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05 11:05:00

导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今年中央提出的全新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看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美好前景。文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没有先进文化作为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受到影响,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化建设同样也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笔者认为,坚持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人为本,发挥文化对于人的建设的积极作用。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才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会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以人为本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思想上,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关注入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弘扬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也凸显出党领导下的文化事业最本质的特征。以人为本体现在文化建设的行动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努力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乱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繁荣文艺当作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以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以人性化和现代化的文化服务,以健原文明的文化活动,去承担满足人、提高人、完善人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人为本体现在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蕴藏在文化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新能力。要实施“以人兴文”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观念,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享有者,也是文化建设者,不仅是文化的服务对象也是文化的创造主体。要让文化建设进一步走向大众,走向杜会,走向大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享有文化、积极地创造文化。

二、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文化走向市场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没有文化的市场化,就没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走好以文养文的新路子。要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做好细化、资产评估、人员处置、股权设置等具体工作,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通过改革,要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济头并进的局面。要重点推动优势行业促进文化中介组织的发展,探索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上,要做到以下则点:一是努力树立创新观念,充分认识文化除具有“事业”意义外还具有“产业”性质,文化不只是会花钱,还可以赚钱。二是实现管理的创新,改变“只管脚下不管天下”的做法把目光投向对社会文化事务的管理,通过制定文化市场的准人政策、公平竞争政策和运行监督机制,促进国有文化经营单位的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把绝大多数非公益性的文化单位通过租赁、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对公益文化设施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吸引社会对公益文化支持的渠道,推动文企联姻,互利互惠。三是实现工作由“抓重点”到“重点抓”的转变,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以重点项目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四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的结合采用现代传媒、信息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以“三贴近”为目标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基层农村。不少地方可供农民消费的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设施缺乏需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对健康文化生活的渴求。要继续探索基层文化工作新途径,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网络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引导作用的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完善基层文化工作的激励机制,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基本阵地建设、基本队伍建设、基本活动内容建设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要研究村落文化建设规划和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努力搭建多个文化信息交流平台。要始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总要求,大力加强县、镇(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加强农村文化站、文化场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体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化生活的存在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