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开发思考

时间:2022-10-14 07:26:00

导语:人才资源开发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资源开发思考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人才资源的现实状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探索我县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策略,根据省、市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总课题的要求,我们采用全员统计法、抽样问卷和抽样访谈法等办法,对**的县域人才资源的总量、分量、结构、成长态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将我们的调查情况和我县人才资源开发对策思路综述如下:

一、**县人才资源的系统分析

1、**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

(1)、党政人才的基本情况。截止**年年12月30日止,**县共有各类人才5125人。其中,党政人才1710人,占人才总数6624人的25.8%。全县党政人才中,研究生1人,占总数的0.058%,大学本科的272人,占总数的15.9%,大学专科学历的884人,占总数的51.6%。中专学历的384人,占总数的22.4%,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69人,占总数的9.9%。全县党政人才中,35岁以下的人数664人,占总数的38.8%,36岁至45岁的569人,占总数的33.3%,46岁至54岁的438人,占总人数的25.6%,55岁以上的39人,占总数的2.28%。

(2)、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情况。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由**年底的3842人增加到66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403人,占总数的36.3%。

2、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67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2.8%,中级职称805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33.5%,初级职称1531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63.7%。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42%,本科学历的242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10%,专科学历的的931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38.8%,中专学历的932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38.8%,高中以下学历297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12.4%。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1102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45.8%,36岁-45岁的727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30.3%。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系列的1390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57.8%,卫生系列的439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18.3%,农业系列的90人,占专技总人数的3.7%,财会经济系列的164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6.8%。其它等系列的320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13.3%,

(3)、企业管理人才、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情况。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99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的1人,占总人数的1%,大学专科毕业的24人,占总人数的24.24%,中专毕业的44人,占总人数的44.44%,高中及以下的30人,占总人数的30.3%。35岁以下的30人,占总人数的30.3%,36岁至45岁的50人,占总人数的50.5%,46岁至54岁的10人,占总人数的10.1%,55岁以上的9人,占总人数的9.09%。从事建筑业的70人,占总人数的70.7%,从事交通运输储备及邮电通信业的18人,占总人数的18.18%,从事农林牧渔业的11人,占总人数的11.11%。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才496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38人,占非公专技、管理人员总数的7.66%;制造业77人,占总数的15.53%;电、煤气水产和供应业191人,占总数的38.5%;社会服务业38人,占总数的7.6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14人,占总数的22.98%。其他行业38人,占总数的7.66%。非公有制企业人才中,大学专科的29人,占总数的5.8%;中专129人,占总数的26%;高中及以下的338人,占总数的68.15%。35岁以下的205人,占总数的41.33%;36至45岁的229人,占总数的46.17%;46岁至54岁的62人,占总数的12.5%。全县农村实用人才417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人才117人,占总人数的28.06%;营销管理人才100人,占总人数的23.98%;种养能手75人,占总人数的17.99%;能工巧匠125人,占总人数的29.97%。

5、在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中,大专(含大专)以上9人,占总人数的2.16%;中专39人,占总人数的9.35%;高中及以下的369人,占总人数的88.49%。35岁以下的111人,占总人数的26.62%;36岁至45岁的177人,占总人数的42.45%;46岁以上的129人,占总人数的30.93%。

从调查情况看,**县人才资源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一是总量增长比较快。二是专业门类比较全。现有人才分属各个专业门类,基本覆盖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三是各类人才工作热情比较高。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88.4%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61.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或大部分发挥。四是人才年龄结构比较好。人才总量中,45岁以下的人才占有比例较大。五是政治素质总体水平比较高。六是下岗科技人员比较少。

调查结果同时也暴露出人才队伍存在一些问题。

①、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到**年底,每万人中拥有人才量只有33.17人。

②、人才质量亟待提高。我县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只有516人,研究生学历的只有2人,还不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技术职务的角度看,全县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只有67人,中级职称人才只有805人。

③、人才分布不太合理,导致个别人才分量不足。首先,从行业分布来看,党政机关拥有各类人才1710人,专业技术人才2403人,企业管理人才99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496人,农村实用人才417人。

④、人才表现与经济表现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人才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呈正相关的互动互适的两个变量,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以一定的科技和人才实力为支点,应该不惜重金,广延人才。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的人才群体也必须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承诺,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真正脊梁。从而证明自己“人”符所值,使“投资者”有所回报。**县人才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财政供养的人才总量过多,每年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的相当大,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域来说,为了留住人才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人才群体的经济贡献率却并不尽如人意。

⑤、人才流动性不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平均每5年就要变换一次工作,而**县许多人才的工作多年不仅没有流动,而且也不想流动甚至害怕流动。

⑥乡土人才开发工作滞后。**县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只有417人,总量过小。

2、人才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县人才队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可能得出多种多样的结论,但是,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⑴、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一直是由政府来直接操作的。这种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尽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它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的。①人才没有择业自主权,想进的单位进不了,不想去的单位偏偏进去了,从而产生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情况,造成人才资源浪费。②用人单位没有自主权,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使劲往里塞,特别是效益好一点的企业尤其如此。一方面,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由于人才进不来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庸员大量安插进来,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这样一来,企业管理越来越难,效益越来越差。③计划体制下,每一位科技人才都是一个“单位人”,属于单位所有,人才流动难度大。人才流动不仅关系到人才能否得到合理配置,而且关系到一个单位或组织是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诞生之初,总有一二年时间需要其成员互相协调沟通。经过充分信息交流后,开始配合默契,约五年左右,进入成熟期,这是一个组织的黄金时期。然后,由于组织成员间信息雷同化,组织活力减退,应变能力迟钝,效能降低,进入衰退时期。为了避免组织活力衰退,有两个方法,一是增加个体信息量,对成员进行不断地培训,二是让个体流动出去。一般来说,后者做起来容易些。另外,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才流动也是必须的。任何一个系统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就要不断地和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一旦停止,这个系统就失去了“生命力”,成为一个“死系统”。④由于长期做“单位人”,个体缺乏生存的危机感,缺乏竞争的意识,缺乏进取的精神,久闲成懒汉,个人的主体性丧失,对单位过份依赖。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才潜能的激发是极为不利的。

⑵、经济原因。造成**县人才资源方面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基础薄弱导致三个后果,一是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均无钱投入,竞争力日趋下降;二是企业中的人才生活质量下降,很多人才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非企部门甚至向外地流动;三是企业对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后继人才补充严重不足。

⑶、人才个人的主观原因。个人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知识老化。很多人才的知识都是5年前甚至10年前的,这期间又缺乏必要的进修,知识严重老化,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②思想不够解放。一方面,对单位过份依赖,缺乏自主自立意识,另一方面求静求稳害怕流动。③缺乏创新意识。

二、**县开发人才资源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加大改革力度,构建党政机关人才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机制。

(1)、逐步推行"凡进必考"和实施竞争上岗,激活用人机制,从**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我县共录用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14人,在30个单位130名中层干部中推行了竞争上岗,较好地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落到实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推行公开选拔制度,坚持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继**年在全县公开选拔3名党外副职后,**年县委在全县公开选拔了6名科级领导干部。从**年起,连续三年面向全县公开招考了90名中青班学员到党校进行集中培训,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训、管理。两年来,全县共提拔35岁以下的中青年优秀人才87人,占提拔干部总数的37.3%,有效地畅通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

(3)、我县今年正式启动了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今年三至四月,县领导亲自带领组织人事部门多次到省内几所著名高校洽谈了引进事宜,联系到30多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到我县工作。目前已有9人于9月初到位,安排到乡镇基层工作。另外,今年还引进了5名高校本科毕业生,采用先上岗再考试进入的办法,通过签订用人协议,安排到基层工作。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党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首先是普遍开展依法行政与行政许可法等用法培训,分别有493人和1081人参加。其次是开展计算机知识与WTO知识等业务培训,分别有949人和1190人参加。再次是鼓励党政干部参加脱产班、函授班、远程教育学习等,近两年来共有623人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文凭。此外,近两年来,还先后选派了65名优秀青年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学习,2人到国防科技大学培训,选送了4名到省、市机关跟班学习。通过以上各种形式,培训党政人才3446人次。

(5)、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外出谋职,实行"野外生存"训练,为造就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经济型、开放型、复合型领导人才,达到转观念、强素质、取真经的目的,县委采取了"野外生存"的训练模式,要求外派干部在自主谋职,切实体会由"官"到"民"的角色转换。半年来,远在广东、上海、福建等11个省市谋职的44名外派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截至7月底,有32人从事公司管理工作,并有24人得到了谋职单位的升职,其中月薪最高的已超过五千元。

(6)、深入开展"民主测评机关作风"活动。通过测评活动的开展,机关干部上下班时间得到保证,干部赌博问题得到有效遏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明显改善,深入基层办实事形成风气,勤俭节约行为得到提倡,全县广大干部为民服务"忠"、行使权力"正"、为人行事"真"、为公立业"实"的氛围更浓了,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三个文明建设。现在,作风是否扎实,已经成了衡量**县各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好坏的一个硬指标。近两年来,全县150多名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28名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分别被诫勉、降职、免职。

(7)、大胆改革,加大干部交流调整力度。**年至2003年,全县共交流调整干部546人次,有128名科级干部实行改任非领导职务,有93名科级干部提前离岗。通过加大干部调整交流力度,全县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43.68岁下降到40.71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61.4%增加到77.5%。

2、加强培养、管理和使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

(1)、试行人员聘用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自**年县委出台《**县事业单位试行聘用(任)制的暂行办法》以来,有68个事业单位,职工2772人正在推行聘用制。同时还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有42个事业单位,职工2158参与。

(2)、切实加强对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1997年、**年分别选拔了两批18名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了拔尖人才档案。**年以来,为近300人晋升了专业技术职务,并及时落实了相关经济待遇。同时,大力引导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近两年来,共吸收248名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占入党总人数的77.8%。

(3)、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农业科技中的推广作用。首先是抓好科技示范区、示范点的创建。林业部门组织专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组采取以乡、村、组林地作价参股、林业部门专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经营纯收入按股分红的形式,分别组建了60个股份制林场,造林面积3万亩。**县农业局在稳定粮食生产和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该局专技人员发展无公害蔬菜2万亩,完成订单蔬菜1.3万亩,集中发展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在106国道形成了产业带,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把我县建设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和粤、港、澳"菜园子"的工作目标。其次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年以来举办培训班200多期,发放技术资料5.3万份,利用电教片放映科技片2800场(次),2003年初,广大科技干部积极开展"五送"活动,为农民"送科技、送政策、送信息、送法律、送资金",把各种农村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指导他们调整结构。

(4)、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革新,注重引进、开发高新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经论证,择优申报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2项,杠杆犁、南瓜酒等科技发明和技术革新产品获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200万元,超过10万元以上的技术交易达12项之多,创造产值780多万元。

(5)、对分配在县以下农业一线的专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一是提前定级,二是享受浮动工资待遇。

(6)、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合力作用,推出了"人才+协会"等十多个协会开发工程,鼓励他们通过带头创办专业协会和科技示范基地等途径,促进产业发展。协会主要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交流致富经验,产销信息,帮助解决生产销售难题等形式,为协会成长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

3、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1)、建立健全培育农村实用人才的机制,大力实施县、乡、村人才培训工程。仅**年,我县共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07期,培训8157人次。

(2)、切实为农村实用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一是县委对6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予以重奖,并推荐上报了优秀企业家黄存礼、郭垂桂的事迹材料。二是组织高氯酸钾厂到长沙参加湖南省人才市场郴州专场招聘会。同时我们积极为湘肇化工厂、高氯酸钾厂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人才信息,并从其他改制企业推荐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民营企业。三是在乡土人才中开展了评选表彰"十佳致富能手"和"十佳科技示范户"活动,先后宣传推介了科技致富带头人村支书陈兆焱、种茶大户陈世洪等一批有影响的乡土人才先进典型。四是近几年积极选送10名农村种养优秀人才参加省厅举办的实用型知识培训。五是采用将乡土人才中的致富能人培养发展为中共党员或先进村、支两委班子担任基层领导工作的方法,今年全县有80名致富能人发展为新党员,有60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后列入了村、支两委的后备力量。

(3)、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主要分布在电、煤、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五大行业。总量增长较快,一是因国有企业改革所致,二是得益于民营电力生产产业大量发展。

三、**县人才资源开发的新要求、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1、加快**发展,对**县人才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

**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实现**县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对加快**县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以邓小平科技和人才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人才资源和知识经济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创造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造就壮大三支队伍,着力构筑人才平台;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人才素质,逐步形成人才优势,全面推进知识经济,力争到2015年形成与**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功能强劲的各类人才资源构成的人才智力支撑体系。

2、战略目标: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等体系,实现人才密集化、素质高层化、管理系统化,构成**人才平台并向人才高地发展。

3、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摸清人才底数,确立开发方向,理顺各种关系,完善管理组织,建成人才信息库,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引进和培养,初步形成人才体系,人才队伍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壮大。

第二阶段:组建起全县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保障、信息管理六个方面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基本缓解**县人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使全县人才队伍总量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第三阶段:全面完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健全人才资源开发的五大机制,即:科学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科学考核、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培训机制。为大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我县科技人员数量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

四、**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

目前,**县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已经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县委的工作思路中,“人力资源转化”工作被作为其它各项工作的“根本”。近年来,我县在“三支队伍”建设与相关的体制、机制的转换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人才工作是一项周期性较长、效益性滞后和动态性发展的系统工程,所以,要想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我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还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细致的劳动。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现状,我们认为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支撑我县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首先要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优势,增加生产与社会生活的技术含量,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应大胆决策,把“人力资源的转化”作为根本战略。

2、以改革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盘活现有的人才资源存量,激活“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花大力气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的存量。

在党政机关人才开发方面,根据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党政人才的素质、行政执法能力、学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也要有大幅度上升,平均年龄应有下降。要继续做好"凡进必考"和"竞争上岗"工作,确保党政机关人才的高素质。要加大选调工作力度,根据本县各党政机关、尤其是乡镇的客观实际,从高等院校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对**贫困山区选调毕业生的学历实行政策倾斜,放到专科毕业,以利于鼓励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干事创业。要开展县乡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提高党政干部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三农"的工作能力。继续鼓励县乡党政干部与群众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在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方面,要优先发展教育产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富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聘用制和分配制度成功经验及查找问题症结。为专技人才脱颖而出而创造良好环境;要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特别要重视加强涉农和工业经济部门等生产第一线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而提供人才保证;要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逐渐形成"公司+协会+农户"、"联合体+农户"的经济模式,促进项目和产业建设的持续发展;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在3年内培养60名能较好完成各项林业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确保林业技术服务到位。

在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要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生态富县、城镇旺县、科技兴县、项目立县"的发展战略,围绕着力建好14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三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努力以"三点一线"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按照"绿色生态县、天然空调城"的定位,大力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要努力办好**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让广大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转制后未就业人员通过职业教育,锻炼成为深受社会、企业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继续做好招商引资与引才工作。通过引进项目、创办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的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最佳配置找好路子;要整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组织、人事、扶贫、农业、科技、劳动、科协、建设等部门职能作用,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选拔部分拔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培训。发挥农林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农村技术培训服务基地作用,办好农村致富函授学校,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要认真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工作,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登记的实用人才作为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认真总结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的经验,给予表彰、奖励。要建好人才信息库。把那些有发展前途的、读书毕业的、外出务工返乡的,从事"五匠"的和具有乡土特色的人员,全面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和统计,弄清家底、加强管理、加强培训、交流和合作。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第一线建功立业,创造人生价值。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进行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量的扩张。人才是为经济服务的,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而我们今天在谈人才资源的开发时,如果还是遵循计划经济的思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常用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及其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配置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①、加快经济发展,带动人才总量的扩张。

在人才总量的扩张方面,就人才谈人才是毫无意义也是毫无成效的,必须把它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筹思考。首先,经济的发展是人才工作与生活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企业或具体经济项目是人才的载体,离开这一载体,人才就成了无水之鱼,既失去充分发挥才智的空间,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将对人才的数量与规格提出现实的需求。我们应该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经济发展与人才总量相匹配的格局。

②、利用市场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就业,以增加人才储备,扩充人才总量。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总结过去一年招商引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发达地区急于降低土地租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基地转移的大好机遇,坚持对外全面开放,借助外力的方针,主动适应政府垄断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生产要素从纵向流动向横向流动转变的总体态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资本、人才、市场主体和技术的四个倍增。

③、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人才观念,广泛富集高层尖端科技人才及其研究成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产业、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要想使每一个人才都变成“区域所有”,有用无用都养起来,这是不科学、不经济也是不现实的。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大市场,人才的劳动及其研究成果是这个市场上的特殊商品。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硬性规定高级科技专家的数量指标,一方面,我们养不起,另一方面,科学家、专家也没有人甘于为人所养,他们需要的是事业,是项目。当我们有需要他们服务的项目时,我们热情地邀请他们。当项目完成之后,他们又要到别处服务于适合他们的新项目。这种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正是市场经济机制配置人才资源时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这样,既可节约尖端科技人才的使用成本,又使他们的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说,我们县的做法是,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引导和扶持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创造适合高级尖端人才工作与生活的经济环境与人文环境,另一方面,把借智租智和直接购买成果作为主要方式,来发展我们的高科技产业。

④、积极培育县级人才市场,让市场在中、初级人才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战略规划来看,我县今后十年,人才总量每年都要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这些增量,再也不能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路,而要通过人才市场进行有效配置。另外,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速度必将加快,这些人员的重新就业也要靠人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所以,培育一个规范、健康的人才市场势在必行。

⑤、利用市场机制,搞好人才培训。扩充增量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扩充知识、技术总量。而搞好人才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扩充知识、科技增量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全部实行合同制、聘任制和竞争上岗制,行政机关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录用,并通过人才市场公布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层级岗位的任职条件,从而通过用人导向的杠杆作用来刺激各类人才学习进修的内在需求,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各类人才自主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并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促进培训机构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知识与技能的供需双方按契约方式,提供培训与接受培训。领导机关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规划、协调关系和提供服务上。

4、建立科学的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和人才基金,为人才工作、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只有生理、安全这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并激发“自我实现”这样的高层次的需要。虽然人才精神需要更为强烈,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物质需要的满足。目前,影响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因素是多方面,但是在住房、医疗以及未来生活的保障方面的顾虑是很现实的。我们应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类人才在住房、医疗以及未来生活的保障等问题,解除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

5、加大“乡土人才”的开发力度。县委要组织由教委、农业局、多种经营管理局等单位,以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县农业技术推广学校、各乡镇业余党校、成人教育中心校为阵地,全面实施“三本证书工程”。即从每年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比较优秀的青年进行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培训,经过培训,农业生产与多种经营方面理论与实践成绩合格者发给农业生产与多种经营结业证书---“绿色证书”,而后从拿到“绿色证书”者中选拔部分有志青年进行“社区服务与乡村管理”方面的培训,成绩合格者,发给社区服务与乡村管理结业证书---村干部任职资格证书,以此为基础,再从中筛选一批更优秀的推荐给基层党组织,作为积子培养对象。被基层党组织确定为“积子”的青年再进行《中国共产党章程》理论培训,成绩合格者发给“积子培训合格证”---“红色证书”。对拿到“三证”者建档确定为乡村后备干部人选,要重点培养。

6、花大力气办好我县教育,为县域初中级人才本地化提供源头活水。①改善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教育。我县基础教育实力较强,职业教育力量明显不足。职业教育是培养初级技术劳动力的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比例为1:1,但我县目前这个比例是远远低于国家的要求。所以,从长远看,职业教育有待大力发展。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性不足与基础教育发展性过剩的趋势,教育主管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在调整结构方面多动脑筋,早想办法。②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县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为了给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初级技术人才,比较现实的办法之一是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在初中阶段试行“3+x”学制,在学生修完三年基础文化课程之后,让那些未能升学的青年加修1年或2年职业技术课程。另一方面,普通高中,要让那些高考无望的青年有机会选修一到两门实用技术。③降低教育成本,保证“普九”实施。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还是为培养“仓库型”人才服务的,还在普遍地以升学为目的大搞应试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当然也能使一小部份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但是,另外大部份学生却不得不在一点技能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步入社会,只能成为社会上一批新的“潜生产力”。所以,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真正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富有创新精神、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