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不良倾向思考
时间:2022-10-11 10:25:00
导语:乡镇干部不良倾向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机构改革涉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涉及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各部门的职能调整,特别是直接涉及到乡镇干部的切身利益。为此,改革中要尽量规避乡镇干部观念上的不良倾向,平息干部思想上的波动,面对问题科学分析、积极应对,使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一、机构改革中乡镇干部容易出现的不良倾向
1.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虽然大多数干部都认为乡镇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精简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合理界定乡镇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但从乡镇干部自身角度来讲,改革就意味着风险,直接涉及个人利益,有可能因为机构改革而从此改变命运,甚至丧失仕途前程。“树上的人反对砍树”,当改革开始时,每名乡镇干部想的最多的还是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把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利益抛之脑后。
2.消极抵触情绪增强。旧社会“学优则仕”、“当官者即可光宗耀祖”、“当官即代表荣耀和地位”的封建残余思想,一直影响至今。受旧传统、旧观念的影响,当前乡镇干部中“官本位”、“宗法”、“特权”、“等级”观念依然较为严重,多数人仍然认为一旦失去工作岗位和领导职位,不但意味着失去美好的前程,而且意味着社会和群众对自身工作能力以及以前工作成绩的否定。从而导致多数实干型、经验型干部对机构改革工作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对工作失去激情。
3.念旧思想增强。受工作惯性心理的影响,多数干部在面临机构改革或人员分流时,都会对原单位或原有工作带有感情,不愿离开或难以割舍。总认为在原单位干部之间彼此熟悉、相处比较容易,对原有的工作轻车熟路,做起来平稳、轻松。而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从事新的工作一切将从零开始,无形中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致使少数干部在面临机构改革时,畏难情绪加重,念旧思想加剧,甚至反对改革。
4.失落感增强。从心理上最难接受乡镇机构改革的是那些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调解矛盾能力强,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的45—55岁之间的老同志,他们工龄普遍在20—30年左右,面对改革普遍存在“退休有些早,学知识、学技术又有些迟”的焦虑心理,为党奉献这么多年,如今却面临机构改革、甚至会被分流或下岗,感到委屈和无奈的同时,表现出更多的是强烈的失落感。
5.忧虑思想增强。少数自信心不强的乡镇干部,特别是35—45岁之间的干部,年龄接近中年且家庭负担繁重,最担心的是分流或下岗后不适应新的环境或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甚至担心失去经济来源和稳定的工资收入,从而造成生活困难。这些人对机构改革较为反感,对未来持有忧虑态度,甚至感到前途迷茫、仕途无望。
6.怀疑心理增强。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乡镇干部怀疑机构改革过程中少数领导会中饱私囊、营私舞弊、“暗箱操作”,担心改革存在裙带关系、非政策倾斜、照顾等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公开的现象,甚至认为少数人会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再次获得如意岗位。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干部对机构改革产生抵制、怀疑心理。
二、有效平息乡镇干部思想波动的对策及建议
1.谈话沟通,政策宣传到位。首先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工作职责,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由县委分管领导、县处级包联领导和主管部门带头深入乡镇,针对改革期间乡镇干部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乡镇为单位全面开展思想动员和谈心谈话,进行思想疏导,把机构改革的目的、意义和趋势讲透讲明、宣传到位,使乡镇干部对机构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程序、相关政策措施有正确认识,引导他们自觉维护工作大局,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改革过程中,要把稳定干部情绪、统一干群思想贯穿于工作始终。
2.深入调研,方案制定到位。把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作为机构改革的基础工作。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详细调查掌握各乡镇的机构编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围绕乡镇职能转变、事业站所整合、人员分流等问题,广泛听取乡镇主要领导、村干部、村民代表、县直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摸清底数、查明情况。在此基础上,反复召开会议汇总研究,制定出台涵盖机构改革各个方面的实施方案,对乡镇的布局调整和机构改革政策、措施实行理性定位、科学决策。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或组织人员赴其他试点地区调研,借鉴外地经验,确保方案实施后失误降到最低、影响降到最小、问题出现最少。
3.严明纪律,工作监督到位。机构改革工作涉及到乡镇干部的切身利益,事关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和谐。为此,要把严肃执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以及机构改革政策作为一项关键工作,确保乡镇干部在机构改革期间人心不散,秩序不乱,热情不减,国有资产不流失。改革过程中,可以专门成立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国有资产清理登记领导小组,深入乡镇开展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国有资产清理登记,明确债权债务,并把不出现新增债务及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干部调整任用的主要依据。通过清查资产,禁止各乡镇在合并前变卖处置国有资产、单位和个人私分、侵占或擅自转让、调换国有资产,坚决避免因国有资产流失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各乡镇机关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情况,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改革过程中,县纪检委要全程监督,确保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4.透明公正,环境营造到位。干部分流、上岗工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一大难题。若想妥善、平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保证工作的透明度。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改革的实际要求,综合采取离岗退养、提前退休、离岗创业、辞退等多种方式,使乡镇干部提前退出岗位编制。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按机构改革后确定的行政、事业编制、领导干部岗位职数,开展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全员竞聘考试、考核上岗和领导干部公开竞聘、考试考核工作。竞聘过程中,要确保竞争环境民主、透明、公平、公正,做到好中选强,精中选优。要专门成立竞聘、考试、考核领导小组,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考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在班子配备和干部使用过程中,既要注重工作实绩,又要考虑工作连续性;既要注重干部的知识结构,又要综合岗位特点;既要尊重民主推荐,又要注重群众认可;既要注重干部个体素质,又要注重班子整体效能发挥,确保“能者有其位”、“贤者有其职”。
5.优化重组,机构整合到位。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根据乡镇政府职能配置和工作需要,对乡镇内设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根据干部能力和特长重新配备重组。可以撤销乡镇的某些站所把其并入其它服务中心或直接推向市场,交由社会力量举办。也可以根据城镇需要增设办公室或事务所。可以把各镇行政内设机构综合设置为几大办公室,把事业机构综合设置为农业、文化广电、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明确相应职能职责,有效解决机构庞杂、职能交差、人员臃肿的问题,确保乡镇撤并后干部有为、有位,有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