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思考
时间:2022-10-19 09:41:00
导语: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这两个机制事实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才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把干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一是改进考察方法,多角度识人。考察干部是不是“有本事”不难,判断干部是不是“靠得住”却不易。考核干部时,尽可能扩大谈话范围,把触角从机关向社会延伸,从定期向平时延伸,从工作向生活延伸。提倡“到家看”,坚持“回头看”,注意走访考察对象原来工作过的单位的群众意见。在综合采纳大多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重视考虑少数人的意见。要完善现有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标准,合理确定群众评价、上级领导评价、下级部门评价在干部指标中的权重,做到既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二是坚持任人唯贤,多渠道选人。要扩大选拔领导干部的视野,注意从基层选拔干部,从科技和专业部门选拔干部,还要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的限制选拔干部,避免在少数人中选人。要把选任、聘任、委任领导干部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相结合,逐步增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注重借用外力,利用西部大开发有关下派干部到边远地区挂职锻炼的政策规定,积极争取,大力引进一批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到不发达地区短期任职,参与一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引资和技术攻关工作,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三是推进干部交流,多岗位育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部门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势,产生工作惰性,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干部的成长进步。实践证明,优秀领导干部大多具有多岗位任职的经历,在各种复杂环境和各种矛盾的考验中摔打成才。要重点选择一批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有意识地进行岗位交流,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四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以“票决制”决定干部任免。坚持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党委任免干部票决制。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做到民主测评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部门考核的不上会,集体讨论时多数人不同意的不通过,不搞临时动议。五是落实群众“四权”,多方面看人。要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民主推荐列为选任干部的第一道程序,使所选拔任用的干部得到多数群众的拥护,力求做到组织意见和群众意愿的统一。
以年轻化为方向,改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年轻化是一个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局性问题。必须解放思想,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年轻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子职数限制、任职台阶与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从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干部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打破常规,采取挂任锻炼、先进后出等各种措施,借班子换届、“一推双考”等机会,使优秀年轻干部尽快走上领导岗位。要按照“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政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加大35岁以下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在后备干部队伍中的比重,储备充足的后续人才。要重点优化配强党政班子,改善班子结构。在班子中,既要有勇于进取、大胆开拓型的干部,又要有严谨敦厚、善保稳定型的干部,使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工作作风的干部有机结合;要注意改善班子的知识结构,补充善于宏观思考、懂经济会管理的班子成员,增强班子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以监督管理为保证,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措施。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以教育为主,以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把监督贯穿于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之中。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干部监督工作现状,今后主要应在改进监督方法、健全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上下功夫。一是改进监督方法,加大、监督力度。要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重点监督民主推荐、考察考核、决定任免三个环节,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执行。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将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也纳入监督范围。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人用人的,一经查证属实,就要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严肃处理。要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从内心深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提高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着手,发挥班子自身对干部监督的作用。运用组织调整手段,做好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在班子换届和县处级班子年度实绩考核中,对民主测评或民主评议不称职票达到30%以上,经组织考察情况基本属实的干部应予以免职。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有问题的干部也要坚决予以调整或降免职。此外,还要重点抓好“一把手”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突出针对性,增强主动性。注重监督检查“一把手”和年轻干部在班子换届、职务提拔变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关键时期的表现,对他们带有某种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时谈话诫勉,防微杜渐。二是完善监督制度,硬化监督环境。继续贯彻执行已陆续出台的各项监督制度,如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交流回避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决策议事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等等。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创造条件,推广目前正在试行或提倡的一些新的监督制度,积极探索研究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等。要注意各种监督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通过制度建设,切实改变干部监督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局面。同时,要严明纪律,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坚决进行查处。三是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把监督任务纳入各级党委的目标管理中,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在班子中,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负总责,帮助解决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又真正负起监督同级和下级的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对所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领导干部,负有教育和监督的责任,班子成员之间负有相互监督的责任。班子“一把手”出现问题,上级主管领导和班子副职要承担监督不力的责任,班子副职出现问题,“一把手”也要负监督不力的责任。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监察、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参加,主要任务是互通情报,及时掌握、收集有关反映领导干部情况的信息;对反映问题比较严重并有线索的干部,联合进行专项调查;经常就干部监督问题交流看法,磋商对策,提高监督工作的整体效应。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对群众来信来访,只要有据可查的都要一件一件地调查核实,并把调查核实情况以及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增强群众监督的信心,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等监督手段的作用,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从而保证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 上一篇:干部实行信访回复谈话制度
- 下一篇:科技特派员试点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