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开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6 03:16:00
导语:党务公开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的重大决策。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的增强,不仅直接推进了党自身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而且生动地诠释了执政为民的内涵,加速了政治文明的步伐。
一、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为切入点,切实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
从20**年2月到20**年3月,**省**区29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13个乡镇党委书记,全部实现了在党员大会上的差额直选。通过公开推荐、参选人公示、竞选演讲、差额投票、直接选举、现场直播等一系列现代民主技术,党员群众的意志得到足够尊重,民主选举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党内民主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实行党务公开,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政治透明度、逐步公开重大决策的过程。**省**区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为起点,在实践中提炼总结了“三会开放”的制度模式:即区委全委会(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在对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决策时,邀请部分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列席会议并形成制度化的决策模式。
实践表明,“三会开放”赋予了决策体制外的党员群众对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普通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和重大决策,并把重大决策内容原原本本地带到广大党员群众中去评议,从而保障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强了组织与党员群众的沟通和协调,创新了党员群众对重大决策的监督机制。
20**年7月20日,**区包括区委书记在内的17名区级领导干部(13名区委常委和4名副区长)在由各界人士组成的1**5名基层干部群众面前集体亮相,在工作能力、政策水平、精神状态、群众观念、调查研究、碰硬精神、办事效率、民主作风、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工作成绩11个方面,按照好中差三个档次,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民主测评。区电视台向全区63万干部群众现场直播了测评过程,《**资讯》全文刊载了17名党政领导干部的自我剖析发言。随后,该区对58名区级部门一把手和17个乡镇的121名领导干部也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通过有线电视台和《**报》向社会公开。
这种“民评官”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好评,得到了积极的社会回应:第一,变被动为主动,让群众为领导干部“寻病把脉”,在强化领导干部民主意识的同时,彰显了党员群众的监督主体地位和作用。第二,变保密为透明,公开测评过程和结果,打破了以往组织考核干部的神秘化和权力运行的封闭化。第三,变少数人监督为多数人监督,发挥群众“用眼睛投票”的监督功能,进一步扩大了党在基层的社会影响力。
二、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为着力点,努力探讨党务公开规范运行的长效机制。
1、党务公开内容和要求的规范化。
党组织活动究竟哪些应当公开、哪些不宜或不应当公开、哪些暂时不应当公开,等等,是干部群众颇为关注的问题。大体而言,县(区)一级的党务公开,在内容确定上应遵循一个基本要求,即群众关心什么就应公开什么、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应公开什么、群众希望了解什么就应公开什么。换言之,
除党的重大秘密以及纯粹个人隐私外,其余事项都应该逐步公开。
2、党务公开形式和途径的制度化。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要使好的形式效果持久化,以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必须使之制度化。一些区县坚持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把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不断探讨和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和途径。目前形成的基本共识是: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通过会议、简报、机关局域网等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通报;适宜对社会公开的,主要采取党务公开栏、有线电视、广播、公示牌等形式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需由组织与群众协调沟通的,主要采取说事活动、党务聊天室、领导干部热线电话等双向交流形式,待时机成熟时公开。
3、党务公开流程和操作的程序化。
无论公开什么、怎样公开,在运行过程中都要因地制宜、严守规制,以确保公开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一些区县也积累了初步经验,主要包括:(1)总体上,党务公开要遵循“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程序规定。(2)坚持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紧急事项及时公开。(3)公开的层级依公开事项的性质和要求而定,有些可直接向社会公开,有些要遵循先党内后党外的程序公开,有些只在本系统(机关)内公开,有些可选择适当时机公开。(4)具体事项的公开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三、正确处理推进党务公开的五个关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1、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关系,不断提高地方党委领导发展的能力。
实行党务公开,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调动和保护基层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党内外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进而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成效如何,关键看两条:一条是看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否得到切实的落实,另一条是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否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实践中,这两条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2、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不断提高地方党委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能力。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有利于构建体系化的由党内至党外开放、互动和协商的新机制,从而为地方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一条制度化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也为广大党员群众评价和监督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政绩提供一个全方位检验的机制和平台。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这项工作,党务公开才不会陷入
“为公开而公开”或单兵突进的怪圈,才能有效避免“一锅煮”“一刀切”“一阵风”等现象,才能实现稳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反过来看,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符合各地实际的长效机制,党务公开才能真正成为基层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和维护权利的重要载体,成为衡量地方党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状况的重要窗口,成为检验地方党委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平台。
3、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关系,不断提高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一方面,党务公开要稳步推进,就必须解决“谁来做”和“怎样做”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按照“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群众广泛参与”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随着党务公开的深入推进,进一步规范地方党委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问题,必将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如何以党务公开为契机,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提升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既是一个促进,也是一个挑战。
4、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地方党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能力。
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充分发挥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代表、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决定了密切党群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一起,拓展了党与人民群众坦诚交流的通道,搭建了党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的平台,从而为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
5、正确处理党务公开与先进性建设的关系,不断提高基层党员永葆先进性的能力。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同时也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把党务公开放在先进性建设进程中去审视和实践,不仅有利于深化党务公开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深度,也有利于把握党务公开的发展趋向和实现进程,是确保党务公开实效、推进民主政治、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
- 上一篇:加强党先进性经验交流
- 下一篇:市直机关党会议报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