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实绩考核思考

时间:2022-10-11 10:50:00

导语:干部实绩考核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实绩考核思考

党的**届**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科学的干部实绩评价标准和机制,既能综合反映干部的德才素质,又能准确考量干部的执政能力。本人结合从事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经验和我旗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现状,对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指导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工作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一、近年来我旗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我旗通过对现行干部考核体系的运用,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用人选人渠道、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新形势下,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干部工作的要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实绩考核导向性不突出。工作中就考核而考核,立足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方面标准不明确,导向性不突出。

(二)考核方法创新不够。注重年终考核,平时考核了解不够;考核方法简单,落实群众观不够,缺乏综合分析。

(三)考核标准不规范。考核内容笼统,缺乏合理性;考核缺乏层次性,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下干部实绩不够。

(四)考核结果运用不规范。考核结果同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结合不紧密。

二、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创新干部实绩考核工作需加强的几个方面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将使干部实绩考核更加科学、符合实际,更加准确、客观可信,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新新形势下实绩考核机制,必须以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落脚点,突出导向性

不同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对实绩的要求不一样,在干部中产生的导向也不一样,同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政绩、“工程政绩”等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考核内容不够全面以及考核方法不够完善等有很大关系。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必须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政绩不会凭空而来,空谈出不了政绩,坐等出不了政绩,唯有实干并且干好才能出政绩。基于此,把是否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作为考核干部德、能、勤、绩的重要标准,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时代特征,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考核干部政绩,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想干事,就是坚决破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创造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会干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决克服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急于在短期内出政绩等错误倾向。干好事,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检验工作实绩的最高评判者,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在工作中讲大局,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创新新形势下实绩考核机制,必须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标准改进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突出准确性

实绩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为此,要完善考评操作体系,规范考评办法,坚持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评价干部。

首先,健全完善日常监控体系,构建立体考评网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职能职责,探索构建由组织部门整体监控、党委政府督查室重点监控、纪检监察和审计统计部门主导监控、相关职能职责部门日常监控、目标承担单位自我监控构成的多个层面监控评价体系,形成立体式考核监控工作格局。健全完善目标运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目标运行情况“公示”制度、档案、台帐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逐步推动干部实绩考核日常监控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其次,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程度,建立社会化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一是推行实绩考核公示制。年度考核前,将每位干部年初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状中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中其它应承担工作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逐一列出,在公开栏中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发表意见和举报问题。二是推行实绩考核民意问询制。实践证明,通过印制调查问卷,采取民意问询形式对考核干部实绩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群众参与考核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听取群众公论。三是探索不同层面群众参与干部民主测评,建立地区性群众公议体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健全考核结果综合审定程序。一是实行分管领导审定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单项目标完成情况的审定,各监控部门在向组织部门提供监控结果前,要先经分管本单位的旗级领导审核把关,并作出评鉴。二是实行考核组议绩制。考核组每到一个地方考核结束后,都要召开考核组成员会议,充分听取考核组每个人的考核情况及考核意见,在此基础上汇总各方面意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准确评价。三是实行党组织定绩制。根据考核情况和目标实绩得分及社会公认评价得分情况汇总得出干部实绩考核结果,要提交常委会议进行等次审定。在综合审定中,要注意区分好真绩与假绩、显绩与隐绩、个体绩与集体绩的界限。既要看干部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大小,又要看取得这些成绩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基础工作;既要看获得政绩的手段和途径是否正确,又要看是否兼顾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既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又要看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还要看集体创造的成绩与干部本人是直接还是间接关系,等等,既不能把集体的成绩全部归于个人作用的结果,也不能在政绩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既要防止个别干部贪功推过,也要防止个别干部无功受奖。通过几个方面的相互印证,得出既与工作实绩相符合,又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创新新形势下实绩考核机制,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改进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目标体系,突出科学性。

科学合理地确定干部考核评价的目标体系,是建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有利于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政绩,有利于教育、激励和引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1、考核目标制定的原则

一要体现系统性,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设置上,必须符合“三化”的要求,体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上来,从注重短期发展转到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转到“三个文明建设”并重上来。

二要体现针对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情况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差异,在统一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下,对实绩考核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结构和侧重点。

三要体现科学性,考核指标的设置,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工作中心,立足本地区实际,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确定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足以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面貌、工作实效的若干重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要过于繁琐。同时,要把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放在同等位置上考虑,对软硬目标实行综合平衡。

四要体现可操作性。合理确定考核目标和目标的不同标准,实事求是地分出优劣好坏的不同档次。对本身有任务指标、能量化考评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对那些确实难以量化的目标,在完成标准和时限上要提出明确要求;对没有具体指标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也要尽量量化,难以量化的,则应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2、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目标设置内容

(1)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设置

考核一个领导班子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工作实绩如何,从总的来看就是看领导班子发展有没有新思路、改革有没有新突破、开放有没有新局面、工作有没有新举措。具体来说,要结合年初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分成乡镇**、旗直部门两个类别进行。在工作实绩目标设置上,可由共性和个性目标构成。共性目标可分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项目。对个性目标的设置,要因乡镇**和部门的不同而不同。对乡镇**的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提高”、“三化建设”指标;对旗直部门考核,主要放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创基层满意机关和干部大下乡扶贫解困助民增收活动等方面。同时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在计划生育、综治、安全生产、信访及农牧民负担等方面发生重大违纪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使目标体系既全面准确,又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2)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设置

建立领导干部考核目标体系,要在明确干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科学准确、规范合理。领导干部的考核目标体系通常由德、能、勤、绩、廉五大项组成,突出“绩”的考核,并形成若干项子指标。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大致可分解成3个要素,其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办事公道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对领导干部“能”的考核大致可分解成12个要素,其内容包括:政策理论水平、战略思维、依法执政、科学决策、统筹兼顾、执行制度、组织指挥、沟通协调、识人用人、开拓创新、管理激励、处理突发事件及解决复杂问题;对领导干部“勤”的考核,大致可分解成5个要素,其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勤勉高效、求真务实、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对领导干部“绩”的考核,大致可分解成4个要素,其内容包括:履行职责、工作思路、工作落实、工作成效;对领导干部“廉”的考核,大致可分解成4个要素,其内容包括: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预防和控制腐败、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各项子指标因为领导干部的职位的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区别对待,务求科学准确。

(四)创新新形势下实绩考核机制,必须坚持奖优罚劣的原则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实效性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结果运用体系,不仅有利于建立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使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能在干部中形成立党为公、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优良风气,形成“凭实绩,重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

1、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根据实绩考评情况,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对实绩考评突出的领导干部,在适当时候给予优先提拔重用,真正实现“能者上”。对考评中群众反映较差,工作实绩排名居后的领导干部,视不同情况,严格按相关制度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真正实现“庸者下”。

2、作为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一是完善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采取发放“成绩单”等适当形式,将考核综合评价意见和等次意见向被考核单位和对象进行反馈,改变以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上级考核评价自身工作、表现知之甚少的情况,增强干部考核工作透明度,激励各级干部爱岗敬业,营造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二是把实绩考评与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结合起来,直接把实绩考评结果转化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按考评情况确定干部应属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不同等次。三是把实绩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形成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对被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其成员评为优秀的比例可适当提高。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取消班子成员当年评优评奖资格。

3、作为教育和培训干部的重要依据。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自身存在的不足,要认真帮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对有反映和存在问题的干部,将视情况分别进行诫勉式谈话、批评式谈话、警示式谈话,指出问题所在,并根据考核结果反映出的弱项和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施教,分层次和类型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使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