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建设要点思考
时间:2022-10-11 03:01:00
导语:党员队伍建设要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全市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任务,以健全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和深化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主线,大力加强基层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措施,强化管理,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一)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一重点,立足于党员要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突出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党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纪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党员服务、带领群众的本领。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好各类院校、培训机构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教育资源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在全市建立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党员的开放式、互动性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要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学习、参加组织生活、通报等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课时要求,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活动方式,确保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中教育活动的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党员民主评议坚持以支部为单位每年进行1次。
(二)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扎实抓好旗县区、苏木乡镇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和**村、街道社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及各类中介机构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党员服务站点建设,对流动党员全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作用,着力构建“双向联系、双向沟通”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形成多功能、全覆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
(三)加大关爱党员力度。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工作新机制,上级党组织每年为下级党组织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随时随地解决党员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党内和谐。认真做好建国前老党员生活救助工作,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原动力。要保障党员权利,通过党员优先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推行县乡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党员质询会议制度等形式,为党员在党内生活充分发表意见搭建平台,让党员享受应有的权利。
(四)创新党员活动载体。总结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制定《关于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承诺制,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继续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科技示范户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五)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党员规划,进一步建立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等制度,重点在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和在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注重在退伍军人、回乡高中毕业生和优秀团员中发展党员,注重在“两新”组织和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不断把农村牧区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努力做到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中心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和中央“三级联创”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制定《关于深化农村牧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旗县区、“五个好”苏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基层满意的旗县区部门及群众满意的苏木乡镇站所的创建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深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精神,逐级明确责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一是要落实责任。按照各旗县区委总体抓、苏木乡镇党委具体抓、**村党组织直接抓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旗县区委书记抓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建立党委书记就基层党建工作向上级党委进行述职制度。各地区要建立旗县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制度、旗县区委定期研究分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旗县区委常委会成员要把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各旗县区委每年要向市委书面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要进一步完善旗县区委、苏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联动共创的领导责任,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责任网络。要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督查工作制度,通过定期进行督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旗县区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农村牧区建立联系点,每人联系一个苏木乡镇、两个**村,定期对党建工作、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抓点带面,推动工作,使所联系的苏木乡镇和**村经济社会有新发展,党建工作得到新加强,农牧民人均收入有新提高。三是实施部门包村工作制度。旗县区直所有部门都要包扶**村,既包经济发展,又包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一包双责”工作责任制,帮助**村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
(二)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展壮大农村牧区经济和**村集体经济。
一是以发展壮大农村牧区经济、**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深入开展干部大下乡、部门包村等“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和机关干部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一助一”、“多助一”为主要方式,采取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组织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一起,走出机关,投身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起县乡村三级干部服务链,结对包扶**村和农牧户,共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的服务。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扶持**村发展集体经济。**村级组织要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搞好中介服务,在服务中增加集体积累。下乡党员干部要帮助**村班子对村级集体经济状况、村级债务、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村党组织选准发展经济的路子,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做好指导、服务和扶持,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苏木乡镇党委要采取倒排查的方式,对集体经济薄弱村,逐个排队,紧密结合村情,帮助村级组织理清思路,制定发展规划,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确定壮大集体经济的具体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使**村集体经济有较快的发展。三是要积极稳妥地化解村级债务,严禁产生新的债务。将化解乡村级债务纳入到乡镇苏木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目标和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中,教育干部树立“减债也是政绩”的观念,通过建立考核、清偿、激励、预警等机制,查清底数,明晰债权,落实责任,积极化解乡村两级债务。
(三)进一步深化服务型苏木乡镇政府建设,提升“五个好”苏木乡镇党委创建水平。
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突出为民服务这一重点,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和构建和谐干群关系这一目标,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方式,创新便民服务载体,建立利民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规范和完善苏木乡镇服务大厅。要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服务大厅进行统一规范,每一个苏木乡镇都要建立起便民服务大厅,使服务型苏木乡镇政府创建硬件达到有综合服务大厅、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组织、便民服务手册、热线服务电话、公开栏、干部去向板和规范化图板的“八有”标准。同时,地域面积大的苏木乡镇可充分利用被撤并的苏木乡镇闲置用房,设立便民服务站,设立专职代办员,实行坐班办公。二是全面推行**村为民服务代办制。要按照“有醒目门牌、有专门接待室、有服务热线电话、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有党员干部轮流值班”的“五个有”建设目标,健全和规范**村便民服务站,设立便民代办点,配备专兼职代办员,在各村民小组建立便民服务点,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使便民服务站成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中心。三是创新更加便民的服务方式。在实行固定办公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设立流动服务车、组建便民服务队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到边远的**村现场办公、在农村牧区集日上办公;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建设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服务型政府创建模式,以利于农牧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牧区具体问题的解决。
(四)开展“五个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提升**村党组织建设水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关于开展“五个好”示范**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打造新机制、塑造新风貌”为目标,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五个好”党组织建设目标相融合,充实完善,细化为班子一流、队伍过硬、村强民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文明等6个方面内容,明确相应的创建标准,在全市选择100个**村,大力开展“五个好”示范**村党组织创建活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提高“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水平。各旗县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个旗县区选择10个**村作为市级创建示范点,于**年4月10日前将名单报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
一是选优配强**村班子。进一步改革完善选用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采取“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方式,通过“选、育、派”等多种途径,把一大批党性观念强、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人才选进村党组织,配强**村“两委”班子;同时,大力推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提倡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积极推行**村班子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依据**村干部的工作业绩建立合理补贴制度,根据**村干部的任职年限、农牧民评价等指标,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为途径,探索**村干部离职后老有所养的保障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提高**村干部投身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村党员干部培训。充分运用县乡党校、示范基地、远程教育、院校教育、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六位一体”的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帮助、扶持等多种措施,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本领,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力强、引导示范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群体,使90%以上的农牧民党员都得到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农牧民党员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苏木乡镇要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党员创业户,每个旗县区培养一批党员创业典型,在全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建设新农村党员带头人,使党员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三是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指导各地按照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以**村党总支为主体,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村级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网络化组织格局,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实现。大力推行“党组织+中介组织+产业项目+农户”的工作模式,鼓励党组织领办创办中介组织,把产业协会会员、种养典型户、各类经纪人、适用人才、劳务输出人员等五种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群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带动农牧民致富。要加强中介组织党支部建设,实现党对经济组织的领导,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更直接、更有效。
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和谐的民主环境。要在坚持和完善两委联席会议、重大事项“五步”决策程序、民情听证和党员群众“说事”等制度的同时,推行两委报告工作制度,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都要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报告工作,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要认真抓好**村活动场所建设,到**年末,全面完成**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任务。
三、创新工作方式,培养树立典型,推动农村牧区组织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
(一)实施典型引路。紧紧围绕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借鉴农村牧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培养树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典型,并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从**年起,每年选择1—2个专题,召开经验交流会议。承办地点由各旗县区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申请,市委组织部负责选定。通过现场会议的促动,着力培养树立一批具有**特色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带动全市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
(二)建立防退机制。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在认真抓好典型培养的同时,切实做好相对后进基层组织的整顿和巩固提高工作。各地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10%的比例倒排出相对后进的苏木乡镇和**村党组织,逐一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地采取结对帮扶、部门包扶等多种措施,促其转化提高。各地要在**年4月10日前将相对后进的乡村名单及相对后进原因和转化提高的措施报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
(三)强化督查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网络,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采取定期督查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全市各地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与调研,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各地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各基层组织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 上一篇:村为民服务代办制意见
- 下一篇:电信转型员工思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