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双重管理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7 11:23:00

导语:党员双重管理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双重管理经验交流

****区区级机关党工委现有党员2600多名,他们是社会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在党工委的领导下,机关党员自觉接受单位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将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和延伸。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

一、实施双重组织管理的主要做法

1、实行分类管理。这些党员分布在机关各个部门,掌握着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是社区建设中丰富的人力资源。机关党工委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会同社区党组织按照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分门别类,对居住区域内的机关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其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2、实行组织管理。机关党员凭《党员社区登记册》主动到本区范围内各自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进行登记,社区党组织把他们编入居民区党支部,党员数量较多的单独成立党支部,由社区党组织对他们实行组织管理。今年年初又大胆尝试,通过民主推荐、正式选举,先后有10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了居民区党支部成员。

3、实行活动管理。设计载体,积极构筑机关党员干部在社区施展才能的平台,把教育管理寓于以社区服务为主线的各项活动之中,使机关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凝聚党心、民心。几年来,机关党工委先后设计了“机关党组织与居民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社区志愿者”、“千名公务员与千户贫困家庭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等活动。

4、实行制度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加强机关党员社区登记,规范、约束机关党员思想、行为,实施机关党员双重教育管理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健全必要的思想汇报、党员议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等制度基础上,机关党工委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以下几项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机关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实现目标管理,引导大家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尽可能为机关党员做好服务工作,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三是建立有效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将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机关党组织定期向社区通报情况,社区党组织定期将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和表现向机关党组织反馈,共同抓好落实。四是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参与社区建设作为党员干部年终述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机关党支部年度达标和评选先进的一项重要依据,引导机关党员自觉地执行制度。

二、实施双重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主体责任意识缺失。从实践看,如何提升机关党员主体的社区责任意识,有组织地引导他们从单位走向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当前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单位”体制使得不少机关党员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主体意识缺失,很少关注社区的政治事务,参与能力不高。从而影响了机关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2、组织资源整合缺位。社区是一个异质化、多元化的社会单元,如何整合社区资源,将社区培植成一个共同体历来是一个难题。社区党的工作必须围绕社会管理去进行,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有效地整合社区的政治、组织、人才等各种资源,逐步深化党对社会领域的领导,并在加强自身的控制力上下功夫,确立“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体现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社区成员中,党员群体是其中最精华、最宝贵的政治资源,整合好这些资源,必将对社区建设和管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虽说由于社区的特点决定了社区缺乏一定的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党建工作不像依附于有行政隶属关系那样有抓手。但党章和宪法都有明确规定,社区党组织完全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地整合社区的组织资源参与社区建设,并以出色的工作赢得社区广大党员的认可和支持。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社区党组织缺位现象十分明显,仍习惯于依靠行政力量控制社区,忙于日常事务,对居住在小区中的机关党员的管理普遍有畏难情绪,不敢管、不会管、不善管的现象较为严重,个别的甚至有排斥心理,致使组织资源闲置。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认为没有必要将机关党员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入居民区党支部的高达66.8%,认为有必要的仅占15.8%。此外,一些机关党组织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较少,指导乏力,都不同程度地挫伤了部分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3、党建制度存在缺陷。在实施机关党员的双重管理过程中,因受党员组织关系只能在“一个支部”内,一名党员只能接受其隶属党组织的领导的制约,这就对机关党员实施双重管理的权威性、制约性和有效性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机关党员中的一些骨干进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层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同时,社区党组织对机关党员奖惩管辖制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机关党员在社区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三、继续推进党员双重组织管理的思考

在党员活动社会化的进程中,社区是相对稳定的落脚点,也是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应该将党员接受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作为一条基本制度,并把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实现目标管理。从着眼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重新审视困扰我们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些宏观层面和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力解决:

1、当务之急,着力培育党员主体意识。社区中机关在职党员的主体意识既是社区党组织工作绩效的具体表现,又是社区党组织有效整合的根本条件。因此,首先必须大力培育机关党员的党的意识,自觉遵守党章,切实做到“每个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牢固树立党的意识,以社区建设和管理为“己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大力培育党员的责任动力,这种动力的源于对社区党内事务的参与。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这种主体责任的培育,一方面是通过党组织、党员增加责任意识,提高对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产生自觉参与的能动力量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对机关各党组织、党员提出责任和要求,由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两者缺一不可。可以说,参加社区活动对机关党员既是一种自觉意识,更重要的也是一种责任意识。在社区建设中,没有党员主体的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就缺乏一定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凡是涉及到社区民生、社区服务等事项的决策上,社区党组织应充分与机关党员协商、沟通,征求意见,使机关党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深入到政治层面,让他们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立约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成为社区的发展主体,并为社区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持。机关党员也只有在社区建设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扎根于社区之中。再次,要增强机关党员的主体能力,从增强社区党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出发,加强对机关党员有关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人文管理等测试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来培育机关党员的社区理念、文化认同、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2、传承之举,科学重构基层党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体系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党实现有效领导的组织依托。党的基层组织结构和运作是否合理、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党的执政功能的实现程度。由于科学构建基层党组织体系本身就是一项开拓性的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特别是在党建工作只有依附一定的行政隶属关系才能开展起来的传统的思维定势下,会变得更加困难。“党建属地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社区,积极探索形成新的组织框架。复旦大学学者刘建军在《“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一文中提出了“跨单位组织”这一命题,指出所谓“跨单位组织”就是通过特殊的关系媒介将不同单位中的“同类成员”联结在一起的组织。她作为一种与单位组织与单位体制相匹配的力量,共同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社会调控体系(参见《文史哲》2004年第2期)。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切实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在科学界定“网格化”的前提下,按照社区党建网格化的要求,在社区中大胆尝试将党员队伍大幅度地进行“跨单位组织”的关系重构,整合社区党组织资源,使社区党建工作的战略布局和组织体系有新的调整,构成分领域、分层次的新的组织网络,创新把社区内的党组织力量动员起来,鼓励与引导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的机制。针对机关党员活动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将机关在职党员编入社区党支部,或单独组建机关在职党员党支部、楼组党小组等方式,或是授权社区党组织管理机关职能部门的党员,进行整合,以巩固、发展和实现其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经推选由机关党员骨干担任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的常任代表,或充分利用“两新”组织对社区依存度大的特点,选派少数机关党员干部到一些规模较大、经营稳定、员工人数较多的“两新”组织中去挂职,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等形式,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抓好产业工人多、年轻人多、高技术人才多的“两新”组织的建党工作。

实施基层党组织体系重构的目的是要把党建工作的活力体现到社区,为此必须以“三服务”(即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要为群众服务)的要求,把社区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落实到为居民群众的服务上。因此,要融党建工作于社区服务之中,组织、动员、鼓励和引导广大机关党员自动、自发、自助式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在为民服务中体现党的先进性。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做到有居民群众的地方,就有机关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3、突破之措,建构双重组织关系制度。党员的组织关系是党员身份的证明。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表明一个党员的组织关系必须确定在一个党支部内,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实施机关党员双重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试图采用转移党员临时组织关系和出具党员证明信的办法去寻找突破,但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对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中组部有明文规定,党员因工作单位、居住地等发生变化,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应按规定转移组织关系。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就具体操作来说,机关党员的工作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与现行规定不符。而党员证明信是党员临时外出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凭证,它一般只限于在党员临时外出六个月以内使用。凭党员证明信,党员可在所去社区党组织临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因其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在他们所去的社区只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却不能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为使机关党员在社区组织活动的合法化提供制度支持,是否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党建制度的设计,将党员的党籍与组织关系分离,即在原单位保留党籍。凭党籍享有党员完全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入党籍所在的党组织以外的社区党组织中,实行双重组织关系,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因为党籍只是一个人从组织上被承认为党员的依据。在确认一个党员党籍的前提下,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按居住地编入社区党支部,无疑是在新形势下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新的尝试。可以参照党的“六大”“七大”党章的规定,“按自然的、居住的或工作的情况,划分小组”,在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员数量的多少,建立居民区党的总支部,下设党支部(即将“小组”提升为支部)。或者允许将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与参加党的组织活动的范围适当分离,党员凭党员身份证明可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并赋予组织部门一定的批准权限,经批准,党员在社区党组织中可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履行党员义务。这一制度设计,实施机关党员双重组织管理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也为吸收一些机关党员骨干通过民主选举进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层提供了制度支撑。为此建议,在党章这一在党内生活中通常被称为“党内宪法”中,明确对党员双重组织关系和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中作出规定。

4、固本之策,完善科学运作机制。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结合发展目标和党员的权利义务,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员目标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提升基层党员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机关党员在社区的绩效档案的公示和查询制度,把机关党员在社区的绩效作为年终述职、机关党支部年度达标考核和评选先进这一工作制度化。同时要授予社区党组织对机关在职党员一定的奖惩管辖权,通过树立、表彰先进典型,评选社区“优秀党员”等活动,激励广大机关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相应制订社区党组织的监督制度,对监督职能、监督形式、监督手段、监督程序等,作出明了又易于操作的规定,把制度赋予社区的监督权利进一步具体化。同时要加大对机关党员执行制度的检查力度,采取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公开监督并用,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并举等措施,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利,把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四是建立科学评估机制。改变过去较多的自我评估方法,虽然这种自我评估是必要的,但在缺乏其他渠道的情况下,容易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执政能力的评价带有主观性、随意性,而较少客观性、公正性。要增强执政党的权威,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把评价权交给群众,进一步完善“三测评”(群众测评党员、党员测评支部、支部测评党委)的体制和机制,科学地解决好由人民群众给机关党员的政绩“打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