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边缘化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5 05:11:00

导语:党组织边缘化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组织边缘化经验交流

复旦大学郑长忠撰文说,一些基层党组织边缘化”是人们对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及其现实地位的一种描述。所谓党组织“边缘化”,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一部分党组织和党员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这些党组织整合社会能力较大程度下降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主导地位丧失的现象。目前,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村级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党组织空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由于这些企业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公有制企业有着体制、机制上的根本差异,因此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受到一些私管企业主的排斥或消极对待。在这些企业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党建空白点,致使一些党员成为“口袋”党员。2、党组织空转。这是指在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能够正常开展活动,但是没有起到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的作用,从而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运转的形式化。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和部分村级党组织中。3、一些基层党组织合法性基础削弱。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的解体,一些村级党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影响力下降,特别是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相比较于村民“直选”村委会主任的方式,上一级党组织提名、由党员选举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方式开始受到农民的质疑,使党组织的威信受到较大影响。

造成一些基层党组织“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与转型后的社会结构内在契合度下降。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市,政经社一体的单位组织日益被功能专业化的组织所取代,人们的杜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日益脱离出单位的空间,回到社会,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脱离了公社组织。因此,组织对人的控制日益减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党的组织结构基础和活动方式空间与转型后的社会结构之间产生了较大差异,导致了一些党组织“边缘化”现象的产生。第二,一些基层党组织资源配置功能与社会个体直接利益实现的相关度弱化。在过去的单位制度下,党的基层组织在单位中处于轴心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利益实现路径日趋多元化,人们经济利益的实现都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取。而对于转型后社会中人们一些新的政治诉求和社会需要,一些基层党组织很难予以满足,加剧了人们对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疏离感。第三,一些党的基层干部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与转型后社会要求背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些党的基层干部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有着内在一致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社会发生深刻转型的条件下,一些党的基层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逐渐不适应转型后的社会要求,特别是在一些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领域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一些基层党组织“边缘化”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执政党对社会整合能力的下降,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挑战。我们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依据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实际情况,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一要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二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三要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