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7 10:59:00
导语:三服务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央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目标要求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是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自身的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历来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只有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是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建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不断涌现,过去健全而严密的“单位”党组织体系已难以实现对社会的“全覆盖”;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组织工作的依托条件因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以来,公司治理结构、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党组织难以按照传统的功能定位开展工作,一些工人党员由于下岗及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原因,生活遇到困难,急需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构建起完整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共同参与党的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充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社会覆盖面,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有了自觉的服务意识和高水平的服务本领,不断密切党的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党的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和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核心是“服务”。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15个年头,正处于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浦东开发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审议批准浦东新区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求浦东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浦东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感到重任在肩。结合在开发开放进程中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浦东新区区委提出并开展了“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的主题活动。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三服务”是探索新时期党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生动实践。
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上级组织要改进领导方式,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和具体协调。党的上级组织要通过加强宏观指导,实现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更好地协调和推动基层工作。比如,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基层组织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在街道和镇建立党员服务机构,探索单位党建与社区党建联动发展的新机制;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贯通机制,实现党务干部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新模式等。二是加强分类服务。由于各个基层组织的基础和条件不同,任务和要求不同,因此上级党组织要善于“抓两头带中间”,搞好分层分类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对基础比较好的基层党组织,应着眼于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指导和服务;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应着眼于为组织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如针对“两新”组织存在的企业分布散、党员流动快、活动开展难的情况,通过建立“楼宇党支部”、“市场党支部”,派遣党建联络员等,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通过积极探索党群工作同步推进,工会组织依法先行覆盖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三是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共建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或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结对,或基础比较好的党组织与基础比较差的党组织结对,或“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与居民区(村)的党组织结对,或社区单位党组织与居民区(村)党组织结对,等等。通过结对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关怀党员、服务党员,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组织观念,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要创新服务载体。针对大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存在的“口袋党员”、“隐性党员”以及“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正常的组织生活”等情况,通过构筑各种灵活多样的服务载体,为广大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参与党内事务提供服务和帮助。如浦东新区梅园街道“阳光驿站”(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开放式、社会化、菜单式服务,为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创新了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二要实行多样化服务。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分类提供服务。对离、退休党员,既要组织他们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又要为他们发挥“余热”提供舞台;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既要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要为他们参与党内事务、拓宽成长发展空间创造条件;对下岗失业党员和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既要关心他们的各种利益诉求、民主权利,又要支持和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建立开展服务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和完善党员政治参与机制、利益诉求机制、权利保障机制,开通“党员求助热线”,帮助党员及时解决各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要通过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心系群众,办实事,求实效。要切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文化和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努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都要看群众是否赞成,是否满意。对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给予主动的关心和切实的解决。二是走进群众,知实情,增感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为此,区委作出规定,每位常委定点联系若干个基层单位,每年调整一次;在机关系统广泛开展联系基层、帮困结对的“三个一”活动(每位党员结对一户困难群众,每个机关支部共建一个基层支部,每个处室助学一名困难学生),努力形成情系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风气。三是引导群众,顾大局,树新风。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和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引导群众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理顺情绪,维护大局。四是贴近群众,抓载体,求创新。各级党组织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构筑资源共享、事业共创的工作机制,发挥好各类群团组织的优势,组织党员主动参与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公益组织活动,加强引导,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这些组织和活动成为不断增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