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思考
时间:2022-10-21 06:34:00
导语: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7月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来,**县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加强对选任工作的监督力度,坚持标准,严把程序,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要求办事。**年以来,我县严格依据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任职资格,以及承诺事项,共提拔任用领导干部113名。在选拔标准的把握上,在尊重民意、严把政治素质的前提下,注重对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大力选拔那些群众公认,政治素质好,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而且实践证明在扎扎实实干事业有政绩的干部,叫响“凭素质论人才,凭政绩用干部”口号,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上,坚持民主推荐、严格考察、充分酝酿、集体决定,坚持不符合程序的不上会、不符合程序的不上报、不符合程序的不审批,在原则问题上不通融、不让步,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认真做好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结合实际,积极探讨完善干部考察考核等相关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了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健康进行。但同时在对选任工作的监督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尽管严格坚持了民主推荐,参加范围也较广泛,而且在使用干部时坚持尊重民意,得不到群众拥护的干部不列入考察,不提拔、不使用,但公开透明程度还不够,使群众监督不到位,监督渠道不宽、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如群众对民意测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不了解的问题,使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有关政策、标准和要求缺乏的了解,影响群众参与的热情和责任心。
2、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还不够科学,质量不够高,亟需进一步深化。现在对干部考察考核,往往是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干部,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不够明确,难以把握;考核考察方法、模式,与现在变化迅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适应。而且由于人力智力的限制,对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探讨、研究的力度也不够,亟需加强。
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些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我们认为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干部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已建立的制度需要狠抓落实,如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表现,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认为当前因从以下几点入手促进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拓展。
一、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关键环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法规,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是干部选任工作的四个重要环节,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
1、民主推荐。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和确定后备干部,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中有关民主推荐的各项规定办事,该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无特殊情况都要参加,应当经过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要改进民主推荐的方法,提高民主推荐的质量,从源头上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民主推荐结束后,考察组要如实汇报推荐情况,不能有任何隐瞒。考察组成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有任何泄密现象。对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推荐责任制,规范领导干部提名的渠道、方式和程序,要做到领导干部的任用都要有提名程序,提名过程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任何组织和个人推荐干部都要承担责任,切实克服一些领导干部口头推荐、私下打招呼、无明确记录等不良现象。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好对后备干部的公开选拔和推荐。首先严格按照选拔后备干部的规定,在明确其年龄、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实行公开招考后备干部制度,择优选用,严把“入口关”。其次规范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形式,始终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主要形式。要求各基层党委(党组)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召开党委(党组)推荐会议,宣布推荐的有关要求,进行集体讨论和个别谈话,选拔确定后备干部。
2、考察。干部考察对象要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研究确定,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考察组成员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进行考察。对考察的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不仅要看干部过去的表现,还要看近期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表现;不仅要到干部所在的单位考察,还要到他过去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取领导干部的意见,还要重视听取基层群众的反映;不仅要考察干部工作圈的情况,还要认真了解其“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不仅要通过干部管理部门了解干部,而且要向执纪执法部门了解情况,等等。总之,要通过扩大考察中的民主,增强干部考察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其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同时要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谈话征求意见范围,并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在考察中应执行干部考察回避制度,考察组成员要自觉遵守考察工作纪律,不能吃请、收礼或以考察之便谋取私利。考察组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表现,尤其是对被反映有重要问题的干部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考察结果要符合实际。考察结束后要及时汇报考察情况,不能隐瞒、歪曲事实真相和泄露工作秘密。组织部门要认真听取考察组汇报,并通过集体研究提出干部使用意见。对考察中不坚持原则、不认真负责,甚至徇私情隐瞒事实真相,造成考察结果严重失真、失实的,要追究考察者的责任。
3、酝酿。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讨论决定或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酝酿应当根据领导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党委(党组)、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等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对部门领导成员和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还要征求上级分管领导成员和党委统战部门、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的意见。
4、讨论决定。党委(党组)对干部的任免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不能临时动议,不能个人、少数人或以书记办公会形式任免干部,改变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不能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能借工作调动、变动之机,突击提拔干部,或者在调离后干预原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这方面我县积极探索,制定了《**县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实行票决制暂行办法》和《中共**县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任免重要干部实行票决制暂行办法》,对选拔任用的干部均实行票决制。此办法出台后,先后对19个领导职位实行了票决,共考察干部108名,选拔任用了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
二、加大力度,继续抓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要继续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党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法规,是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执行的有力武器,也是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要继续抓好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宣传。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达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把握《条例》的基本内容;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精读细研,成为实施《条例》的行家里手;党员干部会学,认真了解《条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出现偏差,从根源上有效地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要继续加强对贯彻《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要把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检查的重点要放在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上。不仅要检查是否遵守规定的程序,更要检查是否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真正做到原则不动摇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变通。特别是在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换届中,要警惕“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对用人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要追究责任;对通过“跑官要官”等不正当途径得到提拔任用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三)要加强任前监督,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关口前移。任前监督是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解决选人用人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干部监督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要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扩大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把好干部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防止和克服违反《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的行为。要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和确定后备干部,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要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工作,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和廉洁自律情况,不仅要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而且要深入了解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注意了解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等方面的情况。讨论决定干部的任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不提名,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讨论,党委(党组)集体讨论时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要在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制上迈出新步伐,逐步建立干部推荐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
(四)要突出监督重点,不断增强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主要突出以下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在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举足轻重,他对班子成员起着教育、管理、监督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整个干部监督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县在这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一把手”全程监督、权力约束等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谈话制度。县委与基层“一把手”谈话,每年至少一次,统一安排时间。针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适时地提醒、告诫和鼓励。二是建立对“一把手”工作和思想状况分析制度。根据平时掌握和年度考核情况,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建立“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二是突出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识别和选拔干部,我们把离任审计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常抓不放,实行领导干部定期审计和重点审计制度,建立审计台帐。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热点岗位、经济上有反映的干部有重点地实施审计。对有意向提拔的领导干部,与干部考察进行同步审计,根据审计和考察的结果拟订任用方案。同时,定期、不定期召开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通报审计情况,研究落实审计建议,并对各单位落实审计意见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从而保证审计意见得到及时落实。三是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群众监督机制上。监督渠道不宽,言路不畅,是影响人民群众正常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障碍。实践证明,依靠群众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围绕有信必查,有查必果的原则,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干部工作、生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特别是对拟提拔公示干部的举报,由组织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迅速查处报结,为县委提供用人决策依据,同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回复反映人,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努力把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要使干部监督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发展的要求,根本的出路在于大胆开拓创新,关键的措施在于切实加强领导。
(一)要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党要接受监督、党员要接受监督的观念,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组织部门自身要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责任,疏于监督是失职的观念,自觉地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之中,防止和纠正重选拔任用、轻监督管理的现象。其次是工作创新。在干部监督的范围上,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行使到哪里。既要搞好干部“工作圈”的监督,也要注意了解干部“社交圈”和“生活圈”情况。在干部监督的方法上,要依靠“法治”,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来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和腐化堕落。在监督的形式上,除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日常监督外,还要针对不同岗位领导活动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督措施。在干部监督的手段上,要重视运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尽快建立起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在干部监督的途径上,要把组织部门的监督和纪检、信访、审计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网络。再次是制度创新。一方面要抓紧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另一方面要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监督制度。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办法,力争在解决干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二)要健全队伍,建立组织,落实责任。干部监督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监督干部队伍。要按照“职能要转变,力量要充实,素质要提高”的要求建立了干部监督室,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充实力量,健全干部监督机构,切实加强干部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所在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对所分管的部门和联系的领导干部,也负有教育和监督的责任。要把干部监督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了问题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三)要转变作风,加强协调,狠抓落实。要把狠抓落实贯穿干部监督工作的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真正把干部监督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督查,及时了解各地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要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的全面落实。
- 上一篇:乡村经济发展调查思考
- 下一篇:校长负责制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