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调查思考

时间:2022-10-13 11:36:00

导语:干部选拔任用调查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选拔任用调查思考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后,**市委组织部在前期组织对所属36个乡镇、机关部门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围绕当前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弱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条例》,探索和规范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近年来,**市乡镇、部门党委在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及新《条例》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总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运作、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特点是:

——学习贯彻《条例》的意识明显增强。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党委都能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按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组工干部要反复学,干部群众要了解”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特别是今年7月新的《条例》颁布以后,多数党委都能把《条例》列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用《条例》精神统一思想,带头学习,带头执行,带头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少党委在学习《条例》过程中,紧密联系干部工作实际,以整风的精神,对照中央提出的要求,以及《条例》规定等,认真进行反思和剖析,努力做活用人这篇大文章。一些基层党委还把学习《条例》与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5·31”讲话、加强党委及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条例》作为干部培训学习的内容,组织进行相关知识测试。大多数基层组工干部都能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把《条例》学习作为练好业务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坚持常抓不懈。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近年来,基层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般都能根据《暂行条例》规定的选人用人原则和标准,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集体讨论等程序进行,在干部任用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不”,即未经民主推荐的人选不列为提拔考察对象,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党委不讨论,呈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上报,党委没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不研究干部任免问题,党委表决时未获应到会成员半数以上同意不通过。一些基层党委对提拔任用的干部坚持做到“六有”,即有民主推荐或测评材料,有综合考察材料,有党委讨论决议,有任前公示通知,有干部谈话记录,有任免呈报表。多数基层党委的干部考察材料及谈话记录,内容全面,记录规范。一些部门党委对站所负责人的任免,都能按规定的要求,与乡镇党委主动联系,共同考察、测评,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调整任用。依据《条例》要求,结合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际,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的《**市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乡镇、部门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基本程序,将《条例》精神具体化,增强了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可操作性。

——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进一步提高。围绕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这一主题,基层党委都在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普遍采用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或民主评议的方式,把群众公认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不论是确定后备干部,还是拟考察提拔干部,都经过一定范围的民主推荐,凡得不到大多数群众认可的,党委不列为后备干部和提拔人选。干部任前公示制、村级党组织“双推一选制”和村委会选举制普遍推行,一大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提高民意测验的准确度,一些党委将民主测评的参加对象扩大到单位全体职工或大部分职工,参加测评人数占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总数的75%以上。三分之一以上党委实行干部考察公示,广泛动员和发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撩开了干部工作的“神秘面纱”。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不少基层党委在贯彻《暂行条例》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一些成熟的做法加以规范,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为了拓宽用人渠道,从99年起,市委组织部在两次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公务员和居委会、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基础上,今年7月又成功地进行了公开选拔镇长助理的尝试。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关于党政领导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得到落实,市镇两级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普遍推行,一些基层党委在组织机关中层干部“全体起立”、实施大范围竞聘上岗的基础上,对热点岗位正职满三年副职满五年的中层干部实行轮岗交流,多岗位磨练干部。为加强对干部的实绩考核,机关普遍推行了年度岗位目标考核,有的党委还通过采取“科室月月评,个人季季评,全年算总分”的办法,将实绩考核与干部聘用、奖惩培训紧密挂钩,实行干部考核末位诫勉谈话制度,对连续两年末位的实施轮岗交流或待岗培训。部分党委在任用干部过程中还试行了党委成员无记名票决制和直选试点。

应该说,乡镇、部门党委在贯彻执行《暂行条例》,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过程中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不平衡性较大,少数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尽规范,程序不够完备,资料不够齐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是《条例》的学习不够到位。客观上说,由于《暂行条例》适用于县处级以上干部的选拔任用,少数基层党委对《暂行条例》的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党委近两年以来从未组织《暂行条例》的学习;有些党委即使组织学习,也不够认真系统;个别组工干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程序和具体要求把握不准,一些新上岗的组工干部缺乏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常识。

二是干部任用不够规范。个别基层党委不能严格按规定的程序任用干部,在用人上仍有随意性;有的虽然组织了考察,却未形成综合考察材料;有的干部任用考察材料与党委研究任用的时间相隔一年多;有近三分之一乡镇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会;不少基层党委讨论干部任用的记录不够规范,反映不出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的场面;一些单位干部任用后的谈话无记录,考察材料、任免呈报表归档不及时。

三是干部考察材料质量不高。一方面,不能按《条例》的要求撰写考察材料,三分之一以上单位考察材料无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情况,一些考察材料只谈优点,不谈缺点,甚至没有考察人和考察日期;另一方面,考察材料过于简单,千人一面,不能反映考察对象的个性特点。

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面对逐步深化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少数基层党委无动于衷,一些党委在干部任用上至今未能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实行考察预告的也只有少数几家;中层干部的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轮岗交流力度不大,选人用人视野不宽,进出口渠道明显不畅,老化断层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个别单位机关中层干部符合任职年龄的只有一人,其余均超过任职年限,干部队伍建设仍缺乏生机和活力。

通过这次专题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基层党委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全面贯彻《条例》精神,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以严格程序为主线,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以强化监督作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1、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不断加大对《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从《暂行条例》到新颁布的正式《条例》,标志着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基本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更加成熟。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当前要把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学习作为要务来抓,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把学习《条例》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结合起来,与解决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与不断深化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基层党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党委书记、党群书记要熟悉和掌握《条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议今后对新提拔的党委书记和党群书记要进行《条例》知识测试。要加强组工干部的业务培训,把《条例》作为培训的基本教材,让组工干部熟记于心,融会贯通,成为贯彻执行《条例》的行家里手,切实解决组工干部“要求不明,业务不精”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委和组工干部贯彻执行《条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做好《条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向党员干部和职工宣讲《条例》,使他们了解《条例》,帮助党委贯彻执行好《条例》。

2、以严格程序为主线,努力规范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系列程序,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完备要求,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特点,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办事,乡镇党委也不例外,为此,建议省、市组织部门尽快出台乡镇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以规范基层党委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基层党委,一方面,要按照曾庆红同志讲的“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的要求去仔细操作,不能把规定的程序看着可有可无,随意减少,不能在一般情况下坚持,在紧急情况下变通,更不能把走程序当作形式,把履行程序中形成的成果抛在一边,自己另搞一套。另一方面,党委书记及分管领导在履行程序过程中,要亲自关注和监督,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准确把握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一个个具体的、环环相扣的环节,运用一道道“防护墙”,克服和减少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感情因素”和“权力影响”,防止出现草率马虎走过场,以至于从表面看程序全部都走了,但最终仍然出现用人失真、失误的状况,保证程序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以扩大民主为方向,逐步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基层党委贯彻《条例》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机械地执行,而必须以改革的观念和意识来理解《条例》,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落实《条例》,当前要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不断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首先,基层党委书记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和《条例》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守干部工作“十不准”纪律,在推荐干部时虚心听取意见,不“钦点”干部,在推荐程序上不搞变通,严格把好民主推荐关,在决定任用干部时充分发扬民主,不首先表明自己的意见,广听民意,在充分酝酿、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作出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更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其次,要本着“管用、实效、严密”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干部的议事制度,引导、规范、约束领导班子成员的用人行为,积极推行领导班子讨论干部预告制度和无记名投票制度,让领导班子成员有充足的时间酝酿、讨论、决定干部,并对领导班子成员讨论决定干部的会议议程作出严格细致的规定,从根本上杜绝班子成员附和一把手投“人情票”、“跟风票”或“暗示票”的现象。再次,要按照《条例》要求,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打破干部工作神秘化、封闭性的现状,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阳光操作”,不仅要让群众在民主推荐、考察干部时有发言权,而且在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监督等环节上,也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甚至由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现象,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由“暗箱操作”变成“阳光作业”。

4、以强化监督作保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市(县)组织部门要严格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宏观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在管好本级干部选拔任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要充分发挥干部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中层干部任免通气备案制度,明确职能科室在核定领导职数的同时,突出对基层党委干部任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必要时可列席下级党委讨论干部任免的会议。基层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把选人用人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进行自我对照检查,经常反思不足。要自下而上建立便利、安全、有效的举报制度,认真负责地受理人民群众有关用人上存在问题的举报和申诉。市(县)组织部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经常组织对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制订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工作具体办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坚决制止和纠正,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执纪必严,保证《条例》的全面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