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建情况调查思考

时间:2022-10-16 10:29:00

导语:集中整建情况调查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集中整建情况调查思考

**共有行政村150个,村级党组织152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151个),农村党员2654名。**年—**年,按照市委统一安排,我县经过调查摸底后确定**镇阴湾村、唐藏镇罗汉寺村等10个村为“问题村”进行了集中整建,第一批6个,第二批4个。整建结束以来,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不定期地对这些村进行了调查回访,截止目前整建村工作运转正常,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是调查摸底,确定整建对象。**年9月和11月,市委先后两次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座谈会明确要求今后每年将对全市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处于后进的村进行集中整建。**年12月,市委安排了第一批“问题村”集中整建工作,并明确了“问题村”的六条标准,根据“六条标准”,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和各乡镇党委抽调专人对全县村级组织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经过摸底全县共有“问题村”10个,县委决定分两批对这10个村进行集中整建。首先将**镇阴湾村、唐藏镇罗汉寺村、红花铺镇魏家湾村、岩湾乡唐沟村、三岔镇三岔村和温江寺乡沙江寺村等6个村列为第一批整建村,于**年元月至5月进行了集中整建,并于**年6月顺利通过市委检查组的考核验收。从**年9月份开始,又将**镇的安沟村、河口镇的常树沟村、平木镇的刘家庄村和坪坎镇的倒贴金村等4个村列入第二批“问题村”进行了集中整建,整建工作从**年9月开始到**年4月结束,市委组织部于**年4月份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在已完成整建任务的10个“问题村”中,属于班子配合不力的3个,为安沟村、阴湾村和沙江寺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2个,为唐沟村和刘家庄村,其余5个均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村上面貌多年未发生变化的村。

二是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责任。整建活动期间,县乡两级分别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对整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分两批从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了56名科级领导和熟悉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组成10个工作组驻村开展工作。工作组由县级领导带队,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部门抽调的科级领导和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乡镇党委书记是主要责任人,两名副组长是具体责任人,工作队员配合组长、副组长抓好工作,并对每一名抽调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了一一明确。工作组进村后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办黑板报、刷写标语、写告全体村民书等方法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认真了解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所思所想,向干部群众宣传整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争取群众对整建工作的支持,受到了群众欢迎,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组的工作。整建期间工作组共召开各种会议183场次,办黑板报24期,张贴标语360条(幅),写告村民书10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6条,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分类实施,解决突出问题。工作组进村后,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法,吃透了村情民况。然后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出了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整建工作方案,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扎实开展整建工作。首先是强抓班子。**镇安沟村、阴湾村,温江寺乡沙江寺村、河口镇常树沟村、平木镇刘家庄村、红花铺镇魏家湾村等通过“公选”的办法为村上选好配强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公选”出的6名党组织负责人中从乡镇机关下派3人,异地任职2人,本村公选1人。其次是整顿财务。平木镇刘家庄村、岩湾乡唐沟村,针对群众对村上财务管理混乱意见较大这一突出问题,工作组会同乡农经站和村民理财小组对村上的财务一一进行了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群众非常满意。第三是科学规划。对于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村上面貌多年未发生变化的几个村,工作组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群众讨论、共同参与、科学决策的方法,帮助村上制定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主导产业,明确了主要措施,力争通过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村上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是突出重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工作组进村后通过征求意见,了解到群众要求工作组为他们村上多办实事好事的愿望比较强烈,迫切希望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针对这一情况,工作组结合所在村的实际,突出重点,从解决紧迫问题入手,积极为村上落实办实事项目,如水、电、路、桥、通信、发展项目、技术培训等,想方设法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红花铺镇魏家湾村、平木镇刘家庄村、河口镇常树沟村先后为村民解决了吃水问题;岩湾乡唐沟村、河口镇常树沟村先后投资60余万元对村上的农网进行了改造;**镇安沟村、阴湾村、唐藏镇罗汉寺村、平木镇刘家庄村、坪坎镇倒贴金村、温江寺乡沙江寺村、三岔镇三岔村分别硬化、新修或拓宽了村上的道路;刘家庄村、沙江寺村、唐沟村、阴湾村等还为群众安装了电话。据统计,整建期间10个工作组共为群众办实事45件,投入资金150余万元,铺设饮水管道7.1公里,农网改造10.5公里,硬化、新修和拓宽村间道路20.9公里,修排水沟9公里,砌河堤300米,安装电话70余部,引进发展项目3个,技术培训16场次,受训人数1200余人,新修和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使村上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五是着眼长远,健全规章制度。为了使村上工作通过整建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工作组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村上完善和制定了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村民议事、两委会工作职责、组织生活等多项制度,还帮助村上制定了《党员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并在整建期间积极进行落实,确保整建工作取得长远效果。

六是加强督导,确保整建质量。为了使整建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委在一、二批整建工作中专门成立了督导组,督导组组长由县委主管副书记兼任,成员由组织部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基层办同志组成。整建活动开展期间,督导组先后17次深入到10个整建村检查指导工作,发督导通报2期,协调解决问题3件,编发整建简报5期,并多次召开会议对整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通报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整建工作的开展。

七是巩固提高,整建工作成效显著。虽然10个整建村均通过了市上的验收,但为了使整建取得的成果得以巩固,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以及整建工作组一年多来,先后多次深入到10个整建村,进行检查和回访,实行动态管理和监督,并将整建成果的巩固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年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同时也把整建村的实际运转情况作为摸索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实践探索。通过集中整建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第六次两委会换届,目前10个整建村“两委”班子关系协调,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也得到了发挥,整建村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办实事,想方设法争项目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党员干部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村上的发展、管理步入良性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问题村”虽然通过一年多来的整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一是需要整建的“问题村”大多数都是属于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村,村容村貌多年未发生变化。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想办实事但无力办实事,发展的基础较差。三是“问题村”的村干部大多致富带富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对村级事务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问题村”大多后继乏人,组织发展工作滞后。五是“问题村”党组织创新力和活力不足,观念陈旧等。分析问题村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主要有:一是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问题村”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和根本问题的关键和前提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各种问题创造条件。列入整建的“问题村”大多没有发展项目或没有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增收渠道较少。二是存在乡镇党委平时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仍然重视不够的现象,一些主要负责人没有负起应有的职责,有依靠上级集中派工作组整顿的思想,或者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容易出工作成绩或把抓基层组织建设和抓经济工作对立起来等。三是大气候的影响。“问题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上的能人也大多只是关心自己的收入,对集体的事情关心不够,加之又受自然条件恶劣的制约,形成了越不发展越落后,越落后村级组织越没有吸引力的恶性循环,使村上工作长期处于后进状态。四是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特别是村上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不能把群众吸引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观念比较陈旧,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等等。

对策和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和我县“问题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搞好我县“问题村”的整建工作,建立解决我县“问题村”整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突出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要抓住党中央实施新农村建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把“问题村”的经济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这一大的体系中去统筹安排,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时把经济发展作为规划的主题,哪个村经济发展滞后,就把哪个村的经济发展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发展扶持资金,在包扶单位的包抓和村上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用三、五年时间,使村上的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是改善“问题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县上每年在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移民搬迁、乡村道路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流域治理等专项资金和项目时,尽量向这些村倾斜或优先安排这些村,为“问题村”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创造条件,最终使村上面貌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如“公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到“问题村”去任职,改善和提高到“问题村”任职人员的待遇,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各种组织和制度保障,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问题村”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村”的突出问题。同时要通过村干部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青年回村工作,吸引致富能人在村干部岗位上发挥才能,从而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改变农村面貌中去,并把这些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直至把他们培养成村级组织的致富带头人。

四是建立“问题村”整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建立“问题村”专门档案,在整建工作结束后继续进行跟踪管理,实行整建工作长期负责制,工作组虽然撤离,但责任不能撤离,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直至“问题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为止。

五是要切实落实乡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定要强化乡镇党委在抓村级班子建设、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章立制、责任追究、谈话提醒、警示训诫、检查考评、评优树先等方法夯实乡镇党委的责任,防止乡镇党委等、靠、懒、推诿责任和不作为的行为。通过夯实责任,乡镇党委应及早把属于此类问题的“问题村”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问题村”整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动态的工作。虽然有些村暂时没列入“问题村”,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变为“问题村”,有些“问题村”通过整建,一些问题可能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工作组撤离后又可能反复。要使“问题村”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靠短短的几个月整建就希望能把问题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对“问题村”和村级组织建设工作长抓不懈,争取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县少出现“问题村”或不出现“问题村”,出现了“问题村”后又能及时得到整建解决,从而使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