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社区重建经验
时间:2022-10-21 04:30:00
导语:日本地震社区重建经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阪神-淡路大地震情况简介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5时46分,日本兵库县淡路岛北部(北纬34度36分、东经135度02分)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公里。
这次的地震,是日本从未有过的强烈摇摆型的都市直下型地震。由于城市街区地域中心的木造房屋倒塌,造成很多死伤;许多地方发生火灾,造成房屋烧毁;铁路轨道、水电、煤气、通讯等生命线遭到破坏;都市中心的中枢管理活动、商业活动等都无法正常进行。
截止2005年12月22日,震灾导致6434人死亡,43792人受伤,损坏和损毁房屋249180栋。从神户市的人员伤亡来看,在地震导致4571名死者中,由于房屋倒塌后被压迫、窒息死亡的超过一半以上;其他的死因有烧伤、全身火伤,头部损伤、外伤冲击等。还有,从死者的年龄来看,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49.6%。神户市内负伤者有14678人,其中主要都是被房屋中倒塌的家具给夹住,或者室内落下的物品砸伤所致。
这次地震,不仅使医院、警察署、市役所、学校、消防厅、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和危险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农业、工业,服务业遭受巨大冲击,还有博物馆、文化馆、观光旅游资源等文化财产也遭到巨大破坏,突如其来的震灾更是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但是,地震发生后,日本人民迅速组织起来,开展了重新建设家园的活动,经过13年的重建,神户成为日本西部的一个魅力都市,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区组织网络的重要作用。
二.神户市的“社区重建”体制
1.社区重建机构及其目标
“社区重建”作为震灾后恢复家园的体制,在震灾发生后迅速展开工作,由所在区域的全体居民共同实施。其实,在地震发生前,神户就建有社区建设机构(Machizukuriorganizations),按照《神户市社区建设条例》分12个区域开展工作,许多机构承担了增进区域福利的社邻友好合作项目。地震发生后,在受灾区域迅速形成了100多个社区重建组织,他们倾听并传递居民的愿望,向政府部门提交议案。这些组织迅速行动,更是突出了社区建设体制的有效性。社区重建组织由当地居民、私人机构和对区域重建感兴趣的其他人士(包括本区域外的人士)组成,是震灾后恢复家园的社区建设活动的核心机构。“神户”社区建设体制的特色就是这些社区建设的组织主要由政府给予基本资助,由居民来参与实施。
震灾发生后,这些组织不仅活跃在“黑色地带”,也就是受损最严重,项目重新建设或规划的区域,在“白色地带”,也就是受损严重,但是没有被列入项目规划的区域,也形成社区重建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社区重建设机构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社区重建体制来帮助当地居民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共同建设他们的家园。
2.社区重建体制的组织原则与程序
震灾后,不仅形成了许多单个的社区建设组织。在1996年7月,这些组织还联合起来,成立了“神户社区组织联合会”(KobeMachizukuriOrganizationLiaisonConference),使各社区组织协作,以解决单个组织,或者仅靠组织间信息交换所无法解决的那些问题。
社区重建体制的基本组织原则是:(1)家园重建活动主要在社区建设机构指导下,由居民共同实施。(2)由居民联合行动,以修复或重新建设被损毁的房屋、公宅以及其他建筑。(3)由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者和其他专家组成网络机构,支持各种规划和重建活动。
社区建设活动的组织程序是政府资助自治组织开展活动。在神户,大部分社区建设组织是在震前已有的组织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自治协会(selfgoverningassociations)或市镇协会(townassociations)。社区建设委员会的成员,通常也是其他组委会的成员。社区建设的规划者和设计师由公共部门(thepublicagency)派遣到社区建设组织当中。神户市政府对这些组织开展的专门扶助活动实行基本补助。
3.震灾后社区重建体制的具体做法
(1)采取合作形式重建被损毁的房屋和公寓
地震中损坏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市中心,那些非常狭小的建筑,而且没有公共通道。合作重建,就是在建设中采取共同所有或者调整私人财产或产权的形式,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有效办法。在神户,有170多个被损毁的房屋是通过重建社团作为所有人,来承担重新建设家园的任务,在重建过程中,他们调整了所有权的形式或者其他所有权。
(2)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在阪神震灾后第10天,就组建了一个社区重建的支持网络(supporter’snetworkforcommunitydevelopment“machizukuri”),由那些地震前就在神户地区工作,并愿意为社区重建继续工作的规划者、建筑师、大学里的研究专家、律师,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为重建家园而献力。在家园重建中,为受难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扶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这个组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a.作为支持神户地区为中心的家园重建的咨询机构,随时开会,沟通,交流各种家园重建的信息。
b.每三个月出版一本“社区发展地域恢复重建”的小册子,用通讯简报和信息的形式记录社区组织和公共部门的重建家园工作的进展情况。
c.作为阪神-淡路复兴基金的地方机构而存在,同时也支持其他团体的工作,如当地损失和重建条件的调查,在其他空地上进行的重建项目,支持公共房屋建设等。
4.社区组织为恢复重建所起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这些组织在帮助社区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神户市长田区的真野社区(ManoareainNagata-ku),其社区建设体制已经坚持了30年,所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优势。在地震发生后,由居民接力传递水桶,预防了火灾的发生。新来的居民很快就完成入会注册,加入到重新建设家园和重新建设共有住房的活动中。其他在阪神地震前就开展活动的社区建设组织,在促进众多居民达成共建协议、重建家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成功为震灾后才成立的组织提供了社区民主建设的良好样板。
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在灾后重建家园中,很难阻止非法建设住房等问题,因为,这些组织不像物业委员会那样,他们缺乏法定的强制力,无法阻止那些非法的活动。还有一些组织,因为成员年龄老化,同时占有多个职位等原因,而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对救灾重建缺乏敏感和热情。还有,在项目规划区域,由于经费、目标重复等原因,让很多组织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也是一个难点。
三、对中国四川大地震的启示
1.对震后出现的黑色地带、白色地带以及灰色地带要兼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在我国四川发生后,汶川、北川等地很快成为救助重点,成为人所共知的“黑色地带(BlackZone)”。但是,无论在救助过程还是以后的重建家园活动中,还有一些地区,虽然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可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白色地带(WhiteZone)”也会存在,这部分农业产业、工业产业遭受重创的地区,也要组织各种不同组织进行重点建设。在震灾发生后,可能还存在一些“灰色地带(Grayzone,criticalrestorationarea)”,就是那些遭受到危险的临界地区。这次的灾害,波及到川、滇、甘等区域的30多万灾民,亡、病、伤、残、孤者要一一妥善安排,分区才能保证有秩序,保证不错救不漏救。
2.引导大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地震发生后,激发了人性中最善的一面呈现,许多原来就存在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以及在灾后渴望加入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大量涌现,据中民慈善信息中心的消息显示,除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以及地方的分会等十几家机构以外,其他承揽捐款、捐物、社会工作、法律、心理、网络等救助的社会组织就有135家,他们渴望从各个方面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援助。虽然,目前,由于灾区最易感染肠道菌痢和气性坏疽等传染疾病,北川地区已经限制志愿者进入。但是,灾区救援、灾后疫情防御、灾后家园重建、心理疏导、恢复生活信心等工作可能还需要很多助手,有大批的组织和志愿者渴望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既不能打消其积极性,又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关键是按照灾后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的有效部署,分不同时间段,按照灾民的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在可行的区域先期开展工作,增强志愿者组织的协作能力。
3.政府有效资助保证社区组织发挥活力
神户市从1965年就开始,就有民生儿童委员(相当于中国地方上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在社区中从事守望互助的工作,1975年开始以这些人为中心形成了志愿者制度。1995年的大震灾后,家园复兴以后,出现了很多孤独生存的老人、孤儿等,为了防止孤独死、无人照看等问题,1995年开始由国家拨款补助对地域中实行全面看护制度,防止脆弱人群陷入生存危机。在社区中还配备了看护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补助金在2005年却终止了,从而使得社区中的这个守望互助的工作也一度停止。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地域组织本身缺乏活力,过度依赖国家资助金,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地域社会中的守望互助事业需要长期资助,那么,国家也一定不能推卸其责任,家园重建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居民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在中国更是如此。
参考资料:
复兴社区建设主要用语集,阪神大震灾社区建设支援工作(1999-2006英文版、电子版)
- 上一篇: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意见
- 下一篇:中国基层民主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