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妇女关系

时间:2022-10-20 12:16:00

导语: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妇女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妇女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富余男性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趋势。农村妇女在城镇化、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

一、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村妇女,不仅在养殖、种植业中真正挑起了大梁,而且不少妇女还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妇女专业户、女能手、女状元。调查显示,80%以上的妇女劳动力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中,承担着比男性劳动力更多的工作量。由于妇女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70%以上的妇女因此拥有了生产经营的主动决策权、家庭消费权,并对社会事务有一定自主选择参与权。

二、妇女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贡献者

由于农业女性化,因此增强了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决策权,推动了她们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这在以种粮收入仍为农户家庭收入第一位来源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据省妇联对安康、汉中、宝鸡、渭南、榆林5市千名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问卷调查:当问到:主要的收入来源(多项选择)时,回答“种粮收入”的排在第一位,高达72.4%。全国妇联对10省市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也表明,除浙江省以外,种粮仍是其余9省份农户家庭收入的第一来源。全国妇联的调查还表明,事关家庭生产的所有重要决策,“两口子一起决定”的比重均在40%以上。

三、妇女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载者

妇女作为农户家庭中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不仅承载着人类再生产的重任,而且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正规学校教育在边远山区尚未完全普及,母亲的口传身教成为子女品行养成、知识获取、技能传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中西部地区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2300万“留守儿童”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落在母亲的肩上,这对母亲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妇联等组织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家长教育工程、在农村举办的母亲学校等,使农村母亲教子观念得以更新,教子方法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对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妇女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我国城乡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呈加速之势,由此大大推进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使农民获得了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农村妇女进城后在服装、玩具、皮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她们广泛涉足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服务性行业,为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农村妇女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进城打工生涯也使她们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已经成为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新型农民,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五、妇女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倡导者

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更具脆弱性。我国农村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是由妇女承担的。在对西部实施的旨在解决山区缺水及保证村民卫生用水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推广中,农村妇女的积极性明显高于男性。在清洁燃料的使用方面,对建沼气池,妇女的积极性更为明显。妇女在植树造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妇联特别将妇女确定为植树对象,并启动造林项目动员妇女参与。陕北普通农村妇女牛玉琴,15年治沙11万亩,被联合国誉为“地球保姆”。农村妇女对推动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