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中问题对策
时间:2022-10-12 09:25:00
导语:机关作风中问题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机关作风体现着机关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在市直机关广泛开展“营造创业环境,向机关官僚主义开战”等一系列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一些机关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问题不应忽视,调研中,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是:
1、学习风气不浓。把理论学习当成软任务、虚工夫,应付差事,平时学习念一念,竞赛测验抄一抄,习惯于照本宣科,满足于一知半解。2、进取精神不足。满足现状,习惯于按部就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心不尽心,在岗不尽职,混日子,消极怠工,工作怕苦怕累、不愿意吃苦动脑筋,遇到矛盾绕道走,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效率意识、时间观念淡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3、服务意识不强。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对待服务对象简单敷衍,一推了之,有的甚至冷落、刁难、训斥服务对象,有的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4、工作纪律不严。上班迟到、早退、无故旷工、不挂牌、溜岗、串岗、办公时间干私活、煲电话粥、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人还利用职务、岗位之便随意吃请,有损机关干部形象。5、工作作风不实。作风飘浮,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没有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只了解表面现象,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以上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负作用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机关干部自身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机关干部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关键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使广大干部学好用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要认真学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作风建设,要善于把其基本原理运用于机关工作的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通过学习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赞不赞成、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学习,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现代科技、法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改进机关作风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每一名干部成为一根标竿。要求群众做到的,机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首先做到、做好;要求群众不做的,机关党员干部坚决不做。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机关作风的改进。
二、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全面促进机关效能提高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如何,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决策的贯彻执行。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就要切实增强每个机关干部的岗位能力、业务素质、工作水平,提高执行政府重大决策的能力和机关的运作效能。
一要善于学习,增强领导发展的能力。机关党员干部首先要善于学习政治理论,强化效能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加强机关履职能力、落实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和锻炼,增强全局观念,提高机关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维护稳定的能力。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全面提高机关研究新情况、探求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整体水平。
二要畅通政令,增强决策执行的能力。把提高机关对上级部门重大决策和决定的贯彻执行能力,作为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岗位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强化效能监察,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党政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消除中间梗阻,保证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执行政策、加快发展、依法办事和维护稳定的能力,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确保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各级机关都能得到坚决贯彻落实。
三要创新理念,增强破解难题的能力。加强岗位能力建设,重在不断创新,重在改革发展,重在解决问题。解决矛盾和困难的办法最终还是要靠发展。要始终把思想解放和创新理念放在第一位,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使工作思路能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领导干部要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经得起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经得起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要主动针对新情况、新变化,为发展多谋新措施、新办法。针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中出现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科学态度,妥善处理好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三、进一步打牢群众观念,密切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坚决落实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在决策和各项工作中要把注重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真正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贴近民情、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二要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要强化投诉监督电话、信箱、网络,来访接待,意见征集,投诉办理和基层联系点等与群众加强联系的制度落实,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工作。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并落实重大事项的决策前的民主论证制、决策中的民主集中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建立完善矛盾疏导调处机制、民意沟通机制、便民服务机制、司法维权机制、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三要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工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和看病等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作为机关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提高标准,创新办法,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制定为民办实事的计划,让更多的群众在机关作风转变中受益。
四、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着重强化四种意识
1、敬业意识。敬业意识即敬业精神。敬业就是自尊、自强、自重、自爱。机关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佼佼者,在敬业精神方面应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不为精彩的外面世界所诱惑,力戒浮躁的人生状态,扎扎实实在本职岗位上奉献创造。
2、乐业意识。机关干部应树立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乐业精神。能否树立乐业意识,又取决于人的职业目标理想。所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是确立乐业意识的思想保证。
3、职业规范意识。职业规范包括思想规范、作风规范、政治规范、法纪规范、业务技术规范,通常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对于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并正确执行这些规则,不仅表明他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也直接反映出他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章不循、违法乱纪、明知故犯是职业道德低劣的表现。
4、勤业精业意识。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勤奋勤恳、认真负责、坚持不懈、执行规则。精业表现为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勤业精业既可创造社会价值,也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五、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积极探索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政机关是领导机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在机关中大力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积极探索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建设服务型机关结合起来。坚持把改进服务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强化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坚定不移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推进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动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解决影响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解决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解决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职责交叉、多头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形式主义、作风浮而不实的问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结合起来。结合公务员法的实施,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公务员精神培育为主线,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使“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成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
- 上一篇: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制度
- 下一篇:构建和谐机关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