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红包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3 09:48:00
导语:治理红包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红包是指包着钱的红布包或红纸包,多用于感谢、馈赠,从传统文化而言,它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产物,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一般都会封个红包作客赴宴,密切关系,增强感情,加深友谊,成为一种传统美德。不知从何时起,红包变了味,红包不红了,成了反腐败的对象,成了专项治理的目标。掀开“红包”的盖头来,不难发现:红包,是一种腐败现象。前不久,省纪委监察厅发出通知,坚决治理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接受和赠送“红包”问题,这是我省反腐倡廉又一重大举措,全省上下齐动,一个专项治理的活动正在全面展开。
《通知》所指的红包是指“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从现实中,我们撕开红包往里看,红包是一个个酬金、奖金、礼金、贿金的大杂烩。既有经济生活中的回扣、酬金、奖金,又有政治生活中的贿金,人情往来的礼金。从法纪的角度看,红包大致上有三种:一是合法的,比如那些报酬性的、奖励性的红包;二是非法的,就是那些具有贿赂或变相贿赂性的红包;三是“似是而非”的红包,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通常被归入“不正之风”名下。
多年来,治理“红包”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成效,但是“地下红包”有增无减,仍在泛滥:
第一,红包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领导干部收红包、医生收红包、交警收红包……要官送红包、贷款送红包、求情送红包、办事送红包……群众说: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红包。
第二,红包的形式越来越多。现金有人民币、港币、外币、存折,有价证券有股票、购物券、支付凭证、手机充值卡等等。
第三,红包的份量越来越重。小则几十上百,多则成千上万,根据其谋利的多少、难易的程度和权力含量的大小,红包的份量也随行就市,待价而送。原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苏凤娟在任徐闻县县委书记四年多时间,光收受红包就高达60万元,大多数是春节给拜年送的,其中93年春节,所送红包20多万元。
第四,送红包的方式越来越巧。红包刚兴起的时候,送红包的盲目性较大,“狂轰滥炸”,现在送红包的针对性强,善于瞄准关键环节、关键人物,搞“定向爆破”了。
总之,红包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一股暗流,一种流行病,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简直时尚化了。
红包之所以流行,有其赖以滋生的土壤:
第一,红包的作用多功能。有人说,红包有眼、红包有路、红包有情、红包有效。红包是“跑官要官”的重要手段,红包是“权力寻租”的重要谋介,在一些地方,红包简直成了各种钱权交易的共同谋体,成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共同“娼妓”。
第二,红包的外衣很漂亮。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礼尚往来”给红包披上了漂亮的衣服。正是以“传统美德”作掩护,给红包贴上合理的标签,冠以合法的名义“化腐败为神奇”。现在渗透到公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带有贿赂、准贿赂性质的红包,正是这种“礼仪”的推陈出新、借尸还魂。另外,红包最直观、最大方、最体面,稍有机会便可“成交”,送的很潇洒,收的也不尴尬。
第三,红包问题难查处。送收红包,“一对一”,“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对这类案件,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时很难突破,往往是“挂一漏万”;对于单位或集体送红包,往往量纪过宽、查处不严。
红包不红,红包很黑,它腐蚀和侵扰的是党和国家的某些领导干部,使权力资本化,公共权力私有化,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红包泛滥,使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准下降,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毒化社会风气,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红包是腐败的闸门,阴谋的开关,公平的亏蚀,道德的堕落,人性的染缸,葬送人才的陷阱,公有财产流失的黑洞,经济秩序的腐蚀剂。
治理红包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治标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治本主要是从教育、体制、法制三管齐下,加大源头治腐的力度,使红包这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