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回避问题思考

时间:2022-10-10 11:37:00

导语:任职回避问题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任职回避问题思考

一、当前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干部交流和回避制度是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制度的实施,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工作开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干部交流不平衡。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即横向交流多、纵向交流少,系统内交流多、条块交流少;乡镇干部交流多、机关干部交流少,主要领导交流多、副职和中层干部交流少,综合部门干部交流多、专业部门干部交流少。作为县一级管理的干部,交流对象基本局限于本县范围内科级干部之中。二是干部交流难度大。由于不同地域之间、不同部门行业之间工作、生活、待遇等条件的差异,造成干部交流时心理上不平衡、待遇上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三易三难”,即基层向机关交流易、机关向基层交流难,“冷门”单位向“热门”单位交流易、“热门”单位向“冷门”单位交流难,锻炼交流易,回避交流难。有的干部在交流任职时,还担心“后路难定”,不愿转行政、工资关系。三是干部交流面不宽。由于干部管理体制的问题,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干部的交流仅局限于本系统内的干部交流,县一级管理的干部很难交流进去,系统内部的干部也很难交流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交流面。四是干部交流有阻力。比如,一些交流干部的家庭生活存在具体困难,困扰着组织部门和部分交流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部的易地交流;一些部门领导认为交流来的干部占了位子,影响了本地区、本单位干部的提拔使用,对交流来的干部不支持、不欢迎、不配合;外界对交流的干部认识有偏见,甚至交流是认为把“不听话”或有缺点错误的干部交流出去,对交流干部有排斥倾向,造成交流干部自身的思想压力。

二、完善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交流与回避制度的对策

加强宣传,营造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全党形成干部交流和回避的大气候。

健全制度,促进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正确把握干部交流的原则,确定交流对象。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应遵循“六大原则”,即: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效能的原则;培养锻炼干部的原则;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的原则;对“热点”行业和“热点”岗位交流转换的原则;回避需要的原则;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原则。交流重点对象应是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以及那些管人、管钱、管物和执法纪监督部门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任职时间满十年的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且年龄适宜的,必须交流;中青年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属于避亲避籍任职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二是制定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明确回避范围、对象、程序及纪律监督。三是形式多样,加大干部交流跨度。坚持因人制宜、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重点做好班子结构需求性交流、培养锻炼性交流、调整性交流、避亲避籍交流和地区间经协性(互助性)交流等五种干部交流。四是结合实际,坚持有情操作和合理操作。要结合干部的实际能力、表现和地方部门的实际需要,在干部交流工作上合理使用干部,增强人性化操作。特别是要体现“就近”的原则,如地域靠近、工作行业性质相近、专业接近等,使干部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条块之间干部交流的问题,形成有利于交流的干部管理机制。一是改变条块分割状况,切实改变有的部门干部派不进、调不出、协调难的状况,推进条块管理单位的干部交流。一方面,在维持垂直管理部门干部管理现状不变的情况下,赋予地方党委在干部交流工作上一定的权力。另一方面,垂直管理部门也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党政干部交流、轮岗、回避的有关规定,除了同地方干部进行交流外,应在本系统内进行易地交流和亲属回避。二是加强竞争,形成干部交流的公平竞争机制。一方面,落实任期制,完善任期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届”的观念,创造更多的交流轮岗机会。另一方面,加大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强化“庸者下”的措施,使“能者上”有岗位。同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拿出尽量多的领导职位实行公开招考,以调节领导人员流向,保证交流干部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交流的激励机制。一是适当提高交流干部的经济待遇。对交流到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适当提高待遇。二是解决好交流干部的家庭生活困难和归宿。干部交流后,家属、子女随迁的,要实现“三优先”:随迁家属的工作单位,可尊重家属意见,适当从优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尽可能优先安排在当地条件较好的学校;对交流干部的住房可优先统筹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交流干部周转房。在干部接近离退休年龄时,组织上可根据本人要求就近安排到条件比较好的市、县、乡(镇)工作;已到离退休年龄,个人愿意回原籍或交流前的工作地生活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安排安置,解决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把干部的交流与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交流干部成长的干部政策导向。对那些经过多种层次、不同岗位锻炼、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优先选拔使用,特别注意从在基层、在艰苦的地方工作的交流干部中选拔干部。

严格纪律,保证干部交流回避工作的正常进行。干部交流和回避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严格的纪律作保障,加强纪律约束,确保政令畅通,坚决防止和纠正干部“调不进,派不出”现象。干部交流必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保证组织决定顺利施行,维护干部交流工作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