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思考
时间:2022-10-11 10:30:00
导语:村级集体经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牧区基层政权的基石,是嘎查村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这就要求各地要在农村牧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实力,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一、当前我旗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嘎查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总量不大。到**年末,全旗没有集体经济的嘎查村有95个,占206个嘎查村的46.1%;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的嘎查村有49个,占206个嘎查村的23.8%;1万元—5万元的嘎查村有30个,占206个嘎查村的14.6%;5万元—10万元的嘎查村有25个,仅占206个嘎查村的12.1%;1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有7个,仅占206个嘎查村的3.4%。
(二)嘎查村集体收入大幅下降,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税费改革后,全旗农牧民负担水平从根本上减轻。据统计,到**年末,全旗减负总额为2076.6万元,农牧民人均减负92.7元。在农牧民负担下降的同时,村级集体收入也急剧下降,税费改革前,乡村总收入为4358万元;改革后,实际收入为1972万元,减少了45.25%。随着“皇粮国税”的全部减免和耕地二轮延包落实完善工作的结束,相当多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来源于少量的机动地和流动畜群发包,除此之外,无其它收入来源。大部分嘎查村连干部补贴也不能正常发放,公益事业无法兴办,带领群众致富没有经济支撑。
(三)嘎查村债权债务持续攀升,集体经济不堪重负。全旗11个苏木乡镇206个嘎查村,集体资产总额1.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6398.7万元。集体债权总额6621.6万元,集体负债总额6602.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1%,负债村175个,嘎查村平均负债36万元,户均负债1495元,人均负债362元。这些债务多以民间高息招款为主,沉重的债务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本就薄弱的嘎查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资不抵债的嘎查村由**年底的40个迅速上升到现在的70个,集体经济在重债之下不堪重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基层干部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农村牧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干部从繁重的税费征收工作中解放出来,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使一些基层干部处于盲动和无所适从的境地;另一方面,新形势下,需要农村基层干部转变角色,尽快从“种、管、收”、“催、征、罚”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中转变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服务型”、“创业型”和“科技型”干部。但是一些基层干部注重发展的意识不强,特别是有些乡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办法和措施,尤其是一些村干部缺乏创业的精神,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只是依赖于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扶贫援助,很少探索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
(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关系处理不妥。近年来,大部分嘎查村已将所有的耕地、山林分包到户经营,集体经营的功能被严重削弱。由此失去了统一经营收入,也失去了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
(三)党员的带动作用不强,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收入增长缓慢。突出表现为:嘎查村“两委”班子关系不畅,发展致富的思路不明;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低,带动能力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单个分散的家庭经济组织很容易受到激烈的市场大潮冲击,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的路还很长;农牧民收入仍然以粗放型农牧业收入为主,依靠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粮补和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拉动实现农牧民收入增加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
(四)嘎查村区域设置不尽合理,干部供养人员过多。全旗50户以下的“袖珍型”嘎查村为41个。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嘎查村大小,其供养人员总体偏多,大的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以上,误工补助5人以上;小的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也3-5人,误工补助不下5人。据**年末调查:全旗嘎查村享受定补和误工补贴的村级干部总人数是2225人,其中享受定补人数是1195人,以每年平均2000元工资计算,全年约支出工资239万元;享受误工补助人数是1030人,以每年平均800元工资计算,全年约支出工资82万元,两项合计321万元。
三、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为了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应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出一个发展集体经济的好队伍。在充分认识发展村级经济的调节社会分配、促进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兴办公益事业、减轻农牧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还需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坚持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配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发展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大胆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把一批责任心和事业心较强、懂经营和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党支部书记可在现有苏木镇干部中调剂使用,嘎查村干部工资逐步列入财政预算。对嘎查村委会主任的选拔任用,要在坚持“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实行差额选举,对于在选举上拉帮结伙、徇私舞弊,搞“家长制”和“宗族势力”的要坚决剔除。二是调整嘎查村区域布局,精简机构,压缩供养人员。按照嘎查村人口、收益和业务数量设置“两委”人数、误工补助人员,“两委”人员实行交叉兼职,合理确定编制。三是对嘎查村干部重新核定工资和福利性补助的比例,适当提高其标准,具体事项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指导。
(二)制订一套发展集体经济的好制度。强化对集体经济的有效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本着发展经济的目的,建立健全以资产经营为重点的集体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集体资源性资产(如土地)、实物性资产(如村办集体企业资产等)和货币性资产等多渠道增值的集体积累机制。一是加强资产管理,要进一完善投资决策和资产占用(使用)责任制度、资产核算、收益管理等项制度,增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二是加强合同管理,维护集体资产收益,对土地承包要本着合理负担的原则,依据土地等级和经营收益的高低,分类确定承包上交标准,对农业专业承包,如果园、特种经济作物等项目承包,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标经营,专业承包,确保集体收益稳定增长。三是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集体积累资金,要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和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的财务审计和干部离职审计等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考评考核机制,加大对基层干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
(三)确定一个发展集体经济的好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要把制订一个好的思路作为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瞄准市场抓经济,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制调活,走出一条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这就要求嘎查村“两委”班子要形成抓好经济促进发展的合力,对村情村貌全面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发展思路,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与特色经济,在谋划和实现群众致富的基础上壮大集体经济积累,进而夯实带领群众致富的物质基础。
(四)拿出一套发展集体经济的好措施。因村制宜,大力培植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于村情千差万别、各地的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必须从最容易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项目入手,采取有效办法,发展集体经济。一是要完善经营机制,办好现有村级企业。二是发挥村土地资源优势,培育以地生财的新机制。首先,要发展特色农牧业。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可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种养殖业;农区应继续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样,村集体从中可通过资源开发、管理服务等途径,增加收入。其次,要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办法,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合同,对土地集体进行“倒租”,由村统一规划,集体开发经营,或者由经营大户与农户签订转包开发合同,收益由集体、经营者、原承包户按比例分成。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些地处城镇周围以及公路沿线村,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通过集体非农土地要素的入股、联营等形式,兴办工业园区、专业市场,获取股利分红,开展物业租赁,尤其是对土地征用较多的城郊型的村,要利用好土地征用补偿款、投资兴建各类三产项目,或高科技、高投入的效益农牧业项目,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四是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资金管理,由苏木镇经管站对村里财务进行“双代管”,要做到既代管帐,又代管钱,防止出现只管帐、不管钱的现象。五是加强管理,有效化解决村级债务。要建立全旗嘎查村减债目标责任制,在全面调查核实村级债权、债务的基础上,通过划转债务、降低利息、审计总结等多种措施,有效化解嘎查村级债务,使集体经济组织轻装上阵。
(五)营造一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环境。进一步加大村级经济扶持力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用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经济强村,要稳定原有的优惠政策,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同时,对经济薄弱村,在兴办开发性项目时,政府应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扶助;对步入经营时,收取的管理费,应按一定比例,返回于村。另一方面,要实施对口扶贫。要继续采取部门联村,以强带弱,以富帮穷,乡村联合,村厂协作等途径,帮助引进一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逐步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上一篇: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思考
- 下一篇: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