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理论思考
时间:2022-10-11 08:41:00
导语:党管人才理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众所周知,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全国执政的初期,我们党在人才问题上的认识在要体现在对干部的需要和使用上,党的干部政策已包含了人才政策,党管干部的原则就是党管人才的原则。那时,我党对干部更多的是要求他们有比较高的阶级觉悟。有对旧世界冲锋陷阵的勇气。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并长期以来坚持的“党管干部”原则,其精神实质,就是按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吸引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把他们选拔为党的各级各类干部,并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培养、考察和引导,使他们成为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党管干部”,对于利用当时有限的人才资源,保证革命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届**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相应服在干部政策上,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吸收了一大批具有高等学历和较高政治觉悟的知识分子进入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由于学历和人才紧密相联,**年以来,我国一直把“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作为人才的统计标准,这对于开展人才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标准逐渐显露出不够完善的地方。实践表明,有学历或职称的不一定都是人才,有些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才未必有特定的学历或职称。十六大提出“尊重劳动真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赋予了人才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四个尊重”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按照这一新理念人才应当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也就是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者。人才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对于人才的含义,需要在“四个尊重”的指导下进行再认识。
多少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党管干部”的方式掌担着各类人才;但进入新时期,我国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支撑党的各项事业的人才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各类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涌现、竞相发展,人才的范围也从过去的党内干部扩展到代表不同经济成份的、处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不同层次的价值创造者与贡献者。因此,在传统的干部队伍以外,甚至在体制以外,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各方面人才,需要党和政府给以必要的关心、培养和管理,不能使之政治上边缘化。同时,党对原来的干部队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干部身份,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淡化,党也不再以管理党政干部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直接管理,需要采取新的途径和方式组织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显然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单靠传统意义上的干部管理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要;“党管干部”一词已难以涵盖党对人才宏观管理工作所应承担的职责。于是,“党管人才”呼之即出。从“党管干部”走到”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工作的与时俱进。
从现代政党政治的视角看,“党管人才”的提出,是我们党基于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及执政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以及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组织工作中的深入贯彻。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要巩固与扩大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执政基础,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各级组织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公有部门,而现在包括私营、外资、合资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引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人才的流动趋势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断发展才的自由职业者人才群体。这些人才都是党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上述人才的作用将更为凸显,而现行的人才工作模式又难以将这部分人才纳入管理范围。党如果不加强对整个人才队伍的管理,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进步和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会逐渐削弱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说到底,“党管人才”,关乎党的领导权。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年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在“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党管人才”战略,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执政实践和两大历史性考验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二、党管人才的特点
“党管人才”,就是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党管人才”,是在“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是“党管干部”原则的深化和延伸,体现了党的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的有机统一。认识上一定要明确,提出“党管人才”构想,决不是另起炉灶,决不是用它取代“党管干部”。从党的整个事业来说、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双“管”齐下,这是规律性的结论,这一点决不能含糊。
比较看来,“党管人才”既延续了“党管干部”的优良传统,又开辟了“党管干部”新的发展空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从管理的对象上看,范围变宽。“党管干部”的主管指向党内,其管理的对象,主体是党的各级干部,并通过他们来带领普通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管人才的设计构想则指向整个社会,其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党政干部,还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组织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应该包括自由职业者,即“管”社会上各级各类人才,把各方面的人才都纳入党的视野,并通过对他们的关心、培养和管理,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共同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这决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更有执政理念上的实质性跃进。
二是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内涵变深。“党管干部”主要侧重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在政治上,制定相应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党的组织渠道监督和保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在思想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把他们培养成为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的中坚力量。虽然“党管干部”原则也注重对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要求,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侧重,在干部教育中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内容。“党管人才”不仅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深化了党对人才的管理职能。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把各类人才培养成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同时要根据分类管理的方针,通过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造就一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治党治军的优秀党政领导人才;一大批精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大批站在国际科研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确保人才强国战略落到实处。
三是从管理的模式上看,方法变活。“党管干部”的路径选择,是在行政权力架构之内通过行政体系设定的。如果我们把设在各级行政岗位上的干部视为点,用线连接起来的话,可以发现党政干部队伍的构成是呈宝塔形的。而更大量的、众多的专业性人才则是分散在各行各业的错位上,不仅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大多集中在基层。如果将他们连接起来的话,往往形成的是一个扁平的面。我们知道,塔型管理与平面管理体制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塔型管理是一种传统的行政管理,强调的是层次和级别,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从事专业性工作的人才,除了要求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外,还要求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的思维,他们的思维模式同行政人员的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机关里工作更多的是讲服从和执行;而在科研单位和学术团体里工作更多的是讲变异和创新。因此,对他们的管理方式应同他们的思维模式相协调,保护和引导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办法要活。要严格遵循人才成长和管理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对人才分类认识、分类管理。对党政干部,党委、政府应以直接管理为主;对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者队伍,应以间接管理、引导和服务为主,通过高效、优质、卓有成效的服务和营造宽松、祥和、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体现党的执政水平,扩大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控制力。
三、党管人才的实现形式
“党管人才”,是在**年底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才正式提出来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特别是在实现形式的探索上,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展开。大家都在思考,各地都在摸索,经过这样一个思考摸索的过程,认识和行动一定会产生新的飞跃。其中,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那就是,实现“党管人才”,最根本的是要走创新之路。
坚持观念创新。“党管人才”,是一种新思路,创新观念是前提。首先需要改变和克服的是“官本位”意识。“官本份”这一封建专制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的人生理念,其价值追求和判断标准就在于做官和官之大小,至今还根深蒂固并且顽强地表现着;近几年,在一些地方还有所发展,使相当数量的各级各类人才做了它的可怜的俘虏和可悲的奴隶。于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骗官、混官、赖官者出现了;假档案、假年龄、假资历、假学历、假数字、假政绩出现了;致使一些昏庸无耻、贪赃枉法之徒也能混迹官场。“官本位”在人才问题上的表现和危害,主要是以行政级别、官职大小来衡五个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其价值与作用的大小;对人才的选拔任用简单采用论资排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或过分看重单位的所有制属性。“官本位”的思维惯性,极不利于各类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也不利于党对人才的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着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因此,党要管好人才,必须变“官本位”为“能力本位”,引导各级组织摒弃“官本位”这一陈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论资排辈的习惯做法,按照知识、能力的大小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评价各类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要通过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新风气。
其次,要走出“管人”的思想误区。中国传统的干部管理是依靠行政单位和组织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选拔和任命。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形成党对人才的有力控制,但弊端则是,人们习惯于眼睛向上,听命于领导和上级,谨小慎微和过度服从压制了他们的能动性,对于冒犯上司或犯错误的担心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欲。所以,过去我们在干部工作上,往往错误的认为党管干部就是要管住干部和管住人才,通过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使一他们不犯或少犯错误。这种观念产生一种组织性误导,即在干部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上,往往强调义务性规范多、重视发挥主体作用少,强调共性多、尊重个性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开拓型、创新型的干部和人才。因此,党组织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变“管人”观念为服务观念,“管”的出发点不是去禁锢人、约束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让人发展,既要继续注重对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特别注重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做好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培养和保障,鼓励和引导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和新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管人才”就是“解放人才”,用制度活力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
坚持制度创新。落实“党管人才”,要特别突出制度创新,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为执政方式的一个新境界,“党管人才”应该为坚持、改善、加强党的领导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新的路径及制度平台。
建设竞争选择平台。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人才的涌现机制和环境,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其岗位上脱颖而出,推动人才在竞争中接受选拔。选人不能光看学历、经历而要看能力、业绩,要到赛马场上选骏马。要以此为基点,着眼于建立人才的汇集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在“赛马场”上发现人才,在“赛马会”中速选人才,打破以往静态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
建设培养成长平台。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是党管人才的关键所在。要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分层分类培养机制,优化人才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促进各类人才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在培养目标和重点上,对党政领导人才,要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和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着重提高他们的科研、学术水平,从中培养一大批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在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探索创新肥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国内培养与出国出境培训、短期培训与职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构筑学习型社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成长发展之路。同时,要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打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使人才在流动中脱颖而出,在流动中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
建设保障激励平台。要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服务保障,为各类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上,特别要按照“四个尊重”的要求,更新分配观念,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采用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同时,要坚持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坚持管理创新。“党管人才”,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也不能事无巨细,由党委包办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更不是要党委组织部门取代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基本的思路,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协调落实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 上一篇:电信精神文明经验交流
- 下一篇:干部选拔任用督查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