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16 04:56:00

导语:和谐社会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社会建设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从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战略高度,把握大局,积极创新,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长效机制建设为根本,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作用

党员是党的细胞,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我们要积极探索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党员电化教育、专题培训等制度,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纯洁党员队伍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完善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谈心制度、党员定期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积极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广开言路,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以干部选拔任用为关键,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骨干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作为组织部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目标,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要以扩大民主、群众公认为取向,不断从操作层面和制度层面推进选人用人的公开、民主、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骨干力量。以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真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要以科学考察、严格考核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选人识人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个好”党委、“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要围绕扩大党在农村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探索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根据党员流向,积极探索创新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等党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延伸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二要加强镇村党组织班子建设。继续抓住选好配强镇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进一步改善镇村党组织班子结构,提高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促进农村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注重从优秀大学毕业生、私营企业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回乡青年以及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干部。深入开展“乡村学华西,干部学吴仁宝”活动,有针对性地抓好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和年度轮训。积极推行村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对村“两委”成员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议,公开考核评议结果,对成绩突出的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为重点,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利。坚持和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勤廉双月述”、群众质询等制度,畅通群众对村务监督管理的渠道。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眼于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社情汇集和分析、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改变行政手段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保证农村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