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15 05:49:00
导语:干部队伍建设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区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为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全区后备干部队伍的现状
**年下半年,区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区科级后备干部的通知》,全区党政机关部门及基层单位按照《通知》中有关条件、职数配备等要求,重新组织了推荐。区委组织部对上报的154名科级后备人选进行了资格审查,对33名不符合条件的人选取消资格。符合条件的127人参加了区委统一组织的考试,其中3人因考试违纪、9人考试不及格,被取消资格。**年初,区委组成考察组对考试合格的109名科级后备干部人选进行考察,向区委汇报后,正式列为科级后备干部。**年有3名科级后备干部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岗位,现在我区共有106名科级后备干部,从对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及统计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后备干部数量有所增加,成分、结构趋于合理。调整前,全区共有科级后备干部72人,调整后,后备干部总数为106人,其中女后备干部50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5人,非党后备干部21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47.17%、4.72%、19.81%。
二是后备干部的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在后备干部中,30岁以下26人,31岁至35岁48人,36岁至40岁27人,41岁以上5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24.53%、45.28%、25.47%、4.72%。形成了以35岁左右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增强了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后备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大幅度提高。调整前,以大专结构为主体,还有部分中专、高中学历的后备干部,现在以大学本科和大中专学历为主体。在106名后备干部中,大学本科学历45人,大专学历61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42.45%、57.55%。
四是后备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基本配套。在106名后备干部中,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27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3人,文史类专业的35人,法律专业的20人,其他专业的21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25.47%、2.83%、33.02%、18.87%。
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发现人才、贮备人才、选拔人才的来源和基础。几年来,区委积极探索后备干部选拔的新机制,把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做法延伸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使后备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制定严格的选拔培养方案
第一,为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备干部选拔制度。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区委制定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案》,规定了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的六条原则,即党管干部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
第二,对后备干部的人选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培养人选的基本条件。政治上成熟、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清政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公仆意识强。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决策、综合协调、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工作业务,经过培训和锻炼能够提拔使用的。工作勇于开拓创进取,具备创新意识,业绩比较突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遵纪守法,近几年没受过党政纪处分。二是人选资格。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正科级后备干部年龄应为40周岁以下的在职副科级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年龄应为35周岁以下的现职股级干部或参加工作满3年的优秀年轻干部。近三年年度考核在称职或合格以上。女、少、非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学术理论、科研成果方面成绩突出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三是推荐办法。通过广泛民主推荐,经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确定初步人选。四是人选确定。组织部门对基层推荐上来的人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人员名单,经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考试,综合考察,形成考察材料,向区委主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汇报同意后,确定后备干部名单。
(二)制定后备干部的培养途径。
一是注重学习培训,大力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按照**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总体要求,依托区委党校和教育培训中心,采取按类别调训的方式,对后备干部进行轮训。每期培训班结束时搞一次结构化面试,掌握后备干部对知识学习的综合情况,增强后备干部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后备干部的知识更新,帮助后备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真正使后备干部靠得住,有本领;坚持后备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后备干部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系统地自学有关理论知识;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调查研究,做好读书笔记,每年撰写1篇调研文章,年终报区委组织部。对优秀论文,区委组织部在后备干部学习班进行交流。
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后备干部在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区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程”,按照“拾遗补缺、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三个一批”的方式,每年有计划的选派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加强实践锻炼。一批到区经济部门参加区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一批到纪检、组织、信访等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实践锻炼;一批到街道、社区和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实践锻炼的时间根据锻炼形式的不同,一般为二年左右。2001年以来,有16名后备干部被派到社区挂职锻炼,目前已有4名后备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
(三)创新后备干部管理机制
一是思想工作汇报制。后备干部定期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区委组织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每年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建设,对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认识态度和贯彻落实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和效果;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廉洁自律和为人处事等。这样,干部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组织上对其也有一个阶段性的评价。
二是跟踪考察制。在学习培训或挂职锻炼结束后,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换届、年终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同步考察后备干部,同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让群众来衡量,是否符合后备干部的条件,从而增强干部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律意识。跟踪考察,有利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劲头,高质量高标准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工作做出总结鉴定,组织部根据后备干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动态管理制。建立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对那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方面出现问题的,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或威信不高不适宜再作为后备干部的进行及时调整,始终使后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及时补充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充足的数量。
三、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实践中我们感到,传统的选人用人观念仍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障碍,为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做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一)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一支庞大的后备干部队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各类各样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素质高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进行选拔和培养。
一要科学预测,合理规划。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对各层次、各行业领导干部队伍逐一排队分析,调查预测,确定后备干部总数,建立一支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党政后备干部为主线,以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为补充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包括各种、各类人才:在门类构成中,既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科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有近期即可顶上去的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储备型”人才。
三要及时补充,保证质量。为了使后备干部队伍起点高、质量好,必须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筛选,有进有出,滚动管理,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二)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树立公开、公平的观念,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是新形势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到实行民主,搞好两个结合:
一是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要坚持群众路线,推荐后备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是否德才兼备,有无政绩或政绩大小,群众了解最直接、最客观、最清楚。因此,坚持群众推荐,可以避免经验主义和局限性带来的弊端。
二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培养选拔后备干部,需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同时应提倡青年干部毛遂自荐,使推荐和自荐有机结合起来。
(三)坚持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后备干部走向成熟
培养后备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使后备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味酸甜苦辣,磨炼他们的意志;就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进行多岗位交流,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长期在领导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交流到基层锻炼;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后备干部交流到上级机关锻炼培养;把长期在业务部门工作的后备干部交流到综合部门锻炼;把预提拔为主职的干部放在辅助性领导岗位轮岗培养等等。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知人善用,量才使用,合理安排有利于后备干部施展才干的角色
在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人,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引起争议,我们要敢用有争议的能人,客观公正地去衡量,根据政绩来评鉴,看主流,看发展方向,不求全责备,不以偏概全。只要没有原则和本质问题,就要大胆启用,尤其对那些才能和缺点都比较突出的“两头冒尖”的干部,应当使“长有所用,短有所制。”让这些青年后备干部在开拓进取中逐步老练、成熟起来。
(五)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有利于后备干部队伍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既要重视选拔培养,又要重视科学管理。因此,要树立标本兼治的观念,从制度入手,兼顾中、远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梯次配备的结构完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培训,又要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年轻干部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领导重任的内在素质。在培训形式上,坚持专题培训与委托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培训。在培训管理上,通过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后备领导人才工作的规律和趋势,一方面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在培训中选拔、结合选拔使用进行培训的方针,把后备干部的选拔、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完善考察机制。改革干部考察方法,广泛使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察方法,以及动态考察、跟踪考察的方法等;对干部的评鉴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评鉴的准确程度。
三是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干部进、出口渠道不畅,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障碍。没有干部“能下”的刚性要求,后备干部难以真正到岗到位。要完善干部考核的办法和制度,以健全考核机制为重点,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现能者上、平庸者下,相形见绌者让。要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年龄偏大的后备干部,要及时调整,补充后备干部,促进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的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后备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 上一篇:高分低能问题成因思考
- 下一篇: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