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接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15 10:31:00
导语:农村接班级文化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问题提出
东方大港需要大港文化。**,作为一个拥有208平方公里的城郊型区域,它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设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也为我区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灿烂的新**需要现代化的新教育,现代化的新**教育更离不开新的农村教育。
从我区当前的教育来看,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学校内部,学校目前在国家颁考课程“中考”的各项质量指标上处于中下等水平,学校师资条件并没有相应的改观,生源仍然以农村学生为主,学业基础较为低下,学习动力不足。在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势下,比照其他先进学校,我们认识到,学生乃至整个师生集体的“团体士气”(学校组织氛围或校风)低落,教学效率较低,不能应对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由于农村乡镇环境和低文化家庭背景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着学习障碍,有的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有的缺乏必须的学习动力,有的甚至怕学、厌学,不少班级还有“心理疾患”、“行为异常”的学生。这些学生对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往往为之烦恼抱怨。从整体上看,在校学生的学业状况参差不齐,也有一部分学生处于中流水平,也有学有余力的,他们及其家长对学校的学习环境不满意,教师对此也没有特殊的措施。从教师方面看,中上游教师迫于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压力,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过于注重“应试”效果,而不能或不敢在教育教学上做一些新的改革,因此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缺乏革新思想,缺乏创新的种子,教育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中下游教师固守原有的“传授——接受”型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研教材、研究学生身上,他们只是把教学当作一份职业,而没把它作为一份事业,因此常有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事件发生。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急需提高。因此,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区政府及教委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和身理发展状态看,少年期是学生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其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许多外国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看做是个体发展上的“危机”时期,少年的身心发展充满着矛盾,这个时期可塑性大,也是最容易形成不良品质的阶段。儿童进入初中以后,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与小学相比,无论在学习内容和方法、学校的集体生活及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中学的学习内容比起小学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科门类显著增多,学科内容也比以前扩大和加深了。在学科的系统上,各门学科已经接近于科学系统,其中包含有许多关于事物的一般规律和抽象的原理。在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并促进青少年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学习方法上,由于课程门类增加,科任老师增加,教师各自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订出切实可行的学科计划。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善于听讲,主动按照教学的要求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在课后,要求学生能独立地主动地完成作业。这一切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而从教学实践表明,对于新的学习要求缺乏适当的准备,经常是少年学生尤其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化。小学生的活动一般都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到了初中,中学老师已经不象小学教师那样给学生以非常具体而细致的照顾,而是可以比较放手地通过积极分子来实现班集体的领导。这就要求少年有更大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时的学生也由单纯受教师照顾变为教师的助手。
(3)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发展。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初中学生来说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仍起作用,但此时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已日益发展起来,逐步成为主导动机。初中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愈来愈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往往是以客观因素为转移的,但初中学生则不同,虽然客观因素在他们的学习态度上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多半是出于自觉的。
因此,我们在**年提出了在农村初中开展“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方案,而其中“建立学习型班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子课题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实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二战以来,教育领域最具意义的突破,就是不断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冲击力和影响力的就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现代人必须面对持续多样的改革,并且必须接受一种新的法则:“要么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要么面临从这个世界销声匿迹或历经苦恼而陷入精神错乱地步的危险”,为了谋求对社会巨变的适应性,为了保持对社会巨变的警惕性,获得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动性,社会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以迎接知识经济提出的挑战,实现“科教兴国”基本战略;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要实现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的全面性,获得传统教育模式和生活模式改革的彻底性,就必须是人人都能终身学习,人人都在终身学习,个人成为学习型的个人,家庭成为学习型的家庭,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社区成为学习型的社区。因此,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既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更是为个人终身学习提供一套良好的保障体系,使教师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追求自己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习集体,激发学生认同感的需要。现在,教学难以成为儿童自主的活动。年级越高,差生比例越高,要使班级全员参与教学,可以说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建立学习集体,让学生在相互诘问、彼此充满感动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喜悦与感动的探究发现过程,逐步使学生得到满足感,强化进一步学习动机。
建立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的发展。康德说过:人不应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决、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行动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也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必须把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突出的地位。而校园文化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样离不开新型学校文化。有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没有知识是野蛮的,只有知识没有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失败的。当前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三个方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它就是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信息时代,人文素质犹尤为重要,“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我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非常巨大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建立学习型班级的理论与指导思想
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要必须以人为主体,树立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作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教师相信学生有能力、有责任心、愿意干好工作,并授权赋责,让有能力的学生放手去干,帮助教师成长,把班级的成功与教师、学生的个人成功紧密相联。人本管理的根本是尊重人格,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持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来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给每一位学生创设发挥其特长、潜能的舞台,因“材”引导,“量体裁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成就感和归属感。
组织学习鱼模式。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四部分构成:观念、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以及行动。他们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形状恰似一条鱼。另外,组织学习的导入与推进也离不开环境的参与与配合,就象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其中“鱼头”是观念,“鱼身”是组织学习机制,“鱼鳍鱼鳞”是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鱼尾”是行动起来,“水”是组织的外部环境。“鱼头”是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灵魂”。班级逐步健全组织学习,建立学生学习的保障机制,在不断的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组织学习的目标。
组织学习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组织学习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学习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是学校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社会,这种天性与渴望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个人不仅直接从事与知识、信息有关的工作,从工作中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在,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是一个学习机构,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识,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知识本身,而是使组织怎样更有效率的核心。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是同义词。一句话,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教师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不被淘汰的一员,教师要培养能适应并创造未来社会的学生,自己首先就必须把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学习型班级的内涵
新世纪是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的世纪,是学习型社会构筑与创建的世纪。我们设想的学习型班级旨在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师生共同愿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中介,开展创新型学习和班级活动,构建完善的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让学生充满集体意识,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其内涵包括:
1、学习型班级的基础————团结、协调、和谐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协调及环境的协调是班级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2、学习型班级的核心————学习、思考、创新
这里的学习是指班级学习,这里的思考是指系统思考,这里的创新是指观念创新。
3、学习型班级的文化————互相尊重、汲取精华
尊重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师师之间互相尊重;汲取是指在弘扬传统的前提下,选择汲取精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组织形式、学习内容等,最终达到建立学习型班级的目的。
初小衔接的学习型班级所欲达成的目标有:
1、恢复自信,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习。
2、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低于年级平均水平。
3、班级成员有强烈的班级归属感。
4、班级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初小衔接学习型班级建设实践探索
班级是学校机体的细胞,学生在校生活的“家”,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师生产生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行为作风适应它的要求,自觉地抑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班集体中学生的交往和社会关系结构以及教师的布置,都对学生更具有直接性和可感性。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侧重从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一)设计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学校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以及各种装饰,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班级教室的布置也同样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精心布置教室。由于初一学生从不同的学校来,又相聚在一起,面对的是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因此初一班级布置我们突出一个“家”字,让大家在这里有一种亲和力、归属感,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慢慢形成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老师在学生报到之前,把全体学生的照片和任课老师的照片贴在一起,组合成一条小河流的形状,象征着大家从不同地方来,朝着同一目标去。教室里还留了崭新空白的三面墙,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和天地。开学以后,班主任老师还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或节日,布置五彩缤纷的教室。如九月的教室是浓浓的师生情;十月的教室是累累硕果,展示着学生点滴的进步和成绩;一月的教室是快乐的心情;三月的教室是生机勃勃的力量。
设计好墙饰板报。我们在精心设计墙饰天花图案的同时,也把一些名言警句、奖状锦旗挂在适当的位置,充分发挥墙壁的育人功能。同时,根据学校或班级的不同活动安排,组织不同的墙报。学生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自己的作品,挂贴在恰当的位置,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建好图书角。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学生学得好,必须改善学生的“智力背景”,也就是说,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只学课程标准范围内的知识,而要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等。因此,班主任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书报拿出来,与他人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可以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设立班级橱窗。为了体现班级的共同意志和目标,形成规范化的班级,我们设立了班级橱窗。班级橱窗主要有以下几个栏目:班级精神和奋斗目标,班级课任老师一览表,课程表,班队干部岗位分工,班级值日生等等。
(二)制定有特色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起着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功能,班级的制度文化则起到了规范和约束作用,在约束和规范的过程中,逐渐使师生行为走向自觉、自主,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的制度文化是建设好班级文化的依据,我们在创设合作式的人际环境中,突出一个“爱”字,在创设竞争式的学习环境中,强调一个“比”字。
制定有特色的班级规章制度。在统一的班级规章制度下,我们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围绕着建立“学习型班级”目标,大家集体讨论,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新的班级规章制度。具体如下:
倡导竞争与合作的学生人际关系。在班级这一特殊的集体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倡导以合作为主,适当引导竞争性文化,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既能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又能以爱护对方为目的相互进行批评,相互鼓励,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取得进步。如班级明确规定各小组开展黑板报、班级周刊比赛以及开展各种文娱竞赛,提倡同学间相互帮助,在引导开展小组竞赛同时,推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配合,从而增设班级管理和服务岗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在保持原有班干部职数的前提下,增设班级管理和服务岗位,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如设置各学科代表、学、图书角管理员、宣传小组、卫生员、小报组、记录员、评分员等等,让学生体验到更多角色,也让学生更自觉维护班级和自己的自尊,增强学生纪律性和荣誉感。
建立小干部轮换制度,把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改变干部在班级中作为“特权阶层”的地位,通过竞争上岗,加强群众对班干部的帮助,强化“干部”能上能下的观念,淡化“终身制”的意识,增强学生承受变化、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打下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
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律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认识与追求,与他参与的实践、实践的挑战性、实践后的反思及他人从不同角度所作出的评价密切相关,而且循着由他评逐渐转向自评的路线发展,我们改变那种教师一口下结论的定性评价,使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促进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被评价者得于更好的改进。
在做好班内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服务。在每次的服务活动中,给不同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指导学生自办刊物、小报,记述他们的欢乐和苦恼、幼稚和成长。
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只要那位同学遇到困难,就会成为群体关注的焦点,得到真挚的关爱;不管谁获得了成功,都会成为集体共同的快乐和骄傲。在塑造班级群体个性上,坚持个体的独立性与集体的凝聚力、创新的活力和竞争的实力有机结合原则,使学生在这特殊社会人际关系中学会自主管理、协作管理。
(三)构建“自信、自主”的班级精神文化
1、开展班级论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要适应21世纪教育的形势,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改进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作为突破口。班级论坛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德育途径,由于它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上新颖活泼,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改进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任务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的情景。这种情景是教师创造的,一旦教师真诚、尊重、理解学生的态度建立起来,“学生就能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束缚走向创造性”。依据这一理论,班级论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重在自育的活动过程,每月一个专题,切口小,深入实际。它的模式是“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规范认识、指导实践”,生活中的问题,思想上的困惑,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都可以让师生一起参与讨论,在班级事物中,班主任尽量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若学生提出建议,大家都同意,我们便采纳。这样,对班级的事,每个人都有权利管,都有发言权。
为了建立学习型班级,我们每个月有计划地开展班级论坛,具体活动内容
指导性。在这些论坛中既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确定了班级的发展方向。如“我们的成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班级论坛。
选择性。学会选择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未来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在班级论坛中,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两难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学会选择,建立自己思考问题方法,并用以指导生活实践。如:“我该帮助他吗?”班级论坛。
针对性。学习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是一致的。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只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经过一学期努力,各小组同学都知道要学习,但那时他们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对初中学习生活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适应中学的环境,适应与同学如何相处,适应中学科目多的特点,适应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等。经过一个学期适应,各小组同学已了解,学习差异有一些表现。这时候,如果不建立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观,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会产生一种惰性,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同学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班级开展“如何建立正确学习观”论坛,通过班级论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是享受生活的乐趣。”整个班级论坛程序:
(1)问卷调查。“学生学习观点”
(2)怎样建立正确学习观?
观点一:“古为今用”,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古人的读书观点,这样一方面提高阅读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习观。
观点二:小组讨论在互相学习中,让同学学习身边的例子。
观点三:每个同学选摘一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每天激发学习目的,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观点四:老师帮助分析学生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要求,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步形成其学习观。
2、建立学生档案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我们运用学生档案袋就是通过允许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允许学生反省和自我评定,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针对初一学生特点,班主任老师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学生自己收集作品,我最喜欢的人(老师、同学);本学期我最大的收获;我最喜欢的格言;我的荣誉栏;本学期最难忘的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座右铭;我本学期目标;我为班级做出最大贡献”等等。
张芦同学档案袋内容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欣赏能力、文才和广博的见识。————俄国赫尔岑
我为班级的最大贡献是:去参加数学和英语竞赛。
我的座右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彭老师,因为彭老师使我语文成绩进步。
我在本学期最大的收获是在期中考试中年级段第12名。
我的荣誉栏:在期中考试中班级第5名。
我的目标:我打算考进班级前十名内,分数在260分左右。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
我本学期最令我难忘的事是:到山勤野炊。
收集学生优秀作品,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是不同的,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言和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发展。我们设图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通过档案袋内容中“我最得意的事”,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优势智能。如王佳同学写道:“本学期我最得意的事在本学期期中考时,总分列全年级段第一,在初一英语竞赛中获二等奖”。夏胜达同学在我的荣誉栏里写道:“我最得意的是在年级段英语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在年级段数学竞赛中获的了第一”。
收集学生最佳作品,恢复学生自信。大多数班主任能接受“好学生”,对成绩差和调皮捣蛋的学生却往往爱不起来,因为他们给班主任带来的大多是麻烦。但是,在他们走出学校大门后,他们同样要面对竞争和生存问题,他们能很自信地去面对吗?他们在学校所能得到的常常是最差的分数、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脸色以及同学们那看不起的眼神。如果就这样让他们带着自卑走向社会的话,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不能让他们这样走出校门,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他们还没有尝试过,也许某些方面,他们会找到自己的专长。我们要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能表现自我的机会,用其优势改变弱势,因此班主任老师创设了一栏“最佳作品”、“最满意的成绩”,让学生在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恢复学生自信心。如胡磊同学写道:“本学期最难忘的事是我很荣幸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竞赛”。任洁同学写道:“我这学期最得意的事是我在学校接力跑时获得名次”。周顺龙同学写道:“我本学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英语,而且数学进步了很多”。王佳同学写道:“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李兴同学他成绩很不理想,但他觉得自己最得意的事是“能带着大家把班级卫生做得很好。”王杰同学写道“我为班级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每次打扫卫生时我都很认真、负责’”。在最佳作品里,有些同学收集的是自己一篇周记,一次字迹清楚作业,虽然这些成绩在其他好的同学里,根本算不上什么成绩,但是正是他们能发现自己的成绩,才能有信心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关注班级生活,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学生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可能形成相互间的不信任和单纯竞争,为了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尽快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佩服,班主任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增添档案袋“我最喜欢的同学(老师)”、“我最喜欢的书”、“我的座右铭”等栏目,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欣赏身边的同学、老师和自己。如任洁同学写道:“我最喜欢的同学是林燕,因为我一旦有了困难林燕总会帮助我”;我的座右铭是“战胜自己等于战胜一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小红帽》。王佳同学写道:“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座右铭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是徐老师,因为他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而且上课幽默、风趣;我本学期目标是保持班级前3名,力争第一。”朱丹同学写道:“我最难忘的事‘我们的彭老师,身体不适,带病给我们上课,突然,在教室里摔倒了,同学们都很着急。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件事使我很难忘’”。
3、体现人文关怀
利用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每次考试之后,学生都会在一定时期松懈。这时,我要求他们每人摘一条名言警句放在桌子右上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己也选一些催人奋进的名言与学生共享。如让学生立志,则送给他们蒲松龄的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考试之后,送“我不言败”、“胜败乃兵家常事”;为改变学生精神面貌,送“不给别人添麻烦”;自修课时,送“沉默是金”,鼓励学生多思考,少讲空话;学生持之以恒方面,送“笑到最后才笑到最美”。
积极重视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积极学习。非智力因素能帮助学生从动机走向目标,使人终身受益。如果一位老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温暖,成功时予以表扬,失败时予以鼓励,那么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所教的学科之中,形成一般积极的教育力量。我们试图让学生一直生活在“希望之中”,因为只有他们看到希望,自己才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从而在学习中克服困难,让毅力持之以恒。
老师寓教于乐,是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老师要努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而学习型班级也需要借助老师的指导与教学。老师要尽量提出一些问题,留给每小组同学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当“主角”,因为当“主角”是愉快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充当一下评分员,每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同学一个分数,让学生在咀嚼之中有逐渐爱学、想学、乐学、迷学。通过调查,大多数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是发现该科任老师的课能让他们感到快乐。
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需要不断满足学生追求成功体验,给学生不断追求上进的动力。如我班的王佳同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都名列全年级第一名,她在学习经验介绍时谈到:数学老师有一天给她一道比较难的题目,并鼓励她说“你一定能做出来”。晚上,她回到家里查了资料,真的做出了那道题目。从此,我认为数学难题也不过如此。在期末考试中,她轻而易举地拿了满分,这就是一种成就感在积极支配她去努力。我们老师都积极设法,满足学生成就感。如学习不太好的可以在体育、书法、劳动等方面表扬、激励他,从而让他寻找达到这个成就感的动力——积极主动学习。
特别是在转变有学习困难或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四种教育策略,以达到感动、感化学生的目的。
态度改变策略。面对态度严重对立,相互不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中介,在这个中介上达成共识后,在扩大对话的范围,直至态度的改变。
感受成功策略。主要帮助学生维持成功感或产生对成功的期待,包括强化“第一体验”,在第一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连续的成功体验。这要求在较长期的目标上确定相对短期的目标,使目标容易达成。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习成就与目标对照,以便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
教师奖励策略。对那些长期被人误解甚至轻视且已心灰意冷的学生,教师可把自己个人的资源如时间等和个性品质如热情作为奖品奖给学生,感动学生以消除误解。如与学生共进午餐或开展文娱活动。
捕捉“兴奋点”的教育。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寻找“兴奋点”的最终目的要能够引起学生兴奋才行。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班级和学生身边的苗头,造成兴奋点,使学生容易兴奋和感动,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实践成果
实验开展一年以来,实验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班级面貌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实验班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得到初步发展。
(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优于对照班
要看是否建立了学习型班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有没有得到发展。从实验班101班和对照班102班刚入学前区里统一组织的文化课成绩考试看,他们没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对照班在语文、数学的的合格率上要优于实验班。
(三)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增强
自从我们开展实验以来,班级同学间的关系更密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相互进步,共同为班级的成长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班级第一批被评为学校“修人班级”(学校授予班级的荣誉称号);班级获得卫生、体育、纪律流动红旗次数为全年级首位;期中考试101班四人列全年级前十名;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为**区第一,外语为**区第二;、学校英语、数学竞赛中获奖人数列全年级首位。在体育方面,龚静芳同学打破校标枪记录;迎元旦越野跑中男子组获第三名;女子组获第二名。所有这些取得的成绩都是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学生对班级的评价看,班长林燕同学称:“我们班全体同学在纪律、学习、卫生及体育方面自觉多了,我这个班长的压力少了”;缪文昊同学称:“在其他同学帮助下,我语文进步最明显了,我也开始喜欢学习语文,喜欢看课外书,感谢班主任老师及小组长对我的帮助”;冯波同学称:“我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得到了同学的认可,我们班同学都会去发现和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点了”;陈超同学称:“我升入初中时,成绩很差,可是老师和小组同学都很乐意帮助我,让我重新融入同学的队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班级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学生合作能力得到很好发展。
因为我们建立学习型班级是以建立学习型小组为中介,由一组组的小组汇合成一个班级,特别是实验班的语文老师在第一学期已怀孕,学生能在教师较少关注的情况下,小组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全区语文第一的成绩。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并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和处理能力。如有一次,实验班同学陈海平同学在活动课中发生以外,手折断了,而那时碰巧班主任老师外出学习。同学们赶紧采取措施,处理好事情:同学们停止教育活动,两位同学赶快送他去附近卫生院;班长马上去找我班另一位老师借钱;另一个同学打电话告诉班主任老师;陈海平同村同学马上去通知他家长;陈海平同学住院后,全班同学自发捐助钱物去医院看望他,体现班级的温暖。从上述处理过程中可以看出,班干部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实现了班级的目标一致。
五、问题及思考
本课题是通过“建立班级文化”,以建立学习型班级为中介,而其中又以一组组学习型小组为组成单位,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实现初小安全、高效衔接,并取得满意成绩,应该说,这实验是成功的,而且实验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新颖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更多的农村中学,乃至城市中学所借鉴,因此,我们觉得它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有实现课题目标有一些困惑:
1、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它由学生、班主任和其它任课教师组成,如何更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真正使班级融为一体,实现“人本化”管理,是我们在实施课题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如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任务的权利,并把它作为一项规章制度给以公布,但到了其它任课老师那里,学生还是得被动学习,完成不情愿的作业量。因此,如何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档案袋管理和评价作为班级评价的方法,它有一定的优势,如恢复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善于接纳别人,培养学生有计划学习,让学生学会反思等等,但在档案袋评价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现在做的还是班主任布置任务,学生往自己的档案袋增添内容,属于一种被动行为,因此档案袋内容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发挥。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评价、监控自己,实现档案袋内容的个性化也是我们以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针对学习困难生,我们也预先设想了一些措施,试图通过多种举措来恢复他们自信,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学习成绩看,他们不能说已经走出了学习阴影,学习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如何转化学习困难生,减少学习困难生随着年级上升,数量增长趋势,也是值得我们在班级建设中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