加强机制建设,调整组织设置,提升工作水平,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
一要顺势而为,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形势任务在发展,党员队伍在变化,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进行创新和突破,建立更加健全的组织体系,形成更富生机和活力的工作格局。一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及时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实行在产业“链条”上建立党组织,加快建立以园区、开发区为依托的党组织;着眼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按照村改社区的需要,加快农村党组织向社区党组织的“并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设立社区居委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配套组织,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组织保障。二是适应城市社区党员急剧增加的需要,探索分类建立党组织。要采取社区建党委,楼栋、市场、街巷建支部等形式,增强社区党组织的覆盖能力和承载功能。三是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发展的需要,采取“派建”、“内建”和“联建”等模式,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各类组织中的影响力。
二要统筹规划,规范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要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五个好”乡镇党委、以及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形成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格局。二是建立党建经费投入保障制度。采取“财政支持,费随事转,联点扶建,村居自筹”等办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基层干部工资,待遇有保障,各项工作有经费。三是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以党员、群众的满意认可程度作为基层党建绩效评估的主要标准,形成正确的导向。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工作特点及党员的实际状况分层分类制定党建工作考核细则,考核内容包括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建日常业务工作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党建工作责任不落实、年度考核列后的要“亮黄牌”警告。
三要立足长远,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是要解决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化问题,使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运用到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长期坚持下去,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一是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要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日常化的学习制度,如双休日课堂、领导干部上党课、党员学习月制度等,每年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做法,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互相评议,开展群众测评,使党员教育日常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健全纯洁党员队伍的进出机制。列宁曾主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强调的是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就必须使择优汰劣成为常态。重点是要健全和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培训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党员,在教育转化无效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处置。三是建立健全发挥党员作用的分类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发挥不同类型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如实行亮牌制度,实行党员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的监督;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引导党员把政治热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群众的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鼓励党员依法追求实现个人利益,获取法律允许的各种利益,重视和引导好党员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就是干得好能得到表奖和提拔重用,另一方面是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即多劳多得。因此,要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该奖就奖,奖得让人令人心服口服,从而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四、把握民主建设这一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社会基础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基层党的建设应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途径和方法,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一要拓宽渠道,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必然要求发展党内民主,为其提供政治环境和体制空间。建设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政党,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只有党内团结和谐,全社会才能团结和谐;只有党内民主平等,全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普遍的公平正义。要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营造党内发表不同意见和平等讨论的环境,努力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基层,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使党员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搭建普通党员参与基层事务、发挥模范作用的现实平台;要重视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功能,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参与,把党员推选到各种公益性、事务性岗位上,依法选举为各类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在人数较多的街道,要建立党员代表联席会议制度,赋予党员参与街道决策、评议街道事务、监督街道工作的权利。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党员建议、集中党员智慧,组织党员有序参与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
二要强化公开,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不断扩大党的工作开放度,使党的工作让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来了解、来参与、来监督。要进一步规范公开选拔、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等好的做法,探索发展党员推荐制、党内事务群众评议制等新做法,拓宽党务公开的领域、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在公开的内容上,凡属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本地区、本单位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当公开。适宜向党员公开的,向党员公开;适宜向社会公开的,向社会公开。在公开的类型上,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对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民主生活会情况等阶段性工作,分步公开;对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等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在公开的方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适宜在党内公开的,通过会议、文件、简报、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设置党务公开意见箱和公开电话等形式进行公开,有条件的单位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公开。
三要创新制度,健全民主选举机制。落实和保障民主选举权利是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推动基层民主自治是激发基层活力的重要手段。要在保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基层选举中的民主参与,通过改革干部选拔制度确保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确保干部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在社区,要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两推一选”和居委会班子的“直选”;在农村,要贯彻中央“四个提倡”的要求,让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先接受村民的海选,获得群众认可后,再选配为党组织书记;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方,加快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党组织、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实现村一级党、政、经的有机统一,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推进、和谐发展。
- 上一篇:管理民办高校登记通知
- 下一篇:加强精细化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