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10 09:24:00
导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民营经济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年,全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2800户,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总产值9.73亿元,完成增加值2.6亿元,占县域GDP比重的21.7%。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上形成了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发展格局。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经营环境,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对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详实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800户,从业人员28600人,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总产值9.73亿元,完成增加值2.6亿元,民营企业总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9%。按产业类别划分,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按企业个数划分,从事第二产业562户、第三产业1901户,分别占20%和67.8%;按提供总产值划分,第二产业4.3亿元、第三产业5.05亿元,分别占43.6%和51.3%。
2、民营经济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税收的取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年,全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缴税金2548万元,占到县域财政收入8998万元的28.3%,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年国税总收入6644万元,其中氯碱厂收入5600万元,其它国企收入6万元,民营企业收入1038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04万元,其中氯碱厂收入530.6万元,其它国有集体企业收入322万元,民营企业收入1434万元;07年度财政契税收入150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收入75万元。
3、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偏小。全县规模以上企业11家,其中服装加工企业2家(王牌、华南),工业企业2家(王成商贸、高二沟铸造),农产品加工业1家(**县金颗粒专业合作社),建筑业2家(东升建司、大成建司)、汽车营销与运输2家(银州工贸、伟华工贸),餐饮业2家(金龙、金泰)。11家规模企业从业人员2800人,平均每户255人;规模以下2789户企业从业人员25800人,平均每户不足9人,基本上都是个体户。规模企业固定资产过500万元的仅9家,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3家。
4、民营经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已形成了岩盐开发业、服装加工业、铸造业、建筑建材业、农产品加工业、汽车营销与运输和餐饮娱乐等支柱产业链,以伟华工贸、银州工贸为龙头的运输产业在本县挂户和外省挂户的车辆已经超过3500辆。今年的发展趋势更加良好,县内又新增一户销售企业,很多人排队登记购车。以“王牌”、“华南”、“雪燕舞”为龙头的服装加工企业,管理规范,质量可靠,产品供不应求。仅王牌一家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00余人,一年的工资性支出达200万元。以**县金颗粒小米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小杂粮加工企业,通过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十四届杨陵农高会、西洽会、银川农展会、山东农博会,通过产品展示,不仅宣传了企业,更重要的是宣传了**。特别是杨陵农高会上,“**小米”产品的展示和宣传,吸引了很多新闻媒体,中国国际新闻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多家媒体争先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名米·**小米”将逐步走出陕北,走向全国。**小米在农展会上一斤卖到4元钱的好价钱。通过展示,吸引外商购买“**小米”杂粮,去年12月份,一份订单合同18000箱,合同金额达110万元。以金盛化工、银泰化工为龙头的片碱生产企业,产品供不应求。王成商贸有限公司、王牌制衣有限公司、东升建司等企业通过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县培育出一批“守诚信、重质量”企业、优秀管理企业。企业管理趋于规范。“王牌”、“锦钰”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金颗粒小米专业合作社”在第十四届杨陵农高会上获得优秀展示奖,在第十届中国榆林荞面节上,**被认定为小米优势生长区。“**小米”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外部环境看,存在以下问题:
(1)宏观管理体制不顺。民营经济的宏观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目前,我县具有企业管理权的政府部门有中企局、工业局、国土局、安监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城建局等,这些部门对民营经济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既缺乏全面掌握,也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基本上是“管理就是收费”、服务观念淡薄,意识太差。中、省、市、县各级虽然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是由于一些职能部门监管和服务不到位,优惠政策不能充分兑现,扶持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存在“中梗阻”现象。
(2)缺乏资金支持,融资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较高,存在“惜贷、恐贷、拒贷”现象;二是财政扶持能力不足,向上争取资金的手续繁杂,要求条件较高;三是招商引资渠道少,受条件限制,一般加工企业难以落户,借助外力发展机会少。据统计,我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0%以上的资金源于企业内部筹集、家人和朋友资助。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在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发展的硬环境,如用地、用水、用电、交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有项目上不去。
(4)发展环境差,给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办事拖拉、审批过多、手续繁杂、执法不公以及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一些部门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态度不坚决,过多地强调行业规定和部门利益,甚至相互推诿扯皮,没有全面落实“先发展、后规范”和“放水养鱼”的政策。甚至还有“杀鸡取卵”现象存在。一些部门利用企业换证、年检时,搭车收费,加重企业负担。
2、从内部环境看,存在以下问题:
(1)技术和设备落后。大多数是初加工型工业和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导致企业成本高,效益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经营分散,企业间组织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关系,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带动效应弱。
(3)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模式主要是作坊式个人经营管理、家庭式合作管理、承包经营式管理。导致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目标不明确,对加强企业竞争能力建设,创造名牌产品考虑很少;二是各项制度不健全,有的制度形同虚设;三是对员工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教育不够重视;四是管理人员亲搭亲,友搭友,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4)法制观念淡薄,诚信水准较低。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个体私营企业,自身素质较差,法制观念不强,存在种种不规范、不健康现象。加之,部分民营企业对诚信经济缺乏深刻认识,“三角债”问题突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弱,发展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做大做强。
三、发展面临的机遇
1、政策环境日趋完善。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法规、文件从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提供财政支持、开展创业扶持、建立服务体系等方面,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2、财政扶持逐步加大。各级政府都将扶持民营经济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逐年加大投入。目前,中央财政预算已分别设立了2亿元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活动资金和5.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政府设立了近2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3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5000万元信用担保资金,县财政在年初预算中也安排发展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包装、调研、产品研发等。
3、优惠措施力度加大。一是国家鼓励下岗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自我创办个体企业的,经审批三年内免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并在年度减免税8000元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二是地税部门提高营业税起征点支持小企业发展。省地税局决定自**年10月1日起,将全省按期纳税营业税起征点由现在月营业额1000—3000元统一调整提高到月营业额5000元。三是《物权法》在法律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法律支持,允许企业用应收货款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中央人民银行已制定了具体的操作办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途径。
4、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西包铁路复线、榆绥高速公路建设、东山梁载能工业园开发、龙镇张家湾盐化工业园开发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和实施,加上其它项目建设,将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5、上级给予倾斜扶持。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将我县确定为全省31个“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示范县”之一,将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优先支持示范县建设。
6、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袁纯清省长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他的支持下,省编委下发了《关于理顺中小企业职能关系的通知》文件,在省乡镇企业局加挂中小企业促进局牌子,将原省经贸委承担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职能,以及省工交办暂时代管的中小企业发展职能,一并划归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乡镇企业局)。赵乐际书记于**年7月2日召开座谈会,听取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研究加快发展的措施。**年12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解决现阶段制约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从**年始,省上已将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围。
四、几点建议
1、整合部门资源,理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省委省政府决定中小企业促进局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行政管理部门,我县要进一步明确县中小企业促进局的职能,真正实行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三位一体”的管理和工作机制。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要参与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项目的调研、规划和建设,了解掌握参与项目的前期调研、计划投资、规划建设、生产经营、销售效益等项统计内容和指标,使这些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按时按季上报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实施,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法定数字缺位的问题。为省市年度考核打好基础。同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能有较为全面的掌握了解,对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保障。
2、加大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要加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榆林市扶南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扶持,县财政预算应切块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按照“向上争取一点、政府拿一点、企业出一点、社会股份占一点”的思路,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执行落实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大力倡导“亲商、扶商、助商、安商”的理念,善待各类外来投资者,进一步增强我县对外引资水平。
3、彻底治理“四乱”,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按照省委、省政府(**)19号文件精神,禁止和坚决整治一些部门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的不正之风,做到举报一个,查处一个。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兑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挂牌管理。建立发展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小企业促进局,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研究、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征询和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展联席会议的作用,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4、鼓励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发展队伍。一是广泛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宣传创业典型,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创业热情,加大力度催生小企业。二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群众利用自然资源和民间传统工艺创办中小企业,兴办特色企业,发展第三产业。
5、发挥资源优势,扩张中小企业规模总量。一是依托岩盐资源,在岩盐开发上实现突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并重,发展壮大现有骨干岩盐企业,在岩盐开发上实现量的扩张。二是依托绿色资源,在农产品加工上实现突破。搞好“中国名米·**小米”产业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三是依托支柱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上实现突破。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上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业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大力引导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和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医疗保健、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
6、优化经营环境。要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彻底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在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开、工作上放手、经营上放活、准入上放宽,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不争论、不指责、鼓励试、允许闯,真正做到高度统一,一个声音到底,上下无杂音。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要继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搞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更多外来投资,“筑巢引凤”,发展民营企业。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的招商会、博览会,不断解放思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突出重点,培植“骨干”、“龙头”和“特色”企业。一是抓骨干企业,扶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二是抓龙头企业,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具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引导,实现民营企业辐射带动民营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抓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好的民营企业群体和“名、优、特、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
8、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兴衰。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管理机制,不但重视技术人才、营销人才,更要重视管理人才。要注重激发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积极借助外力为我所有、所用,不断提高职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加快园区建设,推动民营经济集约化发展。要依托盐化工工业园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市场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把规模做大,把基础设施做优,吸纳更多的民营企业入园兴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城市集中,聚集民间物流、人流、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