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分工负责制思考
时间:2022-10-19 05:18:00
导语:常委分工负责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是中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进地方党委领导体制、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县(区)换届工作,我市在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方面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各县(区)仅设1名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书记的职能与分工有了新的调整。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同换届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常委分管的工作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专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县(区)委书记处理日常事务,或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
二是取消了书记办公会,强化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各县(区)均不再召开书记办公会。对于全局性问题以及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奖惩等事项,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常委会讨论决定,进一步推进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
三是党政交叉任职力度有所加大,常委的分工更趋于科学化。这次换届中,我们适当扩大了党政交叉任职范围,各县(区)在对常委的分工上,都尽量遵从了“扩大交叉任职,避免交叉分工”的原则,常委原则上不再分管政府方面的工作。
四是常委按照各自职责对分管的工作负总责。常委独立处理自己分管的工作,直接对县(区)委书记负责。
从换届后这几个月的工作运行情况看,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减少了领导班子职数,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决策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集体领导,增强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增强了常委的责任心,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数量相对增加,常委会的核心作用更加明显。但由于常委分工负责制刚刚开始实行,各地采取的贯彻方法又不尽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其一,决策环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决策风险和决策难度。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实施对常委和副县(区)长本身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常委的工作,常委的权力扩大了,相应的责任也增加了,常委和副县(区)长的决策难度和决策风险较之以前都有所增加,不少常委及副县(区)长都感到压力很大,有些不太适应,有的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有依赖和等靠思想。
其二,党政领导任职虽有交叉但范围较小,不利于常委会对重大的经济社会事务进行有效决策。从目前的县(区)常委班子组成来看,除县(区)长、常务副县(区)长外,其他成员都是党委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大部分常委都不在政府中任职,也不直接分管或联系经济社会事务。这样一来,常委会在决策重大的经济社会事务时,决策的风险和难度就无形中增大了。
其三,党委集体与常委个人的权力界限不够明确,实际工作中不易把握用权的度。虽然在形式上实行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常委个人分工负责制,但是对于什么是由书记或常委个人负责的事情,什么是必须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情,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认识上也是模糊的。有的常委对自己的权力、责任范围不能很好地把握,遇事怕“越权”,只好直接请示书记。这样一来,问题都集中到书记这里,使县(区)委书记陷入具体工作事务中,牵扯了很大的精力。同时,这样也容易造成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其四,专职副书记的职能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新的领导体制下,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常委负责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但具体负责些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不好分工,致使专职副书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进一步完善常委分工负责制提几点原则性建议:
第一,要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是否健全,是常委分工负责制能否得到正确落实的关键。这一问题处理好了,就能实现我们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和科学性的初衷;处理不好,则很容易导致个人说了算、各自为政等不良现象。有的县(区)采取组建工作组、领导组,由常委挂帅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其成效还有待于时间和工作的检验。
第二,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专职副书记的职责和常委的分工。按照“不交叉分工”的原则明确常委的分工是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重要措施,对专职副书记的职责更应明确化、具体化,确保其有岗有责,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要加大对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宣传力度,使党委的其他工作部门对新领导体制下的副书记与常委的分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召开会议、安排工作时,属常委或副县(区)长分管的工作,直接通知主管常委参加,不要再通知专职副书记参加,以便于工作的落实。
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常委的决策水平。新的领导体制对常委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人手,经常性地对常委加强教育培训,可以通过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多岗位锻炼等方式,提高常委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上级组织部门在选任常委班子成员时,要格外重视对其决策能力的考察。此外,常委在作决策时要注意采取决策论证、专家咨询、重大事项公示等方式集中民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水平。
第四,要加强监督,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在充分调动县(区)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及常委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权责,规范议事程序与规则,完善常委向常委会报告制、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制、党代表常任制等,多渠道发挥人大、政协等组织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个人用权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谨防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同时,要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及重大决策失误罢免撤换制度,对造成决策失误的,在做出相应的组织处理的同时,要追究决策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要加强集体领导,进一步加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力度。重点是减少政府副职,是中共党员的政府副职可以全部进常委,党委政法委书记和政府分管政法的副职由一人担任,党政交叉分工的其他工作也可由一人负责,实行每人分管一条线,分工不交叉重复。这样不仅切实实现了常委会的集体领导,同时也提高了常委会对经济社会重大事项的决策水平
- 上一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二
- 下一篇:常委分工负责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