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研究思考
时间:2022-10-20 02:06:00
导语: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研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大报告提出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镇基层党组织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对于探索党代表作用发挥的新途径,积累实行县、市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本文试就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作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和思考。
一、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必要性
1、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需要。同志曾经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只有党内民主坚持和发扬得好,党的事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即使出现了什么偏差也能得到及时纠正。一旦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发展党内民主,最终要靠制度来体现、来保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保证了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产生的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党员和党员代表都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可以使基层党组织选举产生的党员代表在届期内较长时间能够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
2、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党的**大提出:“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员代表大会是党的权利机构,但是实际上党代会的权威并未得到尊重,党员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代表作用的“一次性”,几年开一次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只是“听听报告,填填选票”,大会闭幕后,代表任务也就完成,形成了“代表代表,会完拉倒”的现象。二是代表权利的“局限性”。由于闭会期间,党代表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党代表的权利仅限于代表大会期间,束缚了代表活动的空间,导致代表闭会期间无所作为。三是代表作用缺乏“权威性”。闭会期间,党员代表难以参与决策、监督,平时党员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不能像人大代表那样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是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保证。
3、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保障和维护党员权利的新渠道。党章不仅规定了党员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也规定了党员应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民主权利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体现。客观地看,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方式、渠道还不通畅,对于党内重大决策活动,一般党员还没有参与机会。试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委可以将一些重大问题让党员代表早知道,并以党员代表为中转站,可以将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扩大到党内进行讨论,由党员代表及时将党员的意愿和呼声收集上来,有助于促进党委决策的科学性。这一制度也开辟了党员参与重大决策的新渠道,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有助于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对党委的监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常任的党员代表架通了党委经常联系广大党员和广泛联系各方面群众的桥梁,有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二是有利于提高党委各项决策的权威性和可行性,维护党组织的团结统一,保证全体党员步调一致地为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而共同奋斗。实行常任制,重大决策提交党员代表会议讨论,促进了科学决策,容易在党内形成统一认识、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党的事业。三是有利于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推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代表大会的每一名代表都是党内的监督员,通过他们联系广大党员和群众,可以形成一张覆盖广泛的监督网。实行常任制,可以使代表的监督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从而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清除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维护党的形象。
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基本内容
1、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基本内涵
“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保障经过选举产生并获得代表资格的党员代表,在届期内参与活动、发挥作用、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的党内政治制度。
2、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基本职责
乡镇党的代表大会主体是党员代表,核心是发挥党员代表的作用,据此可界定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基本职责为:听取和审议镇党委、镇纪委的工作报告;参与本镇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收集、了解本选举单位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和党员的意见、要求,及时向党员代表大会或党的有关组织反映,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受党员代表大会、例(年)会或单位党组织委托,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或检查;对镇党委、镇纪委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对党委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向本选举单位内党员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并向本选举单位内党员汇报履行代表职责情况,接受单位党员的监督。
3、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基本制度
①党员代表例会制度,镇党委每年必须至少召开一次党员代表会议。②党员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一般每10—15人要建立一个党员代表小组,党员代表小组每半年至少活动一次。③党委委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每个镇党委委员要结合自己的分工,联系1—2个党员代表小组;每个党代表联系所在支部3—5名党员和群众。④党员代表评议党委班子成员制度,每年利用例会,安排镇党委委员向党员述职,组织党员代表进行民主评议。⑤党员代表视察工作制度,镇党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党员代表视察本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⑥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明确党员代表不仅有权在预定的议事议题内议事,而且还有权根据有序的规定提出新的议题,有权要求把他们认为是重要的事项列入会议议程,可以在会上就列入议程的问题充分发表不同意见,行使自己的权利,包括赞同权、否决权、选举权、要求修改权、质询权等。⑦党员代表提交建议制度,党员代表每年至少要向党委提出一项建设性的意见和可行性方案。⑧回复党员代表质询制度,对党员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镇党委或相关单位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个别反馈或公开答复的形式,如实向党员代表回复相关情况,直至其满意为止。⑨党内听证会制度,党内在酝酿、讨论、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可以适时、适当地召开有党员代表参加的听证会,认真听取代表意见。
4、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基本活动方式
①通报政情活动。各镇党委必须经常向党员代表报告政情,在时间上,至少保证每年要向党员代表报告一次工作,遇有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同时,还要采取走访党员代表、召开代表座谈会、政务公开情况通报会和提供资料等方式,及时将党委出台的文件、决策等传达给党员代表。
②专题调研活动。镇党委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组织党员代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由党员代表及时将基层的意见和呼声向党委报告,以促进党委的科学决策。
③检查视察活动。定期组织党员代表围绕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落实情况到相关单位进行检查视察,全面客观了解党委工作实绩。同时,结合召开代表座谈会、基层单位党员群众座谈会、下发代表提案表等形式,广泛听取基层的评价和呼声。对党员代表的提案,镇党委必须认真研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④联系联络活动。按照党委委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的具体要求,确定联系对象,建立联系台账,明确联系的内容和任务。在联系的对象上要有广泛性,注重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网络在内。在联系的内容上注重全面性,包含征求意见、政策咨询、帮扶帮带等多方面。
⑤民主评议活动。组织党员代表对党委班子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活动。测评时被测评对象先向党员代表述职,然后由党员代表对被测评对象进行量化打分,或是投优秀、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票,同时提出建议和意见。测评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和代表们的建议、意见,如实向被测评对象进行反馈。对于量化评分较低或是被代表评为“不满意”的测评对象要进行教育,必要时采取一定的组织手段,进行相应处理。
三、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更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领导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放弃党的领导的原则和党的政治纪律,不仅不能保证党内民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甚至会走向反面,导致出现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出现偏离党的领导的行为。因此,县、镇两级党组织必须始终注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党员代表的教育引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内民主,坚持一切活动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使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2、依法办事的原则。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任何一项工作制度,都必须以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各种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
3、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做一切工作应牢牢坚持的基本原则。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坚持从基层的实际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出发,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为根本取舍标准,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在管用中不断创新丰富,使这一制度实用、好用、管用。
4、循序渐进的原则。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曾指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我们相信这种改革,必然可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还未能坚持下来,只是在全国范围内11个市、县区进行了试点工作。在乡镇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总体来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先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开,确保这项工作健康发展,防止出现急于求成、形式主义等现象。
四、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党代表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决定着党代会常任制的生命力,提高党代表素质,改善党代表结构,加强对党代表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党代表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这是顺利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基础工作。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必将给党员代表更多的权利,提供了党代表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代表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理直气壮地支持和保护党代表的权利不受侵犯;另一方面,更要教育党代表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发挥好在群众中的带头示范作用,遵守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义务。在实践中,可探索建立党员评议党员代表制度,让党代表向支部全体党员报告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发动全体党员评议其代表职责履行得如何,以此促进党代表更好地发挥作用。
2、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其核心是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形成全党统一的意志。因此,实行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要防止民主权利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又要防止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坚决维护党委权威,保持党的集中统一。
3、要正确处理好党代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之间的关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这三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三者都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其活动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但其性质却各有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自的职能,具有法定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党内的一项政治制度,党代表的活动是一种党内的活动,其范围和活动方式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开展,不能无限扩大。
4、要正确处理好党代会常任制和其它制度的关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党内民主发展的固本之策,制度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使之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因此,我们要注意把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其它制度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建立党代会常任制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等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的规章体系,构成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有机整体,逐步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 上一篇:乡镇转变职能调查思考
- 下一篇:民族特色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