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幼儿园的现状思考
时间:2022-10-15 10:29:00
导语:办幼儿园的现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前教育而言,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但是,当前许多地方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区现有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现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办学内容和形式日益灵活多样,在实践中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性。
1、增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办学投入,有利于解决国家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如我区常住总人口27万,其中仅3-5岁幼儿7000余人,若以一般小区配套幼儿园6班规模接纳200名幼儿计,须办近30-40个幼儿园,政府每年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幼儿园办学。而目前我区每年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资金估计在300万元以内。为此,单靠政府办园,必然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学前教育事业,解决了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保证了许多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基本满足人民的需要。
2、促进了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和托幼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满足城乡群众对婴幼儿护理和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相当于全国35%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应“基本满足学前三年教育需求,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根据这一精神,当前的政府办幼儿园只能满足较小部分适龄幼儿的入园需要。而大量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基本保证了许多地方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而且推进了托幼一体化的进程,使许多0-3岁的婴幼儿也能入园。许多幼儿园推出了诸如寄宿制、假日托、延时托、钟点托等服务项目,均大大满足了城乡群众对幼儿护理和教育不同层次的需要,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安心学习和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3、开拓了幼儿园多元化办学的新路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幼儿园的办学已明显呈多元化发展势头。如我区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有部门或集体公办形式,有公有民营形式,有公办私助形式,有民办公助形式,此外还有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办园为骨干,各种办园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样的形势下,各种办园形式可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互动发展,而且便于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找到适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办园形式,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多数个体办幼儿园园舍条件很差,有的甚至是木结构房、危旧房;有的幼儿园园舍小幼儿多,导致幼儿严重超编;幼儿的学习生活设施、活动器具配备少,且破损情况严重;幼儿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活动场地,达不到办园所规定的基本标准,满足不了广大幼儿游戏和活动的需要;有的幼儿园办在公路边、菜场旁,周边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安全卫生隐患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园舍安全隐患重。许多幼儿园租用民房和单位旧房或用自家房办园,园舍质量没有保证,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二是卫生保健管理差,传染病风险大。许多个体幼儿园因规模小,卫生保健教师大多为兼职;保教人员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缺少专业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大量的保教人员未经妇保院体检,健康难以保证;许多个体幼儿园无幼儿健康证和防疫证,没有建立正常的健康体检、防病防疫制度。三是饮食卫生隐患多。许多个体幼儿园厨师无健康证,操作不符合卫生规范;厨房卫生状况很差,没有起码的消毒和防虫防蝇设备和措施;食物的进货渠道也让人担忧。如目前我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经卫生部门评估有卫生保健合格证的仅占25%。四是常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煤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摆放、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消防器材基本未配,存在着严重的事故隐患。
3、规模小,布局散乱:如我区60余家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中幼儿在200名以上仅5家,100-200名10家,50-100名的13家,其余的均在50名以下,许多幼儿园仅十名左右学生,很明显规模过小。又如某镇光在镇区范围内就有6所幼儿园,城区有的地段幼儿园也很集中,农村一村多园现象较普遍,而同时有的农村和城区地段相对较少。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办学资源的分散,以致许多幼儿园难以上规模、上档次,形不成规模效应,同时有的地方幼儿园又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4、保教质量差。其原因一是师资配备不足且文化专业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区个体幼儿园中有1/3以上的教师属初中或初中以下程度,正规幼师或中专幼师班毕业的教师少;同时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许多幼儿园一个班仅配一名保教人员,而且人员多混合使用,离标准要求相距甚远。二是保教工作无目标、无计划,教学工作无规范教材,无课表和活动安排表,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三是常规管理混乱。个体幼儿园家庭式管理较多,往往园(所)长一人身兼数职,一人说了算,多主观性、随意性,少规范性、科学性;平时缺少对保教秩序的监管,园务工作较混乱,园容园貌脏、乱、差。
经过分析,我们以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审批和管理体制不明确、监管工作力度不大。体制的顺畅在加强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在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审批和管理体制不明确、监管工作力度不大的现象,如在我区已批办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中,教委、妇联、镇(乡)都有审批的,甚至工商部门也在审批,其它许多系统自办的更是未履行任何审批手续。据了解,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原归妇联管理,纳入教委管理还是近几年的事,当时许多地方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2条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15条存在明显冲突,因而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如我区虽有过地方性文件,但并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因此在实践中尚未真正理顺办园审批体制,审批工作混乱现象未得到彻底改变。这就直接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低效,在实际执行中,作为负有相应监管责任的教委、镇(乡)、各办园部门和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扯皮、推脱等造成的监管不力现象,这就导致了一大批无证和明显不合格的幼儿园依然普遍存在,其办学质量也很难提高。
2、办园人员过份追求营利。根据《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应以营利为目的。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办园人员以片面追求营利为目的,不管有没有具备条件、有证无证,只要有钱赚就办。我区有一些幼儿园曾申请审批,均因条件不符被有关部门驳回,但仍照办不误,对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停办或整改意见置若罔闻。有的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根本不顾及教育质量及幼儿的健康成长,无办学投入甚至克扣伙食现象经常发生,以致形成上述种种不利、无序的局面。
3、保教人员学习培训不到位。由于审批监管体制不顺,教育行政、卫生保健等部门人力配备不足,许多个体幼儿园因人员配备少而难以派人参加等原因,许多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上许多保教人员对幼儿教育管理认识不足,以为只要把孩子管住就行,故而在平时工作中缺少思考,缺少对幼儿教育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导致其保教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低下,这直接制约着这些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完善和保教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城市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农村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并报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基于此,对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审批和管理,应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实施。如在镇(乡)辖区内的各类幼儿园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和管理,由镇(乡)中心幼托园负责业务指导;城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办的幼儿园由主办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县(市、区)教委负责审批、业务指导;城区个人开办的幼儿园由县(市、区)教委负责审批管理。这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委、镇(乡)和主办单位的权利和责任。此外,审批部门应加强《卫生保健合格证》的审核,并将其作为批办幼儿园的必备前提。
在此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县(市、区)教委要加强对已批办的城区幼儿园和各镇(乡)中心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督导评估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要管理本镇(乡)辖区内的幼儿园,同时督促镇(乡)中心幼儿园对辖区内其他幼儿园加强业务指导;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管,并负责对辖区内幼儿园相关教师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工商、法院、消防、公安等部门要协助主管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加强管理。工作中,各部门要注意及时交流沟通,严格把握办园的统一标准,凡硬指标不合格的应予“一票否决”。
2、区别对待,依法办事,加强治理。做到扶持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
对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日常管理要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依法办事”的原则进行:对于园舍设施、师资配备基本符合办学要求、有一定规模、教育教学活动设备较齐、园务管理基本规范、有一定保教质量的幼儿园应进行扶持和保护,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其发展;对已批办的办园条件基本具备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的幼儿园,可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合法手段促其整改;对原已批办的但却明显不符合办园条件,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幼儿园,应依法予以取缔;对办园条件基本具备但无办学许可证的可引导其办理有关手续,以促其办学行为合法化;对不具备办园条件且无办学许可证的幼儿园也应依法予以取缔。
3、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布局
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宏观调控,应按照社区人口的多少和对幼儿教育的不同层次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主要是通过撤并、联合、重组等方式调整区域布局,对幼儿园偏少的农村和社区可通过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对存在一地、一村多园情况的,可通过教育引导、行政干预和政府投入等手段促其联合办园。对办学水平较高的幼儿园可鼓励其以不同形式兼并接管其他弱小幼儿园,以发挥优质幼教资源的辐射功能。还可以通过股份制办园等形式合并一些小型幼儿园。此外,在年龄段分布、办学形式分布、收费标准的层次分布、所有制分布等方面也要进行协调引导。这样把发挥市场机制和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有利于形成各地幼教事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4、加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工作
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较差是制约其保教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此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其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要制定不同层次保教人员的培训计划,保证全区各种类型、层次的保教人员都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要积极组织广大保教人员参加县(市、区)组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要强化岗位证书制度和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不达标准不得上岗的标准要求,形成保教人员自我学习和主管部门强制学习相结合的机制;要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如教师的培训可由教委教研室安排,卫生保健教师培训可由妇保所安排,也可以区分不同对象确定不同专题由几个部门联合进行,以全面保证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使其不断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步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一生。《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提出,对社会力量办学应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为此,我们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同时,应加强管理和监控,着力消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使其真正能为广大幼儿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
- 上一篇: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稿
- 下一篇:农村接班级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