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5 05:27:00
导语: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历史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做好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关党建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省近年来加强机关党的工作方面的做法,本文就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努力推进执政能力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机关党的工作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按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机关党组织承担和肩负着更为广泛、更为重要、更为繁重的工作使命。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机关党的工作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
(一)党政机关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必须凸现机关党的工作的位置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是党的领导体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制定者、组织者、实施者,担负着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职能,是党的执政职能的直接承担者,在党的执政格局中所处地位十分重要。党要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支持政府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的政权赖以运转的党政机关。否则,任何好的方针和政策都将被歪曲和走样,任何好的改革措施和执政良方都将被抵制和耗散。对社会转型时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权建设来说,权力机关的腐败无能和臃蔽现象是最大的危机和“杀手”,执政党一定要重视和建设好这条“生命线”。从现行体制来看,我们对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已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但对于党政领导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建设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机关党组织所肩负的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的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党政机关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各级机关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机关党的工作加强了,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执政中更好地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更好的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机关党的工作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发挥特殊作用
在基层党的工作中,机关党的工作对象对执政能力建设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因为在党政机关中党员干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党员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隶属于机关党的组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如何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保证他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民执政;如何强化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保证党内生活的正常开展,是党中央赋予各级机关党组织重大而神圣的任务。因此,各级机关党组织要认清工作的主题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切实承担起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职责,承担起强化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职责,切实严格组织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执政格局必须重视机关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预警机制建设
惩处党内贪污腐败分子固然大快人心,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如果没有对干部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和预警,就不会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就无法保证执政党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政党,尤其是用先进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想信念和政治品质应该是党的“灵魂”,失去了党的意识和对党的信念,这个组织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组织,而绝不能称其为先进的政党;作为一个政党,“组织”的原则应该高于一切,失去了党的组织,就不能称其为政党,没有组织观念和组织生活观念的党员,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党员。这种对党的观念和意识,主要通过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引导乃至灌输才能日渐养成;对党的组织的观念和意识,主要通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活才能自觉遵守。由于诸多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仅仅是把党员干部当作普通干部进行教育和管理,甚至疏于通过所在的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疏于通过组织生活对他们的预警和监督,导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特殊党员”,一些党员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他们所在的党组织进行教育、管理和预警机制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着党风建设和执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而且关系着党执政格局的完善,严重地弱化了党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党的执政效率。
(四)提高执政主体的素质迫切要求改变机关党的工作滞后的现状
党的执政主体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中,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然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表现出来,执政党的活力和生机也来自于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执政党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是由消极抵触情绪引发的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能力退化、行政效率低下和法律规则被任意破坏的“软政权”化综合症状。目前,在党政机关干部中,特别是中下层干部群众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消极政治情绪,这些情绪虽然是在少数人中存在,反映的也不是干部工作的主流,但这种情绪的存在,加之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对政权稳固产生影响。甚至有的机关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思想麻痹,缺乏政治敏锐性;有的精神状态不佳,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服务意识较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有的知识老化,思路不够开阔,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搞不正之风,更有甚者胡作非为,严重违法乱纪,丧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些单位出现了“权力联盟”、“腐败窝案”的现象,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侵蚀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增加政权的离心力,削弱党员对党的忠诚度,涣散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强化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外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执政党时刻不能轻视权力机关党的工作
从苏东剧变的教训看。苏共执掌政权70多年,一夜之间国家解体、政权垮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忽视自身建设,尤其是放松了高层领导机关党的建设,是丧失政权的重要因素。在苏东剧变的策划及其领导人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级机关分离出去的党内异己分子。苏东在机关中逐步形成了很多既得利益集团,又加速了政权的更迭,而机关干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干部稳定政策的庇护下,这些干部成了各部和各地的“领主”,他们和他们周围的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特殊利益、特殊地位、特殊生活方式,进而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与人民群众关系越来越疏远的社会集团。由于缺乏监督,他们营私舞弊,漠视法纪,贪污腐化之风蔓延滋长。在党政机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官僚主义的特权阶层,其人数接近80万之多。官僚阶层一旦形成特殊利益集团,他们关心的就不再是执政党的信仰和信念问题,而日夜牵挂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失。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前苏联的一批党和国家精英相对于意识形态,他们更执著于个人实际可以获得的物质利益。”根据对前苏联政治精英分子的政治意向调查,只有不到10%的可以划为共产主义或国家主义者,而普通民众则总体上是拥护社会主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执政党制定出再好的政策来,也经不起这个作为执行层的特殊利益集团的“过滤”。波兰统一工人党也是因为中层干部对政策的消极蚕食而陷入瘫痪的。原共产党政权的许多高层领导人摇身一变,成了反对派政权的支持者、追随者和参与者,在苏东剧变后的23个国家反对派政权的领导人中,竟有16人是原共产党员
从国民党的失败教训看。党政机关的无效率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上层机关官员的腐化堕落,成为导致国民党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的美国驻南京代办写道:从前革命的热心者现在已在政府机关中安顿了舒适的工作,绝少关心自己的公共责任、自己的祖国、人民的幸福与进步,而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前途和互相间勾心斗角。一位国民党官员说,中央政府臃肿的机构为那些死死抓住官位不放的保守官僚所充斥,党的领导既不把党放在心上,也不受党的监督,从而导致国民党执政的乏力状态。就连不得不感慨说:“一切改革方案都处理得懒散、马虎和无效率”,“由于他们拒不实干,他们正在把国家推向崩溃”。总之,正是“机关病”把国民党的执政地位逐步弱化和虚化,最终导致失去执政地位。
从西方执政党的经验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基本上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掌管日常行政的事务官比较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有关公务员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不随执政党的变更而变更,这样有利于建设一个稳定的行政机关和一支稳定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当新的执政党上台执政以后,就会选派一批本政党培养的、曾为竞选出过力的政务官到各政权机关担任要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政权机关贯彻落实总统的政策和意志,正是有这样一批政治任命官员,总统的纲领才具有生命力。大多数政治任命官员都设法使自己掌管的机构适应总统的政策,解释这些政策,并力图说服和推动各自的机构按总统的旨意办事。因此,执政党对这些政治官员的挑选、培养、关怀和哺育非常重视,要求他们会出主意,有才干。他们的教育程度比一般人高,四分之三具有大学文化水平(一般人当中是二十分之一),而且政府中受大学教育的官员的百分比一届比一届高。出身于名牌大学的比一般大学的就更多一些。(参见〔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可见,西方国家的执政党非常重视政权机关建设和党的领导干部培养,并且始终注意通过党的干部把党的意志贯穿于政权机关工作中去。
从我们党的成长历程看。凡是党的各方面事业蓬勃发展和关键时期,都非常重视党政机关的建设和机关党的工作;凡是放松政权机关建设,弱化机关党的工作时期,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影响和损害。党的七大以后,在解放区党政机关基本上都建立了机关党组织。一九五七年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把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列为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以提醒执政党重视和解决。党的“八大”报告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国家机关中,存在着高高在上,不了解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对于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加以压制、对于群众生活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现象。我们必须认真地、有系统地改善国家机关”,“把我们的国家机关建设成为勤勉的、廉洁的、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党的十二大《报告》有针对性地指出:“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现在有些做党委工作的同志认为不管具体行政事务似乎就无事可做了,这种错误观念使党的建设遭到损害,使党的领导作用受到削弱。”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一九八九年政治风波过后,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党政机关要为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改变机关党的工作薄弱的状况。”近些年来,中央一直重视和强调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性,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机关党的工作又一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促进执政能力建设总目标的实现,给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一是对机关党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如何围绕执政能力这个总体目标,来整合机关党的工作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如何在这个总目标下,实现机关党的工作的各项目标,对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如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素质,实现思想建设目标;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实现组织建设目标;如何加强机关党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作风建设目标;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完成管理功能目标,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二是对机关党的工作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在机关党的工作方面,工委和机关党组织都担负着重要职责。对工委,党的有关文件明确赋予“领导、规划、指导、协助、监督”等职能;对机关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其负有“教育、管理、监督、参与、协助、领导”等职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机关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认真落实和履行好教育、管理、参与、协助、监督等职能,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三是对机关党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方面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如何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按照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解决好一些机关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严格组织生活会,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会,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如何解决一些机关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机关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真正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加大工作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预防和治理腐败上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围绕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紧贴发展这个主题,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工作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是对机关党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机关党组织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改变机关党的工作各自为政的情况;加强上级派出机构对下级派出机构的联系,发挥一级推动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整体效应,适应提高执政效率的要求,理顺机关工委、部门党组(单位)、机关党组织之间的指导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机关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的保证机制,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五是对机关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维护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是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机关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机关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的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如何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如何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机关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真正发挥机关党员的主体作用。
三、机关党的工作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
近年来,各级机关党的工作,在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化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组织体系建设作为着力点,以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作为立足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作为支撑点,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机关党的工作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机关工委工作性质的认识上有偏差。1988年,中央《批转〈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党政机关党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后,从中央到地方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陆续设立机关工委。机关工委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的派出机构,赋予了机关工委职能不同于机关党委的许多的职能和权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建认识上的偏差。机关工委是党委的派出机构,并非基层党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仍将机关工委等同于机关党委,对机关工委职能产生了缺失,影响了工委职能正常发挥。二是对机关党的建设作用的认识上有偏差。往往把机关党的建设理解为就是发展党员收个党费、组织学习开个会,将机关党组织误认为和等同于群团组织,抓不抓问题不大,甚至有的认为机关党组织可有可无,从而削弱了机关党的建设的作用,使党的权力部门逐渐异化为非权力部门。三是对机关党组织地位的认识上有偏差。各级工委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在干部编配待遇上应该与同级党委以及其它派出机构和职能部门相同,而目前大部分工委的委员职务等级却比其它派出机构和职能部门低配一格。同时,在对待机关党组织的问题上,机关党务干部也未进入正式职务编制序列,致使实际执行中出现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党务干部的积极性。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是困绕机关党的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机关党建在体制上呈分散、封闭状态,缺乏系统的上下指导关系,“有块没线”,各自为政。由于上下指导不力,致使一些成功的经验缺乏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缺乏统一研究解决,形不成整体合力,也难以发挥一级带动一级的作用。二是机关工委与部门党组、纪工委与部门纪检组的关系不明晰,工委与同级纪委、组织部、宣传部都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和体制摩擦的问题。由于各部门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一致,往往出现多头领导、多头发文、多头检查的现象,不仅造成对机关党的工作资源的浪费,而且形不成整体合力,降低了教育管理应有的效果。
(三)领导重视支持不够。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对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指导不够,一般化要求多,具体化部署少;对党的建设整体要求多,针对机关党建全面部署少,使机关党的工作与党委的重视程度成“正相关”。一些地方党委对机关工委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由于缺少上级推动,一些地方党委缺乏主动抓机关党建的意识,党委常委会很少听取机关工委的工作汇报和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机关党建工作疏于监督和管理。一些部门党组(党委)抓机关党建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党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不够。各级机关工委和部门机关党组织,是党的重要机构,但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及领导重视不够等原因,单位统统被忽视,岗位缺乏吸引力,有些部门把老弱病残的甚至是有问题的安排在机关党委书记岗位上,使权力机构异化为非权力机构,使部分单位的机关党建工作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了。
(四)制度设计有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不配套。一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缺乏与时俱进,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不配套的问题,致使有些制度落后、制度失灵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制度不合理。机关党内监督制度的设计有缺陷。一方面由于受现行制度的局限性,造成了机关党组织的监督失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缺乏将机关党内监督明晰化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另一方面,监督结果缺乏使用。虽然有监督规定,但无监督结果使用的办法,造成有规定但不能很好的落实规定。三是制度覆盖有“盲点”。一些党内制度的设计过于原则,不便操作,致使有章难循。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机关党组织参与干部管理作了原则规定,但如何参与管理,缺乏具体操作办法。还比如,机关党组织协助行政领导人完成工作任务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
(五)职能作用发挥不够。自身职能落实不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部分机关党组织不作为。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党不管党,由于缺少上级的支持,工作力度不够;有的定位不准,全面领导不落实;有的缺乏信心,工作有拖沓情绪;有的主动意识不强,工作中有等靠思想,自身没有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导致组织作用弱化,党务干部工作热情退化,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目前对机关党组织的不作为和作为不当,既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又无责任追究机制。根据调查,只有33.3%的认为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好,66.7%的认为不能很好发挥或基本不发挥作用。二是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普遍感到机关党建工作是抓不得、放不得,紧不得、松不得,多不得、少不得,深不得、浅不得。也造成了工作上不管了,领导说你失职,管少了说你不尽职,管多了说你越位的情况。三是职能发挥不到位。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忽视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政权运行的主要承担者和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却首先得不到教育管理,“害病的不吃药,吃药的没害病”。致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犯错误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党员。
四、适应执政能力建设加强机关党的工作的思路对策
面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必须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来谋划、来部署、来展开、来落实,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成效来检验,推动机关党的建设上新水平。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机关党的工作的领导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关键要解决好认识问题。解决好认识问题,首先要改变思维定式。把机关党建从单纯抓党员教育,抓简单的组织管理的认识中解脱出来,从主要抓纪念会、生活会、运动会、捐款会等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新视角来认识,并从其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所起的特殊作用上来深化。其次要把机关党的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大局中去认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提高执政骨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执政骨干素质能力,机关党的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机关党建在整个党的建设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三是从事关党的事业经久不衰的高度去认识。机关党建与经济和业务工作相比较,有时并不急。但不急并不等于不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可抓可不抓的。正如一句谚语说的:“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长期忽视机关党建,就会严重削弱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四是从完善党的权力监督格局的角度去认识。在权力的制衡上,机关党组织可以发挥纪检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情况最了解,机关工委实际上是同级党委在机关党建中的直接管理者,教育纠偏功能较强,成本小,时效性强,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各级机关工委、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如果从制度上再赋予相应的职权,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在体制内求得问题的解决。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关键。中央每年对机关党建应提出具体要求部署,各级党委要把机关党建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机关党建方面的重大问题;要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对下级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部署工作时,要将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要求,在考核下级地方党委、各部门领导班子时,将机关党建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机关工委派人参加;党委常委会应定期听取下级党委和机关工委关于机关党建工作汇报,并形成制度;对机关党建要给于具体的指导,每年提出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强化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动的局面,形成在全党、全国范围内重视和加强机关党的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从整体上落实职能,着力解决机关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并完善职能。按照《党章》和《条例》规定,在机关党建上,各级党委、机关工委、部门党组(党委)、机关党组织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从宏观层面综合分析,有领导职能、规划职能、教育职能、管理职能、监督职能、协助职能、保证职能等,各级的职能侧重点不一致。但不能仅用协助监督职能来代替全部职能。
2、关键是保证职能的落实。要落实好地方党委的领导职能,重视和支持机关党建工作。把机关党建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落实好机关工委自身的职能,对机关党的建设作出整体规划和部署。落实好部门党组(党委)指导(领导)职能。党组指导机关党组织工作,是党章赋予党组的一项重要职责,就决定了党组对机关党组织工作的指导不是一般性的指导,而是具有领导责任的指导。落实好机关党组织的具体职能。机关党组织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法定”职能,采取相应对策,抓好职能落实。
3、当前要突出教育监督职能的落实。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要提高思想素质,解决靠得住问题;要提高能力素质,解决工作上有本事问题;要提高作风素质,解决作风过得硬的问题。要解决领导干部带头受教育的问题,自觉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解决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教育监督手段少、动力不足、监督效果不能正确使用的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难问题,机关党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机关党组织对作为组织内一分子的党员领导干部了解最充分,监督也会最有针对性。要将上级巡视组征求意见范围逐步扩大到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听取机关工委、所在基层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意见,使监督制度全方位、立体化、规范化、法制化,形成依法制权、以权制权的权力监督体系。建立机关工委每年检查并公布部门党组(党委)领导干部参加党组织生活会情况,机关党组织通报本部门中层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情况的制度。
(三)改革完善体制和制度,变权力导向为规则导向
首先,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机关党建要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在整体工作上有突破,必须实现理念上的转变,改革完善体制和制度,从受领导意志左右的人治状态,转变为按照党内法规办事的运行机制上来。坚持以法治的眼光和观点来分析处理机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改革体制。有人认为:派出机构只对所派出它的机关负责,各派出机构不能建立上下指导关系。但是,从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建立上下指导关系不但没有害处,而且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上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第三要完善制度。机关党建要从提高执政能力需要出发,建立起一套“议事、决策、执行、监督、考核、奖惩”的“制度链”,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本着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循序渐进的精神,积极探索创设和完善以下制度:(1)全面建立机关党建目标责任制。(2)建立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3)建立党务干部任免考核考察审批制度。(4)建立机关党组织参与行政干部等考核制度。
(四)理顺工作机制,探索工作新方式新方法
要从体制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地方党委全面领导、上级工委加强指导、同级工委具体负责、部门党组(党委)加强指导、机关党组织狠抓落实的机关党的工作五级运行机制,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内容上建立经常性的教育、管理、监督、协助、服务等工作运行的良性机制,如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等;积极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建议权、选举权、监督权、质询权、申告权、弹劾权,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党员是党的主人的地位;要建立党内民主机制,稳步推行党务公开和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进一步畅通上级与下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直接对话的渠道,形成党员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好政治氛围。
要转变机关党的工作方式。机关工委要跳出原来机关党委的工作模式,把工作重心从原来机关党委的收缴党费、接转组织关系和发展党员等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宏观规划、检查指导、总结经验和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按照四中全会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机关党建的检查考核方式,积极探索机关工委和党委职能部门联合督查考核机制,并把机关党建的考核检查纳入领导班子、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整体考核之中,避免重复检查考核。同时,也要研究建立机关工委、部门党组联合检查考核机关党组织的制度。机关党组织要转变对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索机关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应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五)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党的工作骨干素质
机关党的各项工作最终要靠党务干部去抓落实。机关党务干部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按照四中全会“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的要求,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党务干部的选拔考核。把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上,给想干事、能干事、又能干成事者提供舞台;二要提高党务干部的地位。关心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加强党务干部的交流力度,在重要岗位上大胆使用党务干部。为了更好的履行好领导机关党建工作职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理,提高对各级机关工委委员的职级待遇,以便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三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党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
(六)开拓创新,构建机关党建工作新平台
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就必须要大力培养机关党建创新观念和创新艺术,要树立主动创新的观念,树立以学习推动创新的观念,树立开放式思维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观念,找准创新点,不断提高创新艺术。一是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行创新。把这一目标体现到机关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中去,落实到机关党建创新的具体任务中去,落实到机关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二是要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创新。要根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抓住机关党建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深入研究,集思广益,锐意创新,努力形成新认识,提出新观点,进而不断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可立足机关实际,有重点地开展一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活动;拓展工作领域,以创建“双优一文明”机关为载体,全面推进“五型”机关建设;可借鉴农村“三级联创”经验,在机关开展“党委、工委、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五级联创活动;开展评选先进机关党建部门活动等。三是在改革的敏感点上进行创新。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和研究新问题,努力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使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走出一条有机结合的新路子。要用新的思想观念思考问题,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到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去研究,放到实践中去定位,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机关党组织作用、开展党员管理教育、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机关民主政治建设等问题。四是抓住干部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进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抓住领导和机关干部的关注点、兴奋点,及时部署、及时引导,充分调动发挥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利用信息化成果进行创新。逐步实现党建工作与网络的有机结合,为机关党的工作创造新平台,从而提高机关党的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 上一篇:政法培育先进经验交流
- 下一篇:党员教育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