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党员队伍状况思考

时间:2022-10-20 02:10:00

导语:欠发达地区党员队伍状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欠发达地区党员队伍状况思考

一、市直机关党员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我市市直机关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党员人才在整体年龄结构、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和改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年底,市直机关干部总量为2012人,其中女性419人,少数民族干部50人;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354人,科级干部1340人,科级以下干部318人;市直机关党员人才1893人,党员人才占机关干部总量比例高达94.1%。

1、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到**年,市直机关35岁以下党员人才298人,36—45岁756人,46岁以上839人。35岁以下党员人才占市直机关全部党员人才比重从**年的8.9%提升到**年的15.7%,36—45岁从34.9%提升到39.9%,46岁以上从56.2%下降到44.3%。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的平均年龄从**年的45.2岁下降到**年的43.5岁。

2、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到**年,市直机关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党员人才31人,占1.6%;大学本科学历649人,占34.3%;大学专科学历930人,占49.2%;中专(高中)及以下283人,占14.9‰对比**年,市直机关党员人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从77.5%提高到85.1%,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从23.7%提高到35.9%。

3、人才流动呈良性态势。**—**年市直机关新增人才826人,来源是: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81人,占9.8%;机关调入509人,占61.6%;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70人,占8.5%;安置转业军官64人,占7.9%;其他102人,占12.2%。**—**年市直机关共减少干部547人,去向是:退休125人,占22.9%;工作调动300人,占54.8%;辞职10人,占1.8%;组织处理9人,占1.7%;其他103人,占18.8%。五年来市直机关净增279人,其中党员增加267人。增加的机关党员人才中,绝大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下,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部分同志经历基层实践锻炼,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为机关输入了新鲜血液,人才循环呈现良性趋势。

4、人才集聚明显。**年底,市直机关党员人才1893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680人,占35.9%;大专以上学历1610人,占85.1%;每万人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63.8人。市直机关本科、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比全市三支人才队伍平均水平分别高14.8和27.9个百分点,每万人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是全市人才队伍平均水平的近6倍。

二、市直机关党员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存在偏差。领导重视不够,在问卷调查中,有41.5%的人认为“本单位领导不重视或不太重视党员人才工作”。工作力量薄弱,市直机关党组织存在有事务、无权力、无编制、无地位、无待遇、无经费的“一有五无”现象。党组织作用发挥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有的机关党务工作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党的工作队伍出现“断层”。党务干部工作热情不高,通常出于照顾考虑,安排一些即将退二线的干部担任机关书记一职,由于其年龄大、兼职多,往往忙于其他工作而忽视党建工作。在调查问卷中,高达72.2%的人认为“本单位目前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环境氛围不浓”。

2、部分机关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有的党员人才疏于学习,放松思想改造,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入党的目的是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的只占调查对象的23%,认为“既为党和人民做工作,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占43%,其他的占34%。有的党员人才工作浮于表面,对基层指导不力,帮助解决问题不多,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0.3%的人“当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向党员求助”,认为“党员人才群众观念不强”的占51.7%。有的党员人才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根据问卷调查,认为“党员人才在群众中威信一般”的占27.6%,分别有34.5%和25.2%的调查对象觉得“当前党员人才能力水平欠缺和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3、市直机关党员人才的结构矛盾与我市跨越式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从学历结构看,党员人才第一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人才相对偏少。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大专和大学学历获得以在职教育为主,其比例分别占81.3%和71.4%,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更是靠在职教育获得的。截止**年底,机关党员人才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31人,占1.6%;本科以上学历680人,只占35.9%。从年龄结构看,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至**年底,全市35岁以下、36—45岁、46岁以上机关党员人才分别占总量的15.7%、39.9%、44.4%。35岁以下党员人才比例偏少,46岁以上明显偏多,年龄结构上趋向“老龄化”,合理梯次结构有待于形成。从专业结构看,十分缺乏跨越式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党员人才。根据问卷调查,认为“本单位党员人才在所学专业上能很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仅占12.2%,而认为“不适应”的竟达29.3%;认为“单位中破解难题、操作到位能力强”的人才仅占14.6%,而弱的高达29.3%。

4、市直机关在机制建设上与营造有利提升党员人才能力素质的良好环境有较大差距。培训渠道、方式单一、内容趋同,与当前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结合不够,党员队伍中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得不到有效解决。理论培训多,业务培训少,实践锻炼少,上挂下派的力度不够,**—**年,市直机关选派到省直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的总共才37人;下派到乡镇、重点工程等艰苦环境中锻炼的党员人才总共只有96人。竞争机制不完善,导致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机关单位沉淀着大量优秀人才,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不健全,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当前机关单位年度考核对工作有促进作用”的仅占10.3%,认为“考不考核无所谓”的占64.2%,认为“考核对工作没帮助”的占25.5%。

5、市直机关在党员人才进出口环节与科学、规范的党员人才工作管理目标有差距。“进口”环节,由于受编制、行业、身份、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市直机关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中的优秀党员人才难以进入到市直机关。“流动”环节,机关干部交流少,流动慢,缺乏跨行业、多岗位交流锻炼机会,“流动”不畅,工作缺乏新思路、新举措,想办法、办事情难以从大局和宏观层面去破解。“出口”环节,对一些意志衰退、党员作用发挥不好、表现平平的党员,个别党组织担心从严处置会影响稳定,挫伤积极性,不敢下猛药。据统计,近年来市直机关清退不合格党员只有1人;除因年龄、身体原因退休一部分、工作调动一部分外,没有人因为能力弱、素质差而被辞退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机关人员辞职后的待遇不如企事业单位人员辞职后的待遇,造成市直机关党员人才不敢出、不能出、不愿出,近五年市直机关自愿辞职的只有10人。

三、加强市直机关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的机关党员人才观。树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关党员人才观。走出“党员人才就是高学历人才”的误区,在始终不渝地重视对高学历、高职称党员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外,不唯文凭、不唯学历,重实绩,拓宽视野,聚人才,兴人才。走出“党员人才就要提拔”的误区,不当领导干部、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并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发挥聪明才智的岗位,岗位的不同,只是分工的不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最终价值的标准。走出“人才流动就是流失”的误区,明白人才流动不仅是必然,而且在不断加快步伐,这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机关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机关党员人才的理论学习,完善“”、“中心学习组”、“机关夜学”等制度,提高素质,确保效果。坚持把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完善管理,从制度上引导和约束机关党员人才行为,形成鼓励、支持和保护党员人才发挥先进性的良好环境。注重做好思想工作,经常分析党员人才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严肃性。严格党员发展,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改善党员人才队伍的结构。教育引导党员人才把解决突出问题、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机关党员人才能力素质。由松散零碎式向完整系统式转变,研究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机关党员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积极推行个性化教育培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针对性,增强实用性。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以培养复合型的机关党员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机关的要求,构筑机关党员人才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体系,造就学习型机关党员人才队伍。

4、完善政策措施,多渠道吸引机关党员人才。开辟高层次党员人才绿色通道,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党员人才,只要他们愿意来,就应简化程序,破格录用。对特别紧缺的党员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允许突破编制限制。借鉴西方政府雇员制度,推行机关党员人才聘任制、雇员制;试行资深机关党员人才梯次等级制度,鼓励一部分党员人才向管理业务型发展,成为特定岗位、部门的专家能手。研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用优惠政策吸引党员人才,落实一定数量的周转公寓楼和安居楼,对在机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上予以保证。对引进的高学历党员人才,帮助解决其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等问题。对一些特殊党员人才,还可以采取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的政策。

5、扩大民主程度,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把现有市直机关党员人才用好、用活、用出成效,切实调动各类党员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人用人的民主决策机制,重要干部的人选应由党委常委会或者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扩大差额选举范围,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创造条件让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的了解;探索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难题。加大市直机关党员人才竞争上岗、内部轮岗、横向交流的力度,使市直机关党员人才在流动中寻求自已的个性特长与工作岗位最佳结合点,增加新鲜点,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克服党员人才的浪费现象,不能过早的划线,使市直机关党员人才退居二线,造成大量人才资源的浪费。

6、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机关党员人才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提高考核质量,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激发机关党员人才的活力。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把考核评定的等次,作为机关党员人才选拔任用、职务升降、业绩奖惩、工作培训和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建立机关党员人才退出的保障机制,改退休金为养老金,改单位保障为社会保障,接轨事业、企业的保障体系,完善市直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之间人员流动的社会保障衔接办法,鼓励机关党员人才走出去。

7、夯实组织基础,大力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通过组织生活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紧紧结合起来。市直机关各党组织要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深化市直机关立体式组织管理体系,通过部门党组、部门机关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共建,进一步推进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积极探索加强党内民主的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人才活动,促进机关党员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机关党员人才关心关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