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22 02:21:00

导语:促进经济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促进经济发展思考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织部门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赋予组织工作的时代内涵,刷新观念,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努力使组织工作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与发展同频,把握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思想的活力是工作活力的源泉。要放大组织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益”,使组织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必须进一步刷新工作理念。一是“人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与基础,只有人才资源发挥能动作用时,物质资源才能跟着发挥作用。而组织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管好人、用准人、培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要通过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构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帮助干好事业的机制环境,形成以事业凝聚人心,用实践造就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和突出特征。组织部门必须主动地研究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思考、谋划和推进工作;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活动规律和成长规律,善于运用科学的办法选拔干部、建好组织、培养人才,使组织工作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对接人的需求、适应开放的环境、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干部的培训、人才开发、远程教育的以站养站等工作都需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推进。要紧扣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确立组织工作的新命题、新思路,使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贴近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三是“寻求效益最大化”的观念。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理论认为:“投入不变,但只要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就会产生不同效率”。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通过党建和组织手段配强班子、建活组织、调动激发党员干部的发展热情和干劲,使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转化为物质资源,组织工作就会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进一步树立“寻求效益最大化”抓组织工作的观念,把工作定位到服务发展要实效上,把工作着力点引导到服务发展出实招上,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情干劲凝聚到服务发展干实事上。

二、与中心互动,找准组织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尤其要紧扣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组织工作的实际,从我们正在做的事入手,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发展型班子,提高领导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发展型领导班子作保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要大力选拔那些既有较高政治修养,又有扎实的市场经济知识功底,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特别要注重把那些既熟悉党务工作、又熟悉经济工作、具有开拓精神的干部,放到“一把手”的岗位上,增强班子的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在强化政治理论、领导科学等常规培训同时,重点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贸易等知识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和加快发展的能力。整体盘活干部资源。科学建立干部绩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科学发展的实绩,综合经济、社会事业和人的生活质量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及时收集新闻媒体、主管单位、信访等部门的信息,甄别和过滤干部的实绩;充分考虑不同干部创造实绩的基础、条件的差异性,提高识别干部的准确性。二是开发创业型人才,释放人才队伍推进发展的能量。“无源之水无以言活,无本之木无以言茂”。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掘现有人才,实行重点人才分类升级培训,探索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储备制度、民营企业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重视人才引进。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产业,加快人才引进,实现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互补、双赢。创新人才使用。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开发模式,发掘潜在人才和人才潜在的能量,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观念,为人才释放潜能、实现价值的、促进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三是构建服务型组织,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发展的功能。一方面,紧扣经济发展走向创新组织设置。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行业“链”上,建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上的具体形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服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服务发展的工作机制。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抓好村、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力度,完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强化村班子管理考核,推行村级班子及成员绩效考核制和积分管理制,增强村级岗位吸引力;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四是培养“双带”型党员,提升党员队伍引领发展的效能。结合“双培双带”工程和“设岗定责”活动,加大在科技能人、种养殖大户、经纪人、劳务输出带头人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党员服务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效能;充分发挥党员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营造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治舆论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党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荣誉感和紧迫感。

三、与时代接轨,探寻组织工作融入经济发展的对接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组织工作必须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节拍,融入发展的潮流,改革创新工作载体、方式方法和管理手段,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一是探索更富实效的活动载体。围绕培养发展型、专业型干部队伍创新载体,改进教育方式,采取课堂教学、异地培训、经济工作一线锻炼等多种学习培训途径,努力使干部教育培训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努力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载体,不断赋予党建活动新的时代内涵。坚持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党员素质与促进地区发展相结合,精心设计党建活动载体;围绕发挥党员作用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党员在推进改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作用的活动载体,在更加务实、更具活力、更富实效的活动中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二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面对高知识群体、两新组织及新的社会阶层,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组织工作,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如可以考虑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开设党建网站、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全党统一的党员基本信息库、开发党员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培育新型农民等等,不断增强组织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时的效率性、参与性和民主性。运用实绩考核、心理测评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干部和人才工作的科学性。三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三全性”,强调细节管理,让产品生产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甚至每一个工位都能得到品质保证。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组织工作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作的执行依据、职责权限和程序步骤,引入PDCA循环闭合管理模式,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程序推动组织工作的开展,实行“凡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考核、考核必有效”,加强对工作的督查、检查,认真抓好考核评估和结果运用,真正做到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加快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提高组织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