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监督思考
时间:2022-10-04 07:08:00
导语:领导干部监督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政正职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是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党政“一把手”决策失误、权力失衡和行为失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因此,我们要认真按照《条例》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监督。
一、当前对党政正职领导班干部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条例》,我认为当前机关单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监督主体上,对党政正职存在重用轻管的现象。尽管各级党组织对选任党政正职较为慎重,但仍然存在重提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的现象。有的只注重检查党政正职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却忽视对其思想作风、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尤其是有的领导片面认为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只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是好干部,对下级党政正职出现思想、作风、生活等问题,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教育、不提醒,听之任之,任其发展。
2、在监督客体上,少数党政正职不愿接受监督。少数正职表面上讲政治,大谈学习,但“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忽视自身的世界观改造和党性锻炼,政治信仰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经不起金钱、物欲和美色的诱惑,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最终“落马”。有的追求个人名利,虚假浮夸。有极少数党政正职大搞“一言堂”,大权在手,胡作非为,无视党和人民的利益。这些人特权思想严重,内心丧失了思想防线,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班子成员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持,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是不安份,容不得方方面面的批评和监督。
3、在监督渠道上,对党政正职监督的合力不够,信息不畅。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既有专门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这些监督主体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造成了信息梗阻,联系不畅,配合不够,影响监督整体合力的发挥,使得不少犯了错误的党政正职,尽管错误行为早就发生了,但是组织上没有发现和掌握,没有及时制止,以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外,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下级党政正职问题的信息束之高阁,或者草率处理,使他们得不到及时提醒和批评,导致一些正职“闯红灯”,酿成恶果。
二、加强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应当遵循的原则
鉴于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处于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为了避免因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不力而给我们党的事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并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在对党政领导的监督工作中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预防性原则。科学、机敏的监督工作不仅能应对已然的问题,而且能预防未然的问题,能对隐形的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分析。预防性要求把工作的着力点由事后向事前转变,变事后惩戒为事前监督,变被动查处为主动防范,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扭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2、及时性原则。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对暴露或反映党政正职的问题快速作出回应,做到早知道,快反应,防微杜渐。
3、针对性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观性与客观性,防止绝对化和一刀切。对共性的问题,抓重点,抓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个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实效性原则。要明确责任,加强督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关党政正职问题的信息一条一条地抓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保证预警监督机制有序运行并取得实效。
三、建立加强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有效机制
按照《条例》精神,建立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坚持事前引导防范与事后警示惩戒相结合,坚持全面监督与重点监控相结合,立足于早,立足于严,道道设防,步步警戒,提前介入,切实加强对党政正职的预警管理。具体来讲,我认为要建立和健全五个机制。
1、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政正职的思想境界,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廉政理念,打牢思想防线,是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基础和治本措施,是监督关口向更深层领域的延伸。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重点是实行述学、评学和考学制度,建立学习长效机制,督促党政正职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积极推行任职资格理论考试制度和在职领导干部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促进党政正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实行谈话教育制度。上级领导要根据干部的思想、工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下级党政正职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引导和调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做到经常提神醒脑,警钟长鸣。谈心教育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增强针对性。一般来说,要做到“八个必谈”:提拔重用时必谈;取得突出成绩,得到表彰时必谈;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必谈;个人向组织报告重大事项时必谈;群众有举报或有意见时必谈;有错误苗头和错误倾向时必谈;班子不团结时必谈;工作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必谈。一般来说,党政正职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上级领导的谈话教育,上级党组织要把对下级党政正职的谈话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要明确分工,加强督办落实。三是实行党政正职思想汇报制度。思想汇报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党政正职每年要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情况,要结合年终述职向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公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群众的评议。
2、建立监察预报机制。健全监察预报系统,及时发现、收集党政正职的有关信息,是建立党政正职预警机制的前提和关键。一是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巡视制度。聘请党性观念和原则性强、有丰富领导工作经验和较高工作热情的同志,担任干部监督督查员,对督查员进行适当分工,定期和不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巡视,深人群众了解情况,并将督查、巡视的具体情况向派出单位党组织汇报。二是建立民主评议和民主考察制度。每年都要对党政正职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和民主考察,集中了解群众的公认程度,了解存在的问题,并要将结果向本人反馈。在对领导班子进行届中、届末考核时,要切实加强对党政正职的考核。同时,要坚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各级各部门党政正职的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开展述职评议或工作评议。视察、评议、考察、考核的结果由有关监督机构和组织部门掌握。三是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党政正职的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年度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审计结果要及时报送纪委、党委组织部门。四是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信息。要根据掌握的信息,建立党政正职监督信息网络系统,使各监督管理主体相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建立信访举报制度。要通过健全信访举报制度,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拓宽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群众对党政正职的意见,及早发现党政正职的问题。
3、建立督查警示机制。处理党政正职预警信息必须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宽严有度,客观公正。在处理信息、反馈处理意见当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握反馈时机,重大错误应当立即反馈,一般情况可以积累反馈。二是要采取适当的反馈方式。主要反馈方式有书面反馈、个别谈话、集体谈话、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大会通报,可根据不同情况和工作需要灵活确定。根据《条例》的精神,我们可以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函询回复制度。根据群众反映和举报,将有关问题进行整理,用公函的形式通知本人,限期向组织作出书面说明或口头说明,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是建立党政正职诫勉制度。对党政正职在公务活动和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构不成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或错误,要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等措施和方法,给予及时告诫或劝勉。三是建立督促整改制度。对党政正职苗头性、倾向性的错误和问题,要建立督促整改制度,限期纠正,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存档备用。四是采取组织调整措施,对党政正职犯一般性错误,但影响较大,不宜继续担任正职的,采取转任、降职、免职,或责令辞职等措施进行调整。
4、建立班子内部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力口强领导班子成员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是预警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形成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良好机制。一是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切实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避免和防止党政正职独断专行。二是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要通过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让班子成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问题上充分沟通,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班子成员从对党的事业和关心爱护同志出发,加强对“班长”的帮助教育,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批评提醒。三是规范会议议事制度和会议纪实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党委(党组)会、市(县)长(局长、主任)办公会等领导班子会议议事规则,有效地规范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行为。同时要建立会议纪实制度,对会议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监督检查。
5、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党政正职监督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配合和参与,它必然是片面的、软弱无力的。要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组织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主辅交叉的监督网络。在这样的监督网络中,监督才有普遍性和全面性,才能形成监督合力,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保证预警监督机制运行规范、协调、高效。目前,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理顺监督体制。各监督机构之间既缺乏明确的分工,又缺少必要的责任保障机制,对监督机构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没有责任追究手段。这是造成很多监督制度不能很好落实,从而导致监督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加强监督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内的纪检、组织与监察、检察、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要整体联动,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第三,建立党政正职监督责任制。各级党政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党政正职监督工作负总责,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局面,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实行党政正职监督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不重视、不支持的问题,提高监督效率,增强监督效果。
四、采取灵活的方式,确保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有效实施
加强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监督,必须以《条例》为规范,结合当前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实际,采取灵活的方式,确保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有效实施。
1、充分发挥纪检机关的主导作用,确保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监督在高质量上运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委、纪委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各级纪委要认真贯彻《条例》,更新观念,调整工作布局,加大治本力度,以确保党内监督在高质量上运作。一是改变“只办案,不监督”僵化思维方式,树立重在治本的全新观念。多年来在纪检机关中存有一种重惩处轻监督、只办案不监督的思维定式,搞不清办案只是手段,抓监督、教育才是治本的措施与工作的重点。随着工作的发展,应转变观念,树立以监督为中心职能的意识,以惩处确立监督的权威、强化监督工作力度,以教育增强监督意识,将保护寓于监督的全过程。二是及时调整工作布局和工作方式。按照《条例》要求,纪检机关要调整工作布局,从单纯的事后监督,转为加强事前、事中监督为主的全方位监督。通过以监督的方式参与决策,在参与中探索新方法,通过与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及巡视制度、弹劾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做到关口前移,防范于前,以全面实现各项任务和职能。三是转变领导方式。要克服单纯业务观点和事务主义倾向,切实履行在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的组织、协调的功能,抓党内监督的核心问题,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干部权力的监督,并推动各种监督力量的结合,力求在宏观监督和治本上有所作为。
2、疏通、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是否畅通,是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运作是否灵敏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无论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就是要使党员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一是落实《中国共产党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让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以便于行使民主监督;二是健全并落实党内选举、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保障党员自由地参加投票活动,充分行使选举权,强化对党内权力授予过程的监督。通过党员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的任免、奖惩挂钩,有效地进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三是疏通党委班子的监督渠道。班子内部监督渠道的畅通,取决于党内权力的分解,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和党务、政务的透明程度与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的情况。重要权力要进行分解,重大决策等要经集体讨论。要在班子成员中通过民主生活会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督。
3、拓宽党外民主监督渠道,实行党内外监督有机结合。实行党内外监督的结合是拓宽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渠道的一条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监督,第三是派的监督。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开展群众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方式来实现群众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对党政正职领领导干部监督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着一讲政治、二讲艺术的精神,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加强派的监督。健全派监督机制,以切实发挥其监督作用。
- 上一篇:干部监督意见
- 下一篇: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思考
精品范文
10领导视察