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理论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05 05:39:00

导语:人才理论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理论实践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区召开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并揭牌,同时召开首届人才理论研讨会。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历史学会齐文化专业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崔部长给我做了一个不无溢美之词的介绍。其实,我在人才理论方面没什么研究,只是这几年,在齐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学习和探讨。我很荣幸的是,能和曹部长一起被聘为**区人才研究会的顾问,而且,能够在**区首届人才理论研讨会上做一个演讲,这是对我莫大的厚爱和高抬。

今天,我想讲的一个题目是《齐国的人才理论与实践》。我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呢?想法是这样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反复讲过这样的话:“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关键是人。”从这些方面来看,邓小平同志对人才是高度重视的。2003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非常好,这标志着我们国家高层领导人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它从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培养、人才评价和使用等八个方面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这个决定颁布后,我反复地看了几遍,为之欢欣鼓舞。最近,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标着着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听到咱们**区成立人才研究会的消息,感到非常的受鼓舞。据我所知,**区人才研究会是淄博市第一个人才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成立的非常及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成立仪式与人才理论研讨会结合在一块儿,使得我们这次会议内容更加丰富。

人才问题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世界的历史上,古今中外凡是明智的政治家都曾经给予高度的重视。鲁迅先生曾经讲过:“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在齐文化中,有一本很重要的书《管子》,是不容忽视的。它在国内学术界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管子曾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当今社会遇到的一些重大的问题,要想搞清楚它为什么,应该向历史寻求一些借鉴。如果不知我国未来命运的话,应该借鉴一下历史。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今天是昨天的继续,而今天又走向明天。昨天,今天,明天是一个联系的过程。因此,当碰到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而想给予圆满答案时,无不要回顾一下历史。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的规律、特点,都会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使我们对当前的问题看得更清楚一些,对未来发展趋势会看得更清晰一些。由此,我就选了这么一个题目《齐国的人才理论和实践》,我想通过它来解读今天我们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我的讲话分三个部分:一、人才得失与齐国命脉沉浮。二、齐国的人才理论。三、齐国尊贤重士的优良传统。

一、人才得失与齐国命脉沉浮

大家知道,我们山东被称为齐鲁“礼仪之邦”,又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之所以被称为齐鲁,是因为在先秦时代的山东大地上,有两个大的诸侯封国,一是鲁国,二是齐国。鲁国的都城在曲阜,齐国的都城在临淄。这样在齐鲁大地上就形成了两支特色独具的文化传统:齐文化和鲁文化。当然,齐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并不为人所广知,也就是说,还没有把齐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传统来看,总把齐文化与鲁文化相提并论,称为齐鲁文化;或者把齐文化与燕文化混为一谈,称为燕齐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学术界广大学者的努力,发现齐文化与燕文化、鲁文化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很大区别,于是我们就高举了齐文化的大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研究,齐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大家一致认为,齐文化的当代意义要超过鲁文化。比如,齐文化的开放性、变革性、兼容性、务实性等等,对今天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都会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同样的道理,齐国的人才观,人才理论和它的人才实践对今天的人才强国、人才强市、人才强区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长达800余年的齐国历史告诉我们:凡是贤者当政,人才为用,那么齐国就会昌盛。反之,如果奸佞当道,人才失散,齐国就会逐渐落败,直至消亡。这是800年齐国历史留给今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先秦齐国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第一代国君是姜子牙。姜子牙又被世人称为姜太公。他的广为人知,是因为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有一位韩国的朋友,名叫吴一焕。他是庆熙大学校的教授。20世纪90年代,我多次邀请他来淄博,“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你要多来看看。”他来到后,我就问他:“韩国有多少人知道齐文化?”他说:“廖廖无几。连我都不知道,一般的百姓就更不知道了。但都知道有个姜太公。”接着我就问他:”你对姜太公了解多少?”他说:“我知道他是一个老头,是一个会钓鱼的老头。”韩国的钓鱼协会,其鼻祖就是姜太公。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经过这十几年,韩国对齐文化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年8月在临淄召开了第五届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韩国有26位教授参加了,他们对齐文化的认识已大大深入。举个例子说,《晏子春秋》早就被翻译到韩国去了。韩国人对它的了解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同时,韩国政府投资4000万韩元翻译《管子》一书,为什么翻译此书呢?因为韩国的总统读过《管子》一书后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本政治家必读的书,它有着非常深刻、操作性很强的治国理论和方略。4000万韩元翻译《管子》,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姜太公作为齐国开国国君确立了一项基本国策,就是重用人才。他说:“尊贤智、尚有功。”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当时封到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他执行的政策与姜太公是不一样的,他崇尚“亲其亲,尊其尊”,而没有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所以,伯禽治鲁三年,而鲁国也未曾安定下来。姜太公则因为执行“尊贤智,尚有功”的路线,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措施,使得齐国政权很快得到巩固。姜太公刚到齐国时,齐国很小,孟子曾说“齐国方百里之地”,其面积还不如今天的淄博市大。而且,土壤碱化,不生庄稼,人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姜太公因为执行了“尊重人才”的政策,所以自此之后,齐国渐渐成为“东方泱泱大国”。

管仲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假如没有管仲,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可能中断,华夏人将被周边少数民族同化,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发展将大大退后。中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是伟大的学者,也是“”的主将。他曾这样评价过管仲:“管子者,中国之最伟大政治家,齐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

大家知道,春秋时期出现了五霸,齐桓公为五霸之首。试问齐桓公为什么能够力转乾坤,使齐国由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一跃而成为霸主的呢?这当然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齐桓公继续执行并且发扬了姜太公的“人才兴国、人才富国”的国策。在齐桓公的周围,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管仲、鲍叔牙等等。假如没有这些人才,齐桓公的霸业也不能够成就。而管仲就是其中一大功臣。正如司马迁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可以看得出,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是齐国富国强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大家应看过临淄的殉马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西游秦兵俑,东游殉马坑”。国外的游客有这样一种看法:不到西安的兵马俑,就等于没来中国。这就如同到了埃及而没有去金字塔一样。齐国的殉马坑殉马600多匹,现在共挖出了160多匹马。这个殉马坑的墓主据说是齐景公,因为当时齐国的实力很强而且齐景公生前好马。有一次,他的养马人把他最喜爱的一匹马养死了,齐景公要杀头治罪。

齐景公之时,齐国的地位再次提升。我们称之为“齐景公的复霸运动”。有一次,齐景公到晋国进行国事访问,晋国的国君设宴招待他。当宴席开始后,晋国的国君投壶吟诗说:“其酒如淮,其肉如砥,寡君中此,为君王师”。意思是,我晋国是你们各诸侯的老师。这时,齐景公也投壶吟诗说:“其酒如渑,其肉如山,寡君中此,与君待兴。”不要忘了,齐景公是在晋文公的宴席上说这番话的。他有说话的底气,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齐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齐国的国力开始增强。其力量已是可与晋国、楚国并驾齐驱,所以他才敢说。那么在齐景公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复霸运动呢?我们知道,齐景公是一个很平庸的君主,它好饮,曾一醉七七四十九天;好色,好宫廷建设,常大兴土木;刑罚很重,在其统治时代,曾经出现过踊贵屦贱的现象。被砍脚的人特别多,导致卖的假鞋子特别贵。这说明齐景公这个人很平庸。但是齐景公却很爱才、重才,对所用的人才信而不疑。文有晏婴,武有司马穰苴。假如没有这两个人,齐景公的复霸运动不会开展起来。这又一次告诉我们: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最根本的要素之一。

战国时代,曾经有一个国君叫齐威王。他们的时候,齐国列“战国七雄”之冠。原因之一就是齐威王也重视人才,宰相邹忌、军师孙膑、大将田忌是齐威王所倚重的人才。**梓橦山的鬼谷洞是与孙膑有关的。梓橦山其包括鬼谷文化或者孙膑文化,再者是孝文化(孝子王樵)。其文化内涵丰富,自然资源也非常好,具备了建成高档次旅游景区的两大要素,但还应进一步挖掘。齐威王之所以能够使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且被称为王国,与其重用人才有关系。后来类似的有田单复国。

总而言之,凡是齐国比较昌盛的时候,都是齐国比较开明,重用人才,实行“人才兴国,人才富国、人才强国”政策的时候。

不仅齐国如此,其他诸侯或王朝的兴盛也与如此。项羽军事实力强的很,最后为什么败在刘邦的手里,这关键是人才的问题。项羽容纳不了人才,韩信本来是项羽的人,后来跑道刘邦那里去了;最后留下的范增也跑了,所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失败了。而刘邦却重用人才,重用“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萧何主管后勤,攻陷城池之后,萧何巩固其后方为前方军士提供粮草,军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保证了前方物资的需求。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后人则称之为“古今第一名将”,他举兵袭取三秦、击魏破赵、平定齐地,在垓下一举歼灭项羽……汉有天下,论武功首推韩信。假如没有他们三人,就不会有汉朝的天下。中国历史上的几个治世: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都是这样。贞观年间,社会非常稳定和繁荣,因为李世民重用了一批人才: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假如没有这些人才,就不会有唐朝的贞观之治。

所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昌盛繁荣有赖于人才为用,这是800多年的齐国历史得出的一条结论。

与之相反,凡是齐国衰落的时候,都是奸佞当道、人才失用的时候。举个例子,据《国语》记载,齐襄公时代,对人才根本不重用,齐襄公身边全是小人。晚年就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结果,公孙无知,连称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将他杀死了。当齐桓公上台时,齐国已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他说:“我们的家庙缺少了祭祀的猪羊,我们的社稷(土地庙)也没人去打扫了”。齐襄公为什么会衰败?就因为没有重用人才。

齐桓公虽然开辟了一个霸政时代,但到了晚年,境遇却非常的不好。当时,齐桓公去世40多天都没有发丧,而且人们不知道他已去世。最后因为尸体腐烂,臭味熏天,蛆虫爬出了门外,人们才发现齐桓公已经死了。一个大人物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坚持重用人才,而是被一批小人包围了。最亲近的人是易牙、竖刁、开方。据历史记载:易牙有高超的烹饪技术,但却是一个小人。他为了买好齐桓公,不惜把自己5岁的儿子杀掉,为齐桓公做美味佳肴。有一天,齐桓公对易牙说:“这几天,我食欲不振,口味不好,你能不能给我做点增加食欲的菜呢?”易牙回去后,辗转反侧,夜不能眠。第二天早上就把他自己的儿子杀了,煮成了人羹汤。齐桓公吃后,就问:“我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羹,味道好极了。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易牙说:“为了孝敬您,这是用我儿子的肉做的。”

前几年有个地方搞旅游开发,竟然有位很有名的设计家设计了一个景观,叫易牙食府。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易牙是一个那么不道德的人。只要稍微了解易牙杀其子而侍其君的故事,谁还有胃口啊?后来我在《淄博日报》写过一篇文章,就讲到这个问题。

再比如说,齐国发展到齐宣王的时候,已经是非常的辉煌了,到齐闵王的前期,中国有两个诸侯国率先称帝,一个是秦国,一个是齐国,谓之“东西二帝”,这说明齐国的实力已经很大了。但是,在齐闵王的晚年,燕国为了复仇,命大将乐毅统帅五国之兵,直指临淄,接连攻下七十二城,几乎导致齐国亡国,齐闵王也在这次战争中被楚国的奸细杀掉了。齐闵王为什么会丧国亡身呢?就因为他晚年居功不休,使得国内的人才都流散到别的国家去了。终于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国所灭。齐国的国君没有重用人才,而是重用小人,“不修攻战之备”,受秦国贿赂,出卖齐国的利益。800余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曾创造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辉煌大国,最后被秦国所灭,令人十分的遗憾。

假如统一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我们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因为齐文化的精髓和秦文化不一样。秦文化是法家文化,秦始皇刻薄寡恩。而齐文化则是非常开明,带有民主色彩的文化。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就会走向另外一条路。再被灭亡的六个国家中,最遗憾的是齐国和楚国。楚国的面积比齐国还要大,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但最后也灭亡了。所以,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这么一个决定,提出人才强国战略,这是高瞻远瞩的一个战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战略势在必行。

二、齐国的人才理论

对齐国命脉沉浮与人才得失的关系这个实践过程,许多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进行总结,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产生了自己的正确的人才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理论体系。比如说,它的人才标准的问题,人才选用的问题,人才考核的问题,都是完整的体系。我们古人创造了许多奇迹是后人不可企及的,比如说诗歌,后人的诗歌超不过唐代;讲书法,也比不过王羲之;从生理结构讲,几千年以前的人和现在的没有多大差别,脑容量也没多大差别,所以不能薄古而厚今,也不能厚古而薄今。中国文化在先秦战国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那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时代,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它的思想解放,文化的繁荣与昌盛,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看中国文化发展史,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经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近代康梁变法引进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再后来“五四”运动引进了马克思主义,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就这么几个高潮。我认为高潮中的高潮,一个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个是,一个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间还有康梁变法,其余都算不上思想启蒙运动,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则是一场不可企及的高潮。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小说家、墨家等各种流派,都曾对社会上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寻求疗治的方案。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独立的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出现了好多的学派,而齐国也出现了一大批的思想家,尤其是稷下学宫的学者,他们根据齐国盛衰与人才得失的关系,开始总结人才的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重点讲一下人才观,人才理论体系的几个要点:

第一,在齐国人看来,人才是国家之宝,即“人才国宝论”。上升到国家之宝的高度来认识人才,可以看出齐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这很了不起。关于对人才国宝的认识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魏王到齐国访问,齐威王安排了一次游猎。魏王向齐威王炫耀魏国之富。他说:“魏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家拥有的宝珠,一辆车装饰10颗宝珠,能装12辆车。齐国一定会有更多的宝贝吧!”齐威王说:“我齐国没有宝珠,但我齐国有大将擅子,使守南城,楚国不敢叩南门;有大将盼子守高唐,赵国不敢叩西门,有大将黔夫守徐州,燕赵不敢叩北门;有大臣种首,使备盗贼,齐国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珍珠、玛瑙不是宝贝。”魏王听后,怏怏而去。另外,楚国也重视“人才”,但楚国的人才都是巫师,这跟齐威王是有区别的。

我们来看齐、楚、魏的人才观:魏国人看来,珠玉是国宝;楚国人看来,巫师是国宝;齐国人看来,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国宝。既然将人才看作国宝,那就不会不重用人才,不得不重用人才。

第二,人才的标准问题。既然人才是宝,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呢?记得有一年市委组织部迎新春茶话会上,我有个发言。我说,对人才问题不能搞两个“凡是”,凡是有职称的、有学位的就是人才。搞凡是是不对的。我们承认有职称、有博士学位的多读了些书,不能否认,但不能搞凡是。从另一个方面讲,没有职称没有学位的就未必不是人才。举个例子,梁漱铭先生,学贯中西的大家,却只是高中毕业生,但后来做了北大教授。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人,有实际贡献的人,我们不能将他们排除在外。

那么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实践。不管你有没有学问,有没有职称,在实际的工作中,能胜任工作,做出成绩就是人才。近来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上就讲到三类人才: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怎么判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社会、市场来认可。早在几年前深圳有这样的政策:不管你有没有学位,即使有博士学位,也必须经过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内,享受优惠。试用6个月后,就看你的能力和业绩,如果你的能力没有一个普通人高,那么待遇你就没他高。专门人才方面,技术工人也算人才。人才标准非常复杂。

因此我提议,尊敬的崔会长,我们的研究会成立之后,就人才标准问题作些研究。

在齐国人眼里,人才标准有四项:德、能、功、廉。我们现在的干部考核标准是德、能、勤、绩、廉。如果你不下功夫,就不会出现好的效果。《管子》一篇文章《牧民》里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要想把国家放在久治长安的地位,必须把权力交给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用在政治上就是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人。

在齐国的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典型是晏婴,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非常的清贫,住的是破草房,上朝坐的是老马破车。齐景公觉得这一国之相太寒酸了,就在晏婴出访期间,将其旧房拆掉,盖上新房。晏婴回来后,找不着自己的家了,坚决将新房子拆掉,恢复旧时的模样。

第三,用人原则。齐文化的用人原则是德才兼备,而德为第一位。齐国有两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为姜太公所用,因为他们不想为国所用、为民造福,姜太公就把俩人处死了,但周公对此很不满,说:“你刚到齐国,就大开杀戒,而且俩人都是非常有影响非常有才华的人,为什么杀掉他们?“姜太公说:“俩人上不臣天子,下无友诸侯,不为我所用,留之何用?”撇开其做法不谈,其用人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的,这是第一条原则。

第二条原则,人才类分的原则和用其所长的原则。齐人认为人才是可以分类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力有大小。“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才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才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才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才也。有闻道而好化万物者也,天地之配也。”齐国人的心目中,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专业是有分工的。所以,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同一个水平,也不能要求一个人什么都懂。因此在用人上要进行区分,而且要用其所长,不能用其所短。

第三条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如若对一个人有怀疑,没有把握,你最好不用他。只要用他,就要充分的信任他。假如用了之后还怀疑他,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举个例子,管仲是安徽人,做齐国的宰相40多年,帮齐桓公成就伟业。他死后埋在临淄区,生前没有衣锦还乡,死后没有魂归故里。但是一开始,管仲却并不是齐桓公的人,管仲辅佐的是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曾与齐桓公争夺君位。从这个角度讲,管仲是他的仇人。管仲出身卑贱,曾经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还当过兵。而且在战场上,他常常在别人冲锋陷阵时逃跑;曾经为官僚做谋士,却总是失败的多,胜利的少。鲍叔牙却慧眼识珠,把他推荐给了齐桓公,说:“你如果治理齐国,有我们就可以了;但如果要争霸天下,非管仲莫属。管仲是旷世奇才。”齐桓公说:“管仲曾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射死,这是我的仇人。我怎能用他呢?”鲍叔牙说:“人各为其主,当时他是保公子纠的。但你现在用他的话,他会忠心耿耿的造福于齐国。”齐桓公就拜管仲为宰相。齐桓公给给管仲充分的信任。举例说,管仲上任后不久,便找齐桓公说:“君主,宰相我不做了。”齐桓公便问:“为什么?”管仲说:“我不做了,我不是你的本家。没办法管你的亲戚朋友。同时,我虽然是宰相,可一些贵族我却管不了。另外,我还很穷,富人我管不了”。齐桓公便尊其为仲父,那一个贵族敢不服?”给予其地位,拜为上卿。同时,给予其“三归”,这样,亲、贵、富都齐备了。如果齐桓公不信任他的话,怎能给他这三样?有一天,有人找齐桓公:“国君,这件事应该怎么做?”齐桓公说:“你去问仲父。”过一会儿,此人又回来请示第二件事,齐桓公说:“你还是去问仲父。”如此者三。齐桓公对它的德、才、能充分的信任。

第四条原则,和而不同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有都不是全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社会的人几乎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作为一个班子,班子成员之间是一种竞和关系,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同一种口味做不成美肴,同一个音调奏不成一曲美好的音乐。

第四,用人机制和选才办法。其选拔人才有几种方法:先是基层干部向上推荐,推荐后,要有试用期。试用一年。期满后,地方长官把这一年的表现、能力、绩效形成材料上报。齐桓公亲自测问,然后赴地方考察。当然,中国的选才制度经过若干次变化:汉朝实行荐举制,魏晋时出现过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齐国当时还实行推荐制。战国时,有个淳于髡,能言善辩,是著名的稷下学士。有一次,一天之内他给齐宣王荐举了七个人才。齐宣王就说:“你淳于髡一日就给我荐举了七个人才,齐国哪有那么多人才?”淳于髡说:“我本人就是人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是与我交往的人都是人才,每天推荐齐七七四十九个,我也能给你推荐上上来。”齐国的用人机制、选材办法最后都上升到法律的程序,用法的形式加以规定:齐国每年正月上旬,一定要乡长一级的干部调到临淄区,汇报工作,称为“正月之朝”。其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要地方长官向国君推荐人才,推荐有才华,道德素质好的人才;如果隐瞒不报乡里的人才,被称为“避贤”,其罪有五。

三、齐国尊贤重才德传统

大量事实证明,齐国的兴衰、齐国命脉的沉浮受人才得失的制约,他们通过实践总结将其提升为一种人才理论,形成了一个非常优良的尊重人才的传统。从姜太公时开始,一直到战国时齐威王、齐宣王延续不止地坚持这一政策。举个例子,齐桓公听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个会九九算数的人叫小臣稷。齐桓公去拜访,小臣稷接连四次避而不见。当齐桓公第五次去拜访时,小臣稷被感动了,说:“我这么一个小才,您竟五次来拜访!”这种“三顾茅庐”的优良传统,“尊贤尚士”的风度的确令人敬佩。齐国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列举了。

总而言之,齐文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而且极具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人才思想、人才观的内容很丰富。我们**也有着非常宝贵的齐文化的内涵。苏秦墓、郑公书院、鬼谷洞、孟子山,等等。我希望我们**在搞好人才理论研究、搞好旅游开发,发掘聊斋文化的同时,适当关注齐文化。齐文化不仅仅是临淄的文化,淄博的文化,更是中国的文化,世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