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思考

时间:2022-10-17 09:57:00

导语: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思考

按照州委常委会的要求,为了全面摸清并掌握我州各级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我州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团州委于**年3月13日-20日组织了两个调研组深入我州三县两市的有关乡镇、中学、企事业单位,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看点,主动征求党政领导意见等形式,对我州基层团组织建设、团员意识教育、青年创业等方面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一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

一、**州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根据**年度共青团组织情况统计报表和调研情况分析,我州的团组织、团员青年及团干部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组织机构情况

基层团委95个,团总支72个,团支部906个,基层团工委36个。

(二)团员队伍建设情况

1、团青比例因行业而异。全州现有青年(14—35周岁)72799名,其中28周岁以下青年59546名,团员14600名。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偏高,农牧区偏低;学校团青比例在44.7%左右,农牧区团青比例低于12%。

2、团员结构基本合理。14—18周岁的团员7338人,占团员总数的50.5%;19—25周岁的团员3619人,占团员总数的24.7%;26—28周岁的2863人,占团员总数的19.6%,29周岁以上的团员780人,占团员总数的0.5%。

3、团员发展不平衡。发展新团员主要在学校,中学生是发展新团员的主要来源,农牧区发展新团员难度大,发展数量较少。

4、团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全州每年约有1300名团员流失。

5、团费上缴情况不理想。按时交纳团费较好的是在校学生团员,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牧区团员的团费收缴工作难度较大。

6、团员积极向党组织*拢。团组织每年向党组织“推优”约495名团员,经“推优入党”率约占60%。

(三)团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1、团干部配备情况:专职团干部编制22名(团州、市、县、工委机关21人,职业中学1名),实际配备19人,占86.3%。其中女团干部7名,少数民族团干部9名,平均年龄为28岁;兼职团干部(乡镇、学校、街道、企事业单位团委)85名,其中女团干部55名,少数民族团干部42名,平均年龄为32岁。

2、团干部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专职团干部中,研究生学历的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8人,文化素质较高。兼职团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2人,中专学历的33人。

3、团干部的培训基本正常。培训主要对象为专职团干部,培训方式以参加团中央、团省委和团州委主办的业务培训班为主。专职团干接受培训率为98%,兼职团干部培训率为75%。

(四)活动开展情况

1、活动主要方式。以各种文体活动、青少年志愿活动及当前主题活动为载体,带动开展青少年思想及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以逐级布置抓落实的领导方式为主。

2、主要活动内容。在节庆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青年志愿活动,抓好各行业、各级别的创优、推优工作,认真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

3、活动效果。基本可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但整个局面较为被动,以传统活动为主,缺乏新意创意,与当前形势与中心主题扣得不紧,宣传工作跟不上,社会影响面不广。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十五”期间,全州各级团组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大力推进团的各项工作,整体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现实的众多原因,有些地区团的组织建设出现滑坡,团员青年疏于管理等问题已凸现,亟待引起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党建带团建机制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近年来,在农牧区部分基层党组织忽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党不管团,党团断线等现象,使团的工作失去依托,长期无人问津,徘徊不前。在学校同样存在团队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或不安排团队活动(德育)课程,忽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及素质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在东部三县的有些村级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不太重视或不重视,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效果一般或不明显;在格尔木市的部分学校,因教学任务过重,团队活动(每星期一次)安排在班会上,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活动,致使团队活动流于形式。

(二)乡镇团干部的配备及兼职化与支持农牧区团的事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乡镇团组织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也不断增多,但随着乡镇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乡镇只配备一名兼职团干部,而且工青妇三个岗位一个编制,并且岗位人员多为女性、年龄偏大等问题突出。部分乡镇团干部兼职过多研究团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均不够,开展工作时重公转轻自转、重活动轻效果,团组织影响力削弱。乡镇团委换届工作迟缓,班子不健全,乡镇团的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团组织的工作载体较少,团组织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各类资源比较有限(包括阵地)等问题与乡镇团委在农村牧区团的工作中所处的基础地位,以及乡镇团的工作面临的形势很不适应。

(三)基层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一是乡镇团委书记应享受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的政策落实不力,基本上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直接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村社团支部书记报酬没有解决,影响了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州绝大部分农牧区团支部书记从事团工作可以说是带义务性质的,大多都由村“两委”中的年轻成员兼任,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他们的报酬往往是兼职部分的工资收入),不计入工作量进行核算。

(四)团的工作经费难以落实,致使基层团的基础性工作都难以实施。

长期以来,基层团组织缺乏长流水、不断线的经费来源。乡镇团委开展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团组织开展活动*“四处化缘”。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州各乡镇团组织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平时的活动经费大都依*到社会上筹措。由于受到目前经济形势的影响,能够被团组织依*的社会经济实体日渐减少,团的活动经费筹措相当困难。

(五)基层团的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贴近青少年实际需求不够,服务不到位。

各级团组织目前所开展的活动和教育方法都是以传统方式方法,存在一本通书念到老现象,很难满足现代青少年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活动效果不明显。在农牧区基层团组织中,还没有比较成型的符合农牧区发展要求、适应广大团员青年需要、适合团员青年群体生产生活特点的团的工作体系。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基层团组织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手段落后,面对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影响团的作用发挥。

(六)新型经济组织团建难度大,仍然是新时期团建工作的“空白点”,局面打不开。

由于团建工作在新型经济组织中的基础不牢固、组织不健全,流动团员缺乏有效管理。目前,农村的团员青年流向城镇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中打工现象十分普遍,大量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办理团组织关系接转手续便加入打工族行列,流动团员队伍日益壮大,大量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缺乏有效的管理。

(七)双重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不协调、不规范,导致团干部管理工作难。

目前基层团干部的调动、考察、考核、任免和提拔等人事问题实行以所在党委的管理为核心,上级团组织只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导致团组织对干部管理上的上下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