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帮扶思考
时间:2022-10-16 11:43:00
导语:新农村建设帮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部门包村帮扶工作、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重要举措。**市坚持高点定位,强势推进,积极探索实践,强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帮扶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创新理念谋划全局,精心运筹帮扶工作目标重点
驻村伊始,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帮扶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专题研究,一致认为,目前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总体进展不平衡,有些中间状态村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部分弱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和制约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局。对此,必须进一步鼓劲加压,促进中间状态村和经济薄弱村尽快打开局面、奋力赶超。实行部门帮扶、干部驻村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通过发挥启迪、引领、助推作用,能够搭建良好平台,注入新的动力,启动内因、整合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释放生产力、求得大发展。为此,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全面组织动员,统筹规划安排,明确要求各级各单位和全体帮扶队员做到“三个务求”: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务求高境界。从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看待帮扶工作,从创先进、育典型、出亮点的新视角审视帮扶工作,从促进帮扶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统盘谋划,在更高层面上驾驭、运筹帮扶工作,真正通过帮扶使村庄进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二是在工作着力点上务求解难题。注重破解影响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突破瓶颈制约,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三是在工作要求上务求高标准。变救济式帮扶为开发式帮扶,短期帮扶为长效帮扶,变给钱给物常规帮扶为帮助理思路、兴产业、促进长远发展。我们按照一切工作具体化的要求,对照五项任务,确定了实施产业富民、科技入户、牵手千户、村企联建、强基固本、和谐村庄创建“六项工程”这一抓手,提出了“232263”帮扶总体目标,即通过1~2年帮扶,新上规模以上产业项目20个,培训农民3万人次,新增务工经商人员2万人,农民收入增长20%以上,60%的村成为经济发展先进村,30%的村建成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文明小康村和经济发展明星村。各级各单位按照全市总体部署,结合帮扶村实际,都提出了具体帮扶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计划和配套措施,实现了帮有目标、扶有抓手。
二、打通关节重点切入,突破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
帮扶包驻的弱村由于历史延续、区位资源、干部建设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发展缓慢、各种矛盾交织,农民群众改变现状、加快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十分强烈,对帮扶干部寄予很高期望。确保帮扶工作有效切入、深入开展,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法,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致力解决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破解制约发展的症结,才能做活帮扶工作大文章。为此,我们要求各帮扶部门和广大帮扶队员启动工作分三步走,做好四项基础性工作:即采取总分总的方法,帮扶部门先行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议,确定帮扶总基调;帮扶工作组进村调研,通过召开一次村“两委”成员会、逐户促膝谈心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以及形成一篇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等四项具体工作,全面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帮扶部门与村“两委”成员集中座谈研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确定帮扶目标重点、方法步骤,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卓有成效地开展帮扶工作。市委组织部、大安经济园区等工作组针对帮扶村班子涣散的现状,结合村“两委”换届,指导帮助选出致富带富能人担任村支书、村主任,通过建强班子,强化核心、凝聚人心,迅速摆脱被动局面走上正轨。市建设局、规划局从编制村建设规划入手,帮助理清了村庄建设发展思路。市财政局、市委办等单位工作组进村后首先筹资改造了年久失修的村办公场所,提高供水、供电标准,将村主要干道、田间生产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新建和扩建了花生、大蒜批发市场,解决了制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支持。市执法局工作组为有效解决西磁阳村苗木传统种植产业中的销售不畅、效益不高等问题,配合村“两委”积极筛选品种、联系苗源,引导群众调整种植品种;同时制作了苗木生产购销网站,组建了苗木产销协会,沿济阳路两侧开辟了4000平米苗木市场,配套完善了餐饮、超市、饭店和休闲娱乐设施,优化了结构、搞活了销售。去冬今春新发展高价值苗木300多亩,运销各类苗木、大型树木35万株,实现收入400多万元,苗木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三、突出中心牵动全局,力求帮扶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促进增收作为贯穿帮扶工作的主线来抓,坚持一切工作围绕增收展开,以促进收入快速增长牵动村庄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的新突破。一是内引外联,在发展富民项目上实现了突破。各部门为帮扶村争取扶持项目36个,协调各类资金260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320万元。各工作组会同村“两委”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挖掘潜力启动民资,引进资金项目、兴办富民产业。截止目前,新上和扩建富民项目103项,已竣工投产56项,其中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项,完成总投资3.5亿元,实现了帮扶村工业企业发展的新突破。二是优化结构,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实现了突破。引导群众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蔬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肉蛋鸡、肉鸭、生猪规模饲养,新增大蒜大葱等蔬菜种植专业村24个,花卉种苗专业村8个,畜禽养殖专业村18个。积极与浙江、广东及我省胶东等地区联系,与市内大型企业合作,多渠道转移富余劳动力,调整就业结构,新增务工经商2.3万人,年人均收入可达万元以上。三是启动活力,在强化科技推广上实现了突破。结合“123”农民培训工程,发挥农高园人才、技术、品种优势,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培训,发放科技致富书籍4.5万册,推广新品种20个、实用技术30多项;组织干部群众到长兴、苏北及我省胶东地区考察12次,举办培训班26期,共培训农民3.2万人次,帮扶村95%的青壮年农民普遍掌握2—3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实现了村村都有致富带头人、家家都有明白人。四是拓展范围,在村企联建上实现了突破。组织50家驻兖和市直企事业单位与村庄实行一对一携手联建,建立了村企合一、链式经济、扶持项目、扶贫济困、文化共建等五种帮扶模式,企事业单位成为村庄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有力支撑,村庄成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新的空间领域和以工补农的有效载体,实现了合作双赢。五是深化内涵,在扶贫济困帮扶困难群众上实现了突破。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和社会热心人士,与农村特困家庭实行一对一结亲帮扶。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基础上,帮助困难家庭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新上一个致富项目,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截止目前已募集捐款56万元,米面油21万斤,衣物用具1100多件,帮助联系致富项目180项,65%的困难家庭摆脱困境,近半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六是强化基础,在和谐村庄创建上实现了突破。按照“五个好”要求和“双高双强”标准,协助搞好村“两委”换届,帮扶及联系村全部顺利选出了新一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村级组织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管理日趋规范,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建设、改造文化广场、休闲娱乐中心、卫生室、图书屋80余处,新建、改造村办公场所62个。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深化“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建成生态文明村、文明小康村68个,营造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
四、严格责任强化督查,健全帮扶工作保障机制
为确保帮扶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效果,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帮扶部门和单位的组织协调,对帮扶干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一是责任机制。成立高规格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市级领导分镇联系督导,领导小组成员组成8个工作组分赴各镇包保负责,市队组和帮扶队员逐级传递责任,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制度。二是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度管理和协调服务,制定了队长月例会、工作月季报、现场观摩、情况通报、考勤督查、评先树优等配套制度,管理更趋规范、科学。三是督查机制。严格周调度、旬汇总、月通报,量化记分、建档立册,每月出一期《督查通报》,通报考勤和工作开展情况。四是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了科学具体的督查考核办法,把帮扶工作列入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帮扶队员实行年终单独考核,按工作实绩奖优罚劣,从根本上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了新农村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 上一篇:远程教育调研报告
- 下一篇: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