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地税政务公开思考

时间:2022-10-13 04:33:00

导语:和谐地税政务公开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地税政务公开思考

政务公开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客观需要;是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重要内容。20**年初,吉安县地方税务局在探索中不断推进政务公开,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形成了政务公开与地税工作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一、抓规范,严格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

(一)明确内容

该局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注重把握“全面、深入、规范”的原则。“全面”,就是除规定保密外,凡是干部职工、纳税人最关心、最敏感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进行最大限度的公开;“深入”,就是全过程、全方位、持久地公开;“规范”,就是统一公开内容、程序和形式,保证公开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三权”公开,即:“事权、财权、人权”。公开“事权”,就是及时将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进行公开;公开“财权”,就是将大额资金的支出、专项资金的使用、资金福利发放、招待费使用、车辆维修管理费等公开;公开“人权”,就是将干部任免、奖惩、招聘录用、人事调配进行公开。20**年,该局在推荐3名副科级实职、5名正科级、13名副科级非领导职务过程中,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充分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在党组讨论决定时,实行了“一把手”末位表态,被提拔的人员均得到群众的公认,未提拔的人员心服口服,增强了干部职工对局党组的信任。

(二)丰富形式

1、对外公开形式。对外公开对象主要是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主要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对外公开形式,一是通过发送有关涉税文件、资料和书籍进行公开;二是通过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活页式政务公开栏、示意图以及发放办税指南、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公开;三是通过定期(每年2次)和不定期(每年不少于6次)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业务培训会,通报有关税收政策调整事项、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

2、对内公开形式。对内公开对象主要是内部的干部职工,通过局域网、OA(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平台、局务会议、政务公开简报、政务公开栏、会议纪要、抄告单等形式,公开税收业务、党务、政务、财务、事务等事项。另外还针对一定时期的专门事项设立民主监督小组会议,积极扩大干部职工知情权、监督权,促进了群众参与管理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主人翁意识,真正让全局上下感觉到“我是主人,我在当家”。

(三)严格时限

主要采取三种时间方式进行公开,即长期公开、定期公开、随时公开。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经常性工作每月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并对事前、事中、事后公开程序、时限作出了“十项”明确规定,确保了公开的连续性和时效性,维护了干部职工、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抓完善,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机制制度

(一)完善组织机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政务公开工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工作机构,选配了工作人员,规定了各自职责,形成了“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具体承办,监察室组织协调,干职各级参与”的政务公开格局,克服了扯皮掣肘现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整体联动的机制。

(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主动与省、市局领导及职能部门沟通、请示等形式,集思广益,开门纳谏,经过反复论证,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方案》、《政务公开目录》、《政务公开信息反馈》、《政务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明确了政务公开内容、时间、形式、程序、范围、反馈、督察、处罚等,用制度指导政务公开工作,保证政务公开的规范有效进行。

(三)完善监督机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定期督查各项公开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从社会各阶层聘请了15名政务公开监督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面对面征求意见等形式,有组织、分步骤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至目前,共收到政务公开监督员和群众意见、建议15条。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制订整改措施,并按照已建立的信息反馈制度的规定向意见人给予明确答复,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干部职工、纳税人真正体验到了政务公开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四)完善考核机制。制订了《政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细则》,主要考核各部门、单位政务公开的运行情况,由政务公开督查领导小组,每月底对照《政务公开手册》逐条逐项检查、督查、督办,狠抓政务公开的贯彻落实。并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与年度奖惩挂构,确保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及时性、真实性。

三、抓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综合效益

(一)与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相结合。重点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津补贴发放、离任审计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务公开以后,党员与群众、干部与职工、地税干部与纳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有效地疏通和化解了干群矛盾和征纳矛盾,大家的心胸宽了,小道消息少了;当面议论的多了,背后指点的少了;愿意做事的多了,看别人笑话的少了。在增强了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解和信任的同时,也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

(二)与反腐治本工作相结合。重点把政务公开工作寓于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中,在人事调配、干部任免、工作人员录用上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对1000元以上非经常性开支均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加强民主管理,较好地从源头防止了腐败现象的产生,营造出透明的干事环境,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呈现“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三)与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重点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形象测评工作相结合。通过推行政务公开,集中纠正和解决干部职工、纳税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顺畅;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税企(征纳)关系进一步融洽;有力地推动了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继2003年至20**年取得全县形象测评连续三年四次第一、一年免评的成绩后,20**年该局又在全县的形象测评活动中荣获行政执法组和综合第一名。(吴振球、刘爱萍、罗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